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usto Garmendia1,2,a, Rosa Pando1,3,b, Gerardo Ronceros1,3,c
1. 臨床研究所,國立聖馬科斯大學,秘魯首都利馬。
2. 國家醫學專科學院,秘魯首都利馬
3. Mayo全國醫院,秘魯首都利馬。
a. 醫生,醫學博士,b. 外科醫生,c. 生物化學博士,碩士
* 秘魯協會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會議--肥胖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研究報告
利馬,2010年7月
摘要
本研究是一項開放性試驗性研究,其目的是為了了解印加果(南美油藤)油對於改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譜的作用、有效劑量和副作用;為此,本研究共針對24位35歲到75歲的患者,首先對其血液中總膽固醇值(CT),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AGNE)和胰島素作出了測定。在四個月中,隨機選擇患者服用5毫升或10毫升印加果油懸浮液(2克/5毫升)。在兩組患者中,印加果油均導致CT和AGNE的平均值下降和c-HDL值升高。根據隨機選擇的服用10毫升劑量的患者的化驗,10毫升劑量可以導致胰島素水平升高。印加果油對於血脂異常患者的血脂譜具有有益作用,但是還需在隨機臨床試驗中評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介紹
在近幾年中已經證明在食物中加入不同植物的種子,例如堅果、玉米、杏仁、胡桃和類似物質,會對血脂譜產生有益作用,這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包含高含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印加果樹(南美油藤)是以野生方式生長在秘魯熱帶雨林的灌木樹木,從它的種子中可以提取豐富歐米茄-3和歐米茄-6多不飽和酸油。
在Bays等人的一項研究中顯示後者可以有效的改變血脂譜。儘管存在證據顯示印加果油擁有有益的作用,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多相關信息,因此決定對於一組患者(相對數量較少)開展此次試驗性研究,但是已經足以了解其降血脂作用、劑量和副作用。
實驗方法
本研究中開展了一項試驗性開放研究,其中參與24位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根據弗雷德裡克森分類分別是lla類型或llb類型。這些患者是自願參加本研究,全部來自五月二日國立醫院的門診患者。其中不包含糖尿病患者、病態肥胖患者、肝病患者、甲狀腺患者和在研究之前兩個月內接受過降脂治療的患者。
通過一份隨機清單,患者被分為兩組。第一組(A組)由十二名患者組成,服用5毫升印加果油;第二組(B組)在中飯前口服10毫升印加果油。每5毫升油中包含2克歐米茄-3脂肪酸(由Hersil實驗室股份公司提供)。每月分析攝入量,並按組進行檢查。
在十二小時的禁食之後,通過酶方法測定血總膽固醇水平(CT)、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甘油三酯(Tg)、葡萄糖(G),通過化學發光方法測定胰島素(I),通過高分辨層析方法(HLP)測定非酯化脂肪酸(AGNE)。此外,通過Friedewald方法計算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比重。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過在CT中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計算了HOMA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指數,以通過公式Mattews 等人的G µMol xI/22,5 測量胰島素的敏感度。經過一個月、兩個月和四個月的連續治療,患者接受了同樣的檢查。
計算了所得分析結果的百分比差和平均值差,將其與基本參數作出比較,並在兩組間作出比較;為此應用SPSS v17統計軟體中根據情況在應用了t檢驗,Fisher精確檢驗和U-Mann Whitney檢驗。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營養諮詢和建議,以限制不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此外,向其說明其參加本研究是本著自願原則,可以隨著要求退出本研究;在對於本研究的目的作出解釋之後,接受參加本研究的患者籤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協議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書得到了五月二日國立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准。
表1 抽樣情況
結果
24名患者,十名男性,十四名女性,均患有高膽固醇血症,按照弗雷德裡克森分類,7名屬於lla類型和17名屬於llb類型,患者的年齡在35歲到75歲之間(平均53.4+9.9),體重指數為26.9+3.38,女性腰圍為94.0+9.8,男性腰圍為95.4+7.3釐米;發現其中有兩名患者患有高血壓(8.3%)。兩組患者情況的對比詳見表格1,其中可以看出抽樣主要方面未存在差別,只有在體重指數方面存在較小差別。在生化指標化驗中,也未發現基本參數存在差別。
在配對樣本分析中,發現5毫升劑量使CT、LDL、VLDL、no-HDL、Tg和AGNE濃度明顯降低(表2),同時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明顯升高。在葡萄糖濃度、胰島素和HOMA指數方面未存在變化。
