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羽蘚形態學性狀及揮發性成分的GC-MS分析

2021-02-12 苔蘚之戀

點擊上面「苔蘚之戀」果斷關注

本帖下面開通了留言功能,歡迎大家留言發表您的觀點

摘要:為探究傳統中藥大羽蘚的形態學特徵及揮發性化學成分,以海南黎母山的大羽蘚(Thuidium cymbifolium (Dozy et Molk.) Dozy et Molk.)為研究材料,對其形態性狀進行了描述,比較了該種與4個近緣種或變種的形態差異,並採用石油醚快速溶劑萃取技術結合GC-MS法對其揮發性物質進行萃取和化學成分分析。共鑑定出31種揮發性成分,佔總組分的91.1%,主要成分類型包括酯類(25.48%),萜類(22.64%),酮類(20.64%)及甾醇類(10.61%);主要成分為丁酸丁酯(18.96%)、4-庚酮(10.90%)、角鯊烯(10.75%)和3-甲基-4-庚酮(9.74%)。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8MS01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760054); 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Hnky2017ZD-6); 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生物學學科優秀研究生培養項目;

關鍵詞:大羽蘚; 形態學性狀; 揮發性成分; 氣相色譜-質譜;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0.02.006

分類號:S567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全文  

相關焦點

  • 【植物王國的小矮人】細葉小羽蘚&鼠尾蘚&直葉珠蘚
    細葉小羽蘚 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羽蘚科小羽蘚屬。這是苔蘚家族中絢麗多彩的一員,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魅力。細葉小羽蘚的葉狀體草地上成片的細葉小羽蘚細葉小羽蘚分布十分廣泛,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歐洲和北美洲都有它的足跡,能生長於石塊、土壤和腐木上,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 車載ICP-MS/車載GC-MS 兩項團體標準送審稿順利通過專家審查
    、江蘇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清譜(上海)分析儀器有限公司等單位的9名專家組成。和車載gc-ms的實驗數據及應用案例,通過廣泛徵集儀器單位、政府機構、企業用戶等行業意見,由聚光科技(牽頭起草單位)、譜育科技、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組成的團體標準起草小組共同制定,兩項團體標準的制定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水質移動監測行業的空白。
  • 【活性氮專刊】「石生細葉小羽蘚」監測大氣氮沉降
    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陳志立及其導師黃濤,在長三角地區,同時收集了市區、郊區、農村雨水和附近的石生細葉小羽蘚樣品,分析了苔蘚氮含量與δ15N以及氮溼沉降量與雨水δ15N。       結果顯示,苔蘚氮含量與大氣氮溼沉降量呈顯著正相關關係,苔蘚氮含量呈市區>郊區>農村。
  • 簡單粗暴,秒懂GC、GCMS、ICP-MS的原理、區別和相關性
    來自一個萌新的困惑:ms都可以定量定性分析為什麼還要gc?
  • 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非揮發性及揮發性成分含量的影響
    近日,一篇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文章探究了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非揮發性成分和揮發性成分的影響。綠咖啡豆提供了豐富的可發酵底物和風味前體:多糖、蛋白質和游離胺基酸、脂肪酸和酚酸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發酵微生物可以幫助降解複雜的聚合物,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簡單分子用於風味生成過程。
  • HPLC-MS 分析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
    首頁 » HPLC-MS 分析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 HPLC-MS 分析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 來源:www.bioon.com 2006-12-17 01:33
  • 拓荒者——苔和蘚
    根據植物體的結構可分為苔類和蘚類。苔類包括角苔、地錢和葉苔,是苔蘚植物中比較低級的種類,一般沒有莖、葉和輸導組織的分化,形態簡單,只有扁平的葉狀體。蘚類比苔類高級,包括泥炭蘚、大金髮蘚等,植物體已有莖、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只有毛髮狀的假根伸入土中,以固定植株、吸收水分與溶解於水中的無機鹽。
  • 蘚為人知(它很少有人知道!)
    音樂分享 蘚為人知花斑煙杆蘚,約50多年前發表的新種。由於近年來全球變化和人為活動的幹擾,花斑煙杆蘚在野外已越來越難見到。擬短月蘚,一度被認為滅絕的物種,由張力研究員在西藏重新發現,我在川西第二次見到。牛舌蘚,葉片與牛舌頗有幾分神似,是苔蘚植物中傑出的耐旱種類。尖齒鞭羽苔,之前分布於不丹、泰國和印度,2018年首次記錄分布於中國雲南。
  • MALDI-TOF MS會不會取代形態學鑑定?
    分子生物學興起之前,人們對自然界生物的分類主要依靠形態學鑑定。比如對於植物,是從根、莖、葉、花、果實等方面進行形態學描述,再根據這些形態學描述,對未知植物的物種進行確認。但是,這些工作需要十分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完成。分子生物學的出現,不斷改變著這種格局。
