從「看見」到「看清」 解密:間諜衛星有多「神」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最先進的軍用間諜衛星影像足以看清地面上士兵手中槍的型號,還能看見報紙的標題;但要說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秘密,依然是誇大其詞。

  各國軍用間諜衛星(也稱偵察衛星)影像一直屬最高機密。由此產生的神秘感,令有關衛星影像的神話四處流傳。如美國記者多爾·邁德爾的一篇報導稱:一顆運行在160公裡高度軌道上的美國偵察衛星拍攝到一艘俄羅斯戰艦,照片放大以後,清楚得可以看到甲板上的螺栓,而站在旁邊的一個水兵在看報紙,報頭的《真理報》字樣居然也歷歷在目。一位寫小說出身的中將說,在美國高科技間諜衛星24小時的嚴密監視下,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以隱藏。

  這樣的描述讓世人震驚。事實是這樣的嗎?

  衛星的「眼睛」

  過去影像衛星都是採用特製的膠片相機,照完後的膠片裝入返回艙送回地面,所以獲取影像的周期很長。這些照片俗稱衛星照片。

  但近20年交付用戶的影像衛星大都是採用特製的數字(數碼)相機,獲取的圖像多是數字信息,可以直接用電波發回地面,所以獲取影像的周期從數月、數天大幅度縮短到數小時甚至更短,同時也便於用電腦處理和分發。

  但這些數字信息要在計算機或其他相關設備上才能看到相應的影像,所以如今一般稱衛星影像而不再稱之為衛星照片。相應的偵察衛星也改稱影像衛星。

  地面解析度是衡量光學影像衛星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解析度是指在影像中,將兩個物體分開的最小間距,而不是能看到的物體的最小尺寸。例如Google「衛星地圖」上的解析度大約為1米。也就是說兩個人相距1米以上時,在影像中就可以看到分開的兩個人,當兩個人距離小於1米時,兩個人的影像將合為一體,在影像中只能看到1個點。

  一個平面尺寸為1米左右的目標,在地面解析度為1米的影像上,只是一個像點,一般來說,不管把影像放大多少倍,它只是一個像點。但是地面解析度並不反應能從影像上所「看見」的地面物體的最小尺寸,1米解析度的可見光衛星影像中,完全可以看到垂直投影尺寸遠小於1米的人,卻看不見尺寸遠大於1米的綠地中的綠色帳篷。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採用光學影像衛星獲取地面信息。這些衛星擁有特長焦距相機,焦距都在2米以上,目前最大焦距已長達6米,相當於大倍數望遠鏡。美國的「快鳥」等民用高科技影像衛星解析度為0.6~1米,可以看見天安門廣場上垂直投影小於0.5米的遊人、北京馬路上寬度小於0.2米的分道線,在光照和天氣良好時甚至可以看見細細的高壓線。

  美國軍用高科技影像衛星的性能當然遠遠高過民用衛星,看到俄羅斯戰艦甲板上的大號螺栓的確沒有問題。

  光學影像衛星一般採用橢圓形軌道,如美國軍方「KH-12(高級鎖眼)」可見光間諜衛星便運行在近地點322公裡、遠地點966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影像衛星運行到其軌道近地點時,拍攝正下方地面的影像解析度最高,其數值就是該影像衛星的最高解析度。但多數目標區不會恰好位於影像衛星軌道近地點正下方地面上,所以影像衛星往往不得不在較遠的距離上傾斜拍攝目標區的地面影像,結果影像衛星拍攝的多數影像的解析度遠遠低於其最高解析度。

  目前,美國的」KH-12「間諜衛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影像衛星,其解析度已達到0.01~0.05米,有「極限軌道平臺」之稱。然而,這只是它的最高解析度,實際上它的絕大多數影像根本達不到這一指標。

