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LC-MS 分析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
來源:www.bioon.com 2006-12-17 01:33
[摘要] 目的:對薏苡仁油中的甘油三酯成分進行定性分析研究。方法:採用高效液相色譜2大氣壓化學電離-質譜法(HPLC-APCI-MS) 。實驗條件:正離子檢測模式,噴霧電壓3 000 V ,毛細管溫度250 ℃,APCI 源溫度400 ℃,corona 電流4μA。鞘氣(高純液氮) 壓力35 KPa。質譜掃描範圍為300~900 amu ,掃描時間1 s ,Q1 寬度為0.7。液相色譜的固定相為Zorbax Extend C18柱(416 mm×250 mm ,5μm) 。流動相為二氯甲烷2乙腈(35∶65) ,流速1 mL/min。柱溫25 ℃。結果:共鑑定出12 種甘油三酯。結論:此測定結果可作為薏苡仁注射液指紋圖譜中組分的定性依據。
[關鍵詞] 薏苡仁油;甘油三酯;液相色譜- 質譜法
薏苡仁是禾本科薏苡仁屬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1 var1 ma-yuen (Roman1) Stapf 的種仁,民間藥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薏苡仁提取的薏苡仁油經藥效學實驗證實具有抑殺癌細胞和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靜脈製劑康萊特注射液已用於臨床,對肝癌等均有較好療效。康萊特注射液的活性成分薏苡仁油的主要成分為甘油三酯。為了制訂薏苡仁油及其製劑的指紋圖譜,必須研究其甘油三酯的組成。
對薏苡仁油脂化學成分研究較少,文獻,採用TLC 研究其中的甘油三酯和用GC-MS 研究甘油三酯的脂肪酸成分。由於用GC-MS 測定脂肪酸時採用甲酯化法,不能直接得到的甘油三酯的信息,故結果不適用於甘油三酯的定性;而TLC 定性時需要對照品,雖然可得到少量含單種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對照品(例如文獻中使用的棕櫚酸甘油三酯和硬脂酸甘油三酯) ,但是天然油脂的甘油三酯多數是由數種不同脂肪酸組成的複雜產物,僅含單種脂肪酸的比較少。由於難以得到些複雜的甘油三酯對照品,因此用TLC 只能對薏苡仁油脂中的少數甘油三酯定性,而不能確定其他多數甘油三酯,由於多數成分不能確定,所以仍難以解決指紋圖譜中各組分的鑑定。當缺乏對照品時,色譜-質譜聯用法是鑑定未知化合物的有效工具。食用油脂中甘油三酯的鑑定和分析可以採用HPLC-APCI-MS和GC-MS[。由於甘油三酯的揮發性低、沸點高,用GC-MS 分析時柱溫較高,易造成固定相流失而縮短柱子使用壽命;而HPLC 適合低揮發性成分的分析,當與質譜法聯用後得到的結果又能直接用於以後的HPLC指紋圖譜使用。因此為解決薏苡仁油指紋圖譜中各成分的鑑定,作者用HPLC-APCI-MS 對其中的甘油三酯進行了分析研究。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Surveyor 高效液相色譜儀和TSQ Quan-tum Discovery 質譜儀(美國Thermo Finnigan 公司) 。
1.2 質譜實驗條件:大氣壓化學電離源(APCI) ,正離子方式。噴霧電壓3 000 V ,毛細管溫度250 ℃,APCI 蒸發溫度400 ℃,corona 電流4μA。鞘氣(高純液氮) 壓力35 kPa 。質譜質量掃描範圍300~900amu ,掃描時間1 s ,Q1 峰寬0.7。
1.3 液相色譜實驗條件:Zorbax Extend C18色譜柱(美國Agilent 公司,4.6 mm×250 mm,5μm) ;流動相二氯甲烷-乙腈(35∶65) ,流速1 mL/min,柱溫25℃。
1.4 試劑和樣品:二氯甲烷和乙腈為液相色譜純,美國Merck 公司;薏苡仁油,由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製備(浙江康萊特藥業有限公司提供) 。
1.5 樣品溶液製備:稱取5 mg 薏苡仁油,溶於250mL 流動相。0.45μm 膜過濾。進樣體積為20μL 。
2 結果與討論
圖1 為薏苡仁油的HPLC-APCI-MS 總離子流圖譜。在實驗條件下,甘油三酯的質譜圖中同時存在信號強度較大的分子離子峰[M + 1 ] + 和分子失去1個脂肪酸的碎片離子峰[M+ 1 - 脂肪酸] + 。例如三亞油酸甘油酯只能失去1 種脂肪酸(亞油酸) ,其[M+ 1 ] + 為879.8 , [M + 1 - 亞油酸] + 為599.5。實際得到的相應質譜中分別存在質量數為879.9 和599.6 等2 強峰。當甘油三酯含2 種或3 種脂肪酸時,可失去2 種或3 種脂肪酸,因此可同時存在2 種或3 種[M+ 1 - 脂肪酸] + 的碎片離子峰。保留時間為12.5 分的色譜峰的質譜圖顯示分別存在3 種碎片離子,882.0[ (M + 1) + ] ,599.6[ (M + 1 - 油酸) + ]和601.6[ (M+ 1 - 亞油酸) + ] 。雖然同時含油酸和亞油酸的有二亞油酸油酸甘油酯和亞油酸二油酸甘油酯,但只有二亞油酸油酸甘油酯的[M + 1 ] + 為88118 ,[M + 1 - 油酸] + 為599.5 和[M + 1 - 亞油酸] + 為601.5 ,與其相符,所以可確定此為二亞油酸油酸甘油酯。對於棕櫚酸亞油酸油酸甘油酯,因棕櫚酸、亞油酸或油酸均可能失去,所以可能有[M +1] + 為857.8 , [M + 1 - 棕櫚酸] + 為601.5 , [M + 1 -油酸] + 為575.5 ,[M+ 1 - 亞油酸] + 為577.5 等碎片信號。其中保留時間為17.0 min 的化合物的質譜圖中,存在質量數為857.9 ,601.6 ,575.6 和577.6 等4個強峰,結果相符,可確定為棕櫚酸亞油酸油酸甘油酯。因此由上述質譜碎片信號可對甘油三酯進行鑑定。測定結果見表1。共有12 種甘油三酯得到了鑑定。其中含量大於3 %的有三亞油酸甘油酯、二亞油酸油酸甘油酯、棕櫚酸二亞油酸甘油酯、亞油酸二油酸甘油酯、棕櫚酸亞油酸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和棕櫚酸二油酸甘油酯等7 種,總量佔甘油三酯的90 %以上。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主要為棕櫚酸、亞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硬脂酸含量較少。
脂肪酸種類與文獻用GC2MS 測定得到的結果一致。採用HPLC-MS 法有效地解決了薏苡仁油中甘油三酯的鑑定分析,為薏苡仁油的指紋圖譜提供了定性依據,可用於有關製劑質量標準的制定。
作者:向智敏, 祝明, 陳碧蓮, 陳勇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