  • GC/MS 揭開香薰蠟燭的神秘面紗
    不好的成分也會和令人愉快的香氣一起留在屋子裡。   這些不好的成分包括具有致癌作用的聚多環芳烴、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蠟燭的燃燒也會向空氣中釋放一些顆粒物,這可能對呼吸道疾病有潛在危害。然而,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稱:「正常使用香薰蠟燭是不會對使用者構成健康風險的。」
  • GC調優在Spark應用中的實踐
    Spark是時下非常熱門的大數據計算框架,以其卓越的性能優勢、獨特的架構、易用的用戶接口和豐富的分析計算庫,正在工業界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與Hadoop、HBase生態圈的眾多項目一樣,Spark的運行離不開JVM的支持。由於Spark立足於內存計算,常常需要在內存中存放大量數據,因此也更依賴JVM的垃圾回收機制(GC)。
  • 大金髮蘚 : 神奇的「偽裝」
    物種100:講述自然萬物的生存智慧故事拉丁學名:Polytrichum commune Hedwig大金髮蘚高達
  • 不同成熟時間切達奶酪中揮發性香氣成分及其電子鼻判別分析
    目前,揮發性香氣成分的常用萃取方法包括固相微萃取(SPME)、溶劑輔助風味蒸發(SAFE)等技術。不同萃取方法對樣品揮發性風味組分的研究結果有重要影響。目前採用電子鼻與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法結合對不同成熟度的切達奶酪進行區分的工作鮮見報導,電子鼻通過對產品風味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已經在乳製品、茶葉、肉類和油樣摻假等許多方面得到應用。
  • 科學網—薔薇分支花粉性狀演化研究獲新進展
    本報訊 孢粉形態學作為廣義形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植物高等級分類階元的一個重要依據。
  • 安捷倫GC-FID/MS給VOCs監測提供新方案
    VOCs監測與分析面臨挑戰  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臭氧和PM2.5生成的關鍵前體物,包含幾百種有機物,其中一些組分是空氣中的毒害物質。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VOCs排放量每年超過200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位,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法規助力VOCs治理。
  • 便攜GC-MS大盤點:縱覽主流產品技術特點及應用
    可攜式儀器克服了傳統實驗室用儀器對檢測環境要求苛刻、儀器設備體積大、對操作人員要求高等限制,非常適合現場檢測。可攜式氣質聯用儀也是質譜技術近年來發展的熱點之一,在環境汙染物、爆炸物、化學危險品、毒品等方面的現場檢驗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  現在市場上便攜GC-MS的主要生產商有英福康、聚光、珀金埃爾默、菲利爾等。
  • 可攜式GC-MS用於測定VOCs組成及濃度標準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徵求《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可攜式氣相色譜-質譜法(徵求意見稿)》等四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  其中,《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可攜式氣相色譜-質譜法(徵求意見稿)》適用於環境空氣和汙染源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甲苯等52 種VOCs的測定。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或實際需要時,52 種VOCs以外的化合物,也可採用本標準進行初步定性和濃度估算。  那麼,什麼是可攜式GC-MS呢?
  • 中考生物每日一題│考點:性狀、基因顯性和隱性的判斷,試題解析
    對甲、乙、丙、丁四隻雞進行多次混養交配實驗,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2)由實驗結果分析,在雞的正常羽與反卷羽這對性狀中,(  )為顯性性狀。甲、乙的基因型分別是(  )。卷羽雞解析:實驗二親代性狀都是反卷羽,子一代性狀中出現正常羽,這符合性狀「無中生有」的判斷方法,正常羽屬於隱性性狀
  • Food Chemistry: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非揮發性及揮發性...
    近日,一篇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文章探究了固態真菌發酵對羅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非揮發性成分和揮發性成分的影響。綠咖啡豆提供了豐富的可發酵底物和風味前體:多糖、蛋白質和游離胺基酸、脂肪酸和酚酸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發酵微生物可以幫助降解複雜的聚合物,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簡單分子用於風味生成過程。
  • 「CellaVision杯」形態學新思維大賽
    10月11日-13日,由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檢驗醫學院、檢驗醫學網、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檢驗醫學分會及溫州市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網際網路+血細胞形態學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