  從「看見」到「看清」

  顯然,從衛星影像上僅僅發現目標還遠遠不夠,往往還需要具體識別出目標軍用或民用的身份,以及目標的型號,甚至當前狀況。軍事上對地面偵察共分為四級。第一級是發現,從影像上僅僅能判斷目標的有無,例如海面上有無艦船,地面上有無可疑物體;第二級是識別,能夠粗略辨識目標種類,例如是人還是車,是大炮還是飛機;第三級是確認,從同一類目標中指出其所屬類型,例如車輛是卡車還是公共汽車,海上艦船是油輪還是航母;第四級是描述,能識別目標上的特徵和細節。例如能指出飛機、汽車的型號和艦船上裝備的飛彈種類等。在這四級中,「發現」(看見)所要求的地面解析度最低,「描述」(看清)所要求的地面解析度最高。

  其實,解析度30米的偵察衛星就可以發現港口、基地、橋梁、公路或水面航行的艦船等較大目標。3~7米解析度就可以發現雷達、小股部隊、飛彈基地、指揮所等較小的目標。1米解析度的Google「衛星地圖」上,可以清晰地「識別」城市建築物和道路以及汽車,可以找到本刊編輯部的房子,指出我們辦公室的位置。當然也可以「確認」航空母艦、飛機、坦克。至於美國最先進的軍用間諜衛星最高0.01~0.05米解析度的影像,則足以「描述」地面上的士兵手中槍的型號,「看見」報紙的標題。但所謂美國衛星可以看見當今地面上的一切,例如士兵有沒有刮鬍子,以及「看清」地面上報紙的標題等聳人聽聞的報導卻是誇大其詞。如果要從衛星影像上看清(不只是「看見」)報紙的標題,其地面解析度必須達到0.003米,而這在目前是辦不到的。

  另外,目前影像衛星可以向下垂直拍照,也可以左、右、前、後傾斜拍照,所以很容易照到建築物等垂直物體的側面,以及其他地方。相對而言建築物南面光照比北面好得多,衛星拍到房子南面窗前的物體也不奇怪,但由於解析度的限制,以及窗玻璃的影響,還是難以看清南屋裡的秘密。某些部隊,在軍營和野營的地面以及牆壁上搞許多不必要的花花草草,以及醒目的大標語和圖形,這確實會引導影像衛星輕易發現其位置。

  影像衛星並非萬能

  今天的影像衛星一般都能同時獲取多個光譜的影像。其中紅外影像可以揭露偽裝,以及識別目標的真假。例如一些淺層的地下工事在可見光影像中無法看到,在紅外影像中卻清晰可見。而老式充氣坦克在紅外影像中也很容易和真坦克區分開來。不過紅外影像目前的解析度一般低於可見光影像。

  雷達影像(成像)衛星可以在完全無光的黑夜工作,也可以穿透雲層和煙霧發現地面目標,甚至可以穿透一定厚度的地層發現地下目標,是目前新一代影像衛星。不過它目前的解析度也遠遠低於光學影像衛星,不利於目標識別。

  目前各國仍在軌道上運行的高解析度的影像偵察衛星總共接近10顆。光學影像衛星一般只能獲得衛星下方一定範圍內的地面影像;同時影像衛星不能像通信衛星那樣懸在某一地點上空不動,而是繞著地球運行。如著名的美國「KH-11」 高科技影像偵察衛星,繞地球轉一圈周期約為97分鐘。影像衛星的運行軌道一般是可以預測預報的,因此,在沒有影像衛星從頭頂附近經過時,採取軍事行動就不會被影像衛星看到。

  影像衛星經過目標區時,如果空中正好有雲霧或有嚴重的大氣汙染,那麼影像衛星就很難獲得地面清晰的可見光影像。雲霧或嚴重大氣汙染對紅外攝影也有一定影響。充分利用雲霧或嚴重大氣汙染,以及人工煙霧遮蔽,可以大幅度減小軍事行動被影像衛星看到的機率。