在四個月的治療之後,10毫升劑量使CT、LDL、no-HDL和AGNE濃度明顯降低,而HDL增加(表2);Tg和VLDL百分比未存在明顯降低,另一方面,葡萄糖、胰島素和HOMA指數少量但是明顯升高。
在第四個月治療結束之後,大部分生化指標平均值高於治療第二個月結束時的生化指標;但是,差別不是很明顯,有些指標仍舊低於基本參數,只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繼續增加,AGNE繼續減少。CT、 LDL、 HDL、 c-No HDL、 Tg、 VLDL 和 AGNE的平均濃度在四個月的治療中,對於不同的劑量未出現明顯變化(表3)。關於I、G、HOMA也不存在變化。同樣,與基本數值相比,兩組患者的體重、腰圍或血壓方面也未出現變化(表格中未反映這些數據)。
表2 在四個月的治療中不同劑量印加果油的作用,配對抽樣分析
表3 與基本參數相比較脂類百分比的變化
討論
載脂蛋白(Dysliproteinemia)是中間代謝變體,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例如心肌梗死或中風,在秘魯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關於該情況的治療採用多種治療方法,首先從改變衛生和飲食習慣開始,例如節食和加強體育鍛鍊,其次是使用各種藥物,例如汀類藥物、貝特類藥物、脂類吸收腸道阻滯劑,其擁有不同的作用機制,由於已經證明可以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普遍認為上述藥物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這些藥物不可避免的存在副作用,並且對於我國大部分患者來說其費用昂貴,並且需要持續性服用。
秘魯是個生物多樣性國家,存在很多具有醫藥作用的植物物種,例如金雞納(奎寧)、加託,等等。在近幾年中多方報導印加果(南美油藤)存在有效作用,這是一種生長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灌木植物,從印加時代就被人們所了解,其果實與玉米或杏仁類似,有很高的蛋白質和油脂含量,成分分析表明其種子中存在51%高度不飽和油脂;80.7是多不飽和油脂酸(43.8%亞麻酸,36.9%亞油酸),9.6%單不飽和油脂酸和9.1%飽和油脂酸。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和植物油已經被證明存在降血脂作用。
在本研究中採用了標準化印加果油懸浮液,其濃度為每5毫升含2克歐米茄3多不飽和油脂,此外這一天然油脂還包含其他成分,結果顯示服用這一化合物四個月後,CT、低密度脂蛋白(LDL)、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和AGNE的濃度明顯降低,準確來講均是血液中動脈粥樣硬化成分,同時觀察到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明顯升高,與原數值相比升高了30%,從比例上來講高於4S研究中辛伐他汀達到的比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任何一種降脂藥(高劑量煙酸除外,但是其會使患者產生不能承受的副作用,此外還有anacetrapib,這一化合物仍處於研究中),都沒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需要注意研究表明 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是構成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獨立因素。至此重要的發現是一種沒有明顯毒副作用的天然化合物擁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
歐米茄-3多不飽和脂肪酸擁有很多作用,例如降低心律失常風險、抗血栓作用、改善內皮功能、抗炎症、降低血壓、降低甘油三酯和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甘油三酯是其主要作用之一,但是其不會以同一比例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我們認為服用印加果油與魚油、其他植物油和僅包含歐米茄-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藥物製劑具有不同的作用。
事實是10毫升的劑量(4克歐米茄-3脂肪酸)並未在配對樣本分析和平均值直接比較中取得較大的作用,就像他汀類、貝特類、依折麥布藥物一樣,在達到一定最大劑量之後,就不會出現更好的效果。
在服用10毫升印加果油的患者中(4克歐米茄-3脂肪酸),觀察到胰島素和HOMA指數增加,其可以解釋為抗胰島素作用,是過量不飽和脂肪酸導致的胰島素受體飽和產生的作用,與Randle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同,但是抽樣規模較小,最好可以進行擴展研究。
只有16.6%的患者提到了所給藥懸浮劑的濃烈味道,其中服用10毫升劑量的患者感覺更為明顯;僅有一名患者退出了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不存在其他不良反應事件。
可以得出結論,印加果油按照2克歐米茄-3劑量服用其懸浮劑,顯示存在降低血液動脈粥樣硬化百分比濃度的作用,同時,增加高脂血症患者的HDL-c水平,從而可以作為有效的可選方案,到目前為止證明其對於載脂蛋白(dyslipoproteinemia)的治療具有安全性,為此還需要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評估印加果油治療血脂異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文獻出自雜誌: Revista Peruana De Medicina Experimental Y Salud Publ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