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蒹 來源 / 財視中國
日前,證監會發布通知,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以下統稱《資管細則》)進行修改。從修改的內容來看,期貨資管投資非標產品有望「破冰」:適當放寬期貨經營機構相關投資限制,允許最近兩期分類評價均為A類AA級的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設立投資標準倉單、場外衍生品等非標資產的資管產品。
據了解,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期貨資管非標產品的放開是行業洗牌的前奏。
期貨與非標雙重利好
目前,不少期貨公司資管產品都有對非標產品的投資需求,尤其是場外期權、互換類產品的需求。「放寬的範圍限定在A類AA級是試點期間出於穩健性考慮的措施。長期看,這一舉措對期貨公司多元化產品策略的實施、產品收益的提升都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與其他機構的資管產品在風險收益特徵上形成更好的互補,對期貨行業資產規模的提升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廣發期貨金融衍生品部副總經理王荊傑說道。
「由於目前滿足條件的期貨公司較少,加上業務模式、後續創新還在探索階段,短期來看快速落地增量可能受限。」大陸期貨金融期貨研究員張月告訴財視中國:「長遠來看,一方面場外非標方式能夠更大程度的滿足客戶多樣化的定製需求,另一方面非標業務的落地能幫期貨公司更有效地管理重大風險敞口問題,因此必能有效推動期貨公司資管積極參與非標投資。」
某滬上地區期貨公司資管業務負責人認為,頭部期貨公司資管規模可增長40%左右。
與此同時,非標產品也將從這次修改中獲利。王荊傑認為:「期貨機構進入非標市場,起初影響可能不算太大,但隨著相關非標產品規模的上升,對其定價的有效性上有一定幫助,也有利於非標產品的發展。」
「市場對風險的對衝需求未來將進入快速擴張期,而每家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對風險的對衝需求則是個性化的。所謂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對期貨經營結構而言,其核心能力在於對個性化風險的對衝管理,一手是市場的異質性風險,一手是風險對衝市場,這個市場可以是場內的標準化市場,也可以是場外交易商非標準化市場。」在華泰期貨研究院宏觀策略研究員徐聞宇看來,未來非標產品的擴張是必然的歷史趨勢,「至於能否壯大,一方面取決於監管部門對於這種風險產品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另一方面在於期貨經營機構的人才、資本等反饋的綜合風險對衝能力。」
行業洗牌,入場券關鍵在異質性風險管理
根據《資管細則》的修改,現階段只有最近兩期分類評價均為A類AA級的期貨公司才有機會進入非標市場。10月23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2020年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在149家參加評級的期貨公司中,19家獲AA級,其中14家去年獲得AA級。換言之,這14家公司均有可能最先試點設立資管非標產品。
上文提到,期貨公司資管產品均有投資非標的需求,而眼下由於《資管細則》的限制,絕大多數期貨公司暫時無法參與其中。張月指出,更多AA級期貨公司的出現是我國不斷加快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必然趨勢,而「《資管細則》破冰非標的大膽嘗試無疑會加速這個過程,期貨行業或將以此為始進入加速發展的十年,各個方面都將更加趨於國際化標準。」
不過,獲得AA級並不容易。王荊傑介紹,期貨公司分類評級主要考察期貨公司的四個方面:風險管理能力、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持續合規狀況。在基準分100的基礎上,根據期貨公司上述四個評價指標與標準,進行相應加分或扣分以確定期貨公司的評價計分。「近幾年AA級最多的時候是2017年,22家,但2018、19年分別下降至19和14家,今年又上升到19家,所以從歷史來看,難說以後AA級數量一定是逐年增加。另外,監管趨嚴和期貨公司競爭加劇,也會增加獲得AA級的難度,未來期貨公司在評級上的變化可能較大。」
另一方面,本次期貨資管非標產品的放開意味著期貨行業進入到優勝劣汰的過程。「過去三十年對中國期貨市場而言是數量競爭過程,無論是期貨資管還是期貨經營機構,儘管行業規模不大,但無差異化的競爭使得機構數量擴張遠遠超過證券公司。期貨經營機構投資非標產品限制的放開意味著行業真正進入到差異化競爭的洗牌過程中,誰能真正管理好異質性風險,同實體經濟共成長,誰就將獲得未來行業洗牌過程中的入場券。」徐聞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