  (感謝中科院遙感衛星地面站胡詢的協助)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特約撰稿/遠林】

相關焦點

  • 從衛星上可以看清鬍鬚?超清間諜衛星成各國安防新威脅
    「發現者1號」成功發射,打開了新時代從空天獲取情報的大門,間諜衛星效率高,可以留下音頻視頻資料,比傳統間諜收集的情報高好幾十倍,依靠該手段可以輕易的建立信息優勢,對此,蘇聯於1962年發射了「宇宙號」間諜衛星,從此空天博弈大戰拉開序幕。
  • 美冷戰時期間諜衛星無意收集到了重要的環境數據
    據外媒報導, 美國間諜衛星在冷戰高峰時期無意中收集了至關重要的環境數據。 《紐約時報》本周最新發布的兩篇報導就提到了來自CIA的照片和數據--這對於研究地球環境變化至關重要。據悉,其中一篇報導詳細講述了一位多年來一直在分析它們的科學家的生活,另一個則講述了提供它們的間諜衛星的歷史。
  • CIA解密動物間諜文件:曾訓練鴿子拍攝蘇聯敏感地點
    (原標題:CIA解密動物間諜文件:曾訓練鴿子拍攝蘇聯敏感地點)
  • 「高景一號」究竟有多厲害?精度突破0.5米,「打敗」GPS?
    才有今日之成就。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率先開啟了航天啟蒙時代。到如今60多年過去了,人類的衛星技術也是不間斷地發展了60多年。這麼多的衛星裡面,要說衛星的精度,恐怕非軍用間諜衛星莫屬。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戰爭,比拼的就是戰爭獲取的情報。有著大量的情報在手,敵方的部署戰略將無所遁形。誰的間諜衛星更多、更先進,誰就有優勢。於是衛星系統成為各國又一競爭戰場。
  • 中情局解密動物間諜史,可靠性是最大問題
    動物不僅可以是人類的朋友,也可以作為情報部門的「間諜專員」。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解密了在冷戰期間利用貓、狗、海豚以及鳥類進行間諜活動的文件。在貓體內安裝竊聽設備,遠程操控狗,利用鴿子來拍攝諜照,這些看似間諜小說的情節原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過。
  • 間諜衛星偷窺東亞(組圖)
    ,因為這兩顆衛星是構成四顆一組「太空眼」的重要部分,發射的失敗讓日本的獨立間諜系統遭到重創。  日本今年3月28日首次成功發射兩顆間諜衛星。此次發射失敗的間諜衛星和上次發射的一樣,都是由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配對而成的衛星組,每顆衛星重2噸,設計壽命為5年。衛星在高空能夠分辨出地面上大小為1米的物體。衛星將在高度為400公裡至600公裡的軌道上,按南北方向繞地球運行。不管天氣如何變化,衛星都可以在24小時內拍攝到地球上的任何特定地點。
  • 怎麼還要用雷射和間諜衛星?
    然而,它有時也會用到雷射、紅外攝像機和間諜衛星。歡迎來到太空考古學的世界!帕納克是一位考古學家和人類學教授,她已經從太空繪製了世界各地的遺址。她利用衛星來捕捉這些圖像,這些衛星來自NASA和一些私人公司,它們都在高高的空間軌道上運行著。
  • 美國中情局解密檔案 商丘1966年高清衛星地圖
    冷戰早期,美國對中國偵察主要使用高空偵察機,例如比較有名的黑鳥和U2,由於偵察機經常被擊落,損失慘重,美國將偵察工具換成了間諜衛星,拍攝日期在60-80年代之間,直到最近這些年,這些衛星照片陸續解密公開。
  • 素材:間諜與間諜手段 都有哪些?
    工具日常化 特製工具並非必備  電影《007》中虛構的人物詹姆斯•邦德使用如手錶炸彈那樣的特製工具,而遭美方逮捕的多名俄羅斯間諜利用一些日常用品執行「接頭」、傳遞信息等間諜任務。手提電腦、無線網絡、移動存儲設備、預付話費手機等是俄羅斯間諜常用的工具。  無線「接頭」。
  • SpaceX保密發射的間諜衛星去哪了?
    祖瑪間諜衛星的代碼編號為USA-280,據報導,有關部門已經向國會報告了祖瑪間諜衛星發射失敗的情況,負責監視所有在北美上空(包括太空)人造飛行器的北美空防司令部正式列出這個衛星的名稱,但沒有列出衛星軌道參數、軌道狀態代碼等可用信息。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8年1月7日將該間諜衛星發射升空,這次發射是該公司為美國政府執行的第三次保密任務。
  • SpaceX被迫第二次推遲發射美政府的一顆間諜衛星
    SpaceX被迫第二次推遲發射美政府的一顆間諜衛星2020-12-19 20:45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SpaceX原本希望在周四為美國政府發射一顆間諜衛星,但這次發射被推遲到周五,而現在這一發射計劃又被推遲了。
  • 這顆衛星不懷好意?以色列間諜衛星跟蹤伊朗:只要核試驗就被鎖定
    根據據以色列國防部報導,在2020年7月6日發射的間諜衛星,已經成功傳回了伊朗所有的核工廠的最新畫面。以色列利用國產火箭發射了以色列航空工業製造的「地平線-16」(Ofek-16)光學間諜電子偵察衛星。
  • 原神鍾離傳說任務怎麼解密 原神鍾離傳說解密順序一覽
    原神鍾離傳說任務解密順序是什麼?原神裡面的不少任務都需要玩家自己去通關,還不清楚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小編整理的通關攻略吧,千萬不要錯過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神鍾離傳說解密順序一覽  當玩家將任務進行到了深鎖之跡的前往封印解除的地方這一環節的時候,許多玩家都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 美國冷戰衛星解密:喜馬拉雅冰川現狀令人害怕!印度或爆發水危機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地面爭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在太空,美國一支高度機密的間諜衛星系統Hexagon正在360°無死角地監視著地面活動,獲取了大量高解析度動態影像。
  • 間諜衛星揭示阿富汗古代失落的帝國
    最近,阿富汗絲綢之路失蹤的商隊用衛星圖像發現了。在這裡,一個17世紀carvanserai,或waystation的衛星圖像。
  • 美國使領館(×) ,CIA間諜窩(√)
    美國可以假裝不知道,但全世界都知道,美國駐外使館搞間諜活動,竊聽世界各國,是早就被曝光的事實。曝光這一切的人大家很熟悉,就是現在身陷囹圄的黑客阿桑奇。2018年12月21日,維基解密發布了一個資料庫,是美國駐世界各地大使館超過16000份的購物清單,且這份購物清單上明目張胆地羅列了很多間諜裝置。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活的「無人機」「動物夥伴」是中情局訓練動物完成偵察任務的代號,特別是1960年中情局飛行員鮑爾斯駕駛的U-2飛機被蘇聯國土防空軍擊落後,該計劃變得更加迫切,因為衛星偵察尚遙不可及,飛機偵察風險極高,因此使用鳥類是有效途徑之一。
  • 俄軍用衛星靠近美國絕密「鎖眼」間諜衛星,美國高度警惕
    11間諜衛星。俄羅斯在軌道上有許多所謂的「太空裝置檢查員」,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警告這些俄羅斯衛星可能會被用來搜集其他衛星的情報,或被用作「殺手衛星」來摧毀那些目標。2020年1月30日,普渡大學的研究生,研究大氣動力學的麥可·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在Twitter上發布了有關俄羅斯「檢查衛星」Cosmos 2542(也寫為Kosmos 2542)的詳細信息,似乎正在使其軌道與「USA245」衛星同步,這顆美國衛星被認為是國家偵察局的KH-11圖像採集間諜衛星之一。
  • 印媒自豪宣布:印度間諜衛星拍到解放軍邊境及海外軍力部署情況
    據《印度TV》網站7月26日報導,印度的間諜衛星經過了西藏上空,拍攝到了中國的部隊部署情況。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運營的印度最好的情報搜集衛星EMISAT拍攝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在西藏的陣地。
  • UFO多為間諜飛機|大氣現象 間諜 球狀閃電_網易新聞
    英國國防部最新解密的一份文件顯示,1990年蘇格蘭一座村莊上空曾發現狀如鑽石的菱形UFO(不明飛行物),隨後英國軍方啟動了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UFO調查,但迄今仍未破解這一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