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鷗畫
閱讀提示
1月19日,江蘇徐州13歲的小女孩以割腕自殺等過激行為,逼迫懷孕13周的母親打胎,44歲的肖女士含淚終止妊娠。1月29日,河南網友「滴答」向大寶寫「二胎保證書」,徵得大寶同意後才得以順利生二胎。同樣,隨著「單獨二孩」政策的深入開展,身邊越來越多的家庭想要生二胎,但是家裡日漸長大的大寶卻表示拒納。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存在缺失?是不是意味著單獨二孩難以繼續?作為同樣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又該如何與大寶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深入省城學校、社區、網絡走訪了部分家長和孩子,並採訪了有關專家。
1
二胎弟妹「來襲」,微調查中有近七成大寶拒絕接受二寶
隨著「單獨二孩」政策的放開,很多符合政策的年輕父母或者他們周圍的人,總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大寶:「爸爸媽媽給你生個弟弟或妹妹,好不好?」每逢此時,便會有不少孩子的答案讓父母心涼,因為大寶反對父母再生一個寶寶。於是,便有了各地匪夷所思的 「割腕自殺逼懷孕母親墮胎」「父母向大寶寫保證書」等事件。
2月5日下午,寒風凜冽,長風街上老約翰繪本館裡,休息的場所一邊擺放著兒童閱讀的繪本,另一邊是坐在繪本館讀書的孩子和家長。
在這裡,一個大約六七歲樣子的小男孩正在翻看漫畫書。小男孩是跟隨媽媽劉女士一起來的。劉女士今年33歲,每次放假沒事的時候,劉女士都會帶孩子來這裡看書。當記者提及是否有二孩的打算時,正好戳到了劉女士的痛處。原來,一直以來,同為獨生子女的劉女士和丈夫就想再生一個孩子。「可是每次問大寶想不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孩子都不同意。」劉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
「小朋友,家裡有個弟弟妹妹多好呀,你為啥不願意呢?」記者拿塊棒棒糖試探性地問了問。小男孩頭也不抬地說:「我才不願意呢。」劉女士苦笑著搖搖頭:「每次問都是這個答案。」
劉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生孩子是大人的事,但是並不想因此傷了大寶的心。所以大寶的反對一直以來都是夫妻倆的心結。
不僅劉女士有這樣的煩惱,張先生也有。「我也不想要,我比較胖,有了弟弟妹妹就會和我搶吃的了。」旁邊桌子的一個小男孩聽見記者的話,也湊過來說。
張先生哭笑不得地說:「這麼胖了還吃。」不過,張先生表示,孩子還小,所以自己想生二孩的打算只能緩一緩。
2014年5月29日,山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山西省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全省開始全面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政策實行以來,很多具備條件的家長都籌謀著再生二孩,可是每當向大寶提到這個問題,大寶堅決反對的態度讓很多家長開始猶豫。記者曾對部分家長和孩子進行了隨機調查。經統計,在被採訪的大約30人中,幾乎有20餘人表示大寶不同意生二寶,這個比例達到了近70%。
2
政策放開,大寶擔心失寵而惶恐,不少家庭放棄二孩計劃
自國家放開「單獨二孩」政策以來,我省申請辦證家庭逐步增加並保持相對穩定水平,政策執行效果逐步顯現。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省已有4631個家庭申領了單獨兩孩再生育服務證,佔到同期全省再生育服務證申領數量27740個的16.69%。但到目前為止,山西省內「單獨二孩」家庭申請數量還是和預期有很大出入。除了生育習慣和生育理念的原因,大寶的拒絕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兩個人撫養4個老人,負擔很重。」雙西小學學生家長李曉蘭告訴記者。「就想要兩個孩子,將來彼此有個照應,但她就是不同意。」曉蘭邊說邊看了看旁邊的女兒。
李曉蘭告訴記者:「家裡只有這一個孩子,幾乎全家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身上了。我們想著,多一個弟弟妹妹,她也有個伴兒,將來照顧老人也有人來分擔,但是她就是不同意,總是害怕父母不愛她了,不喜歡她了。」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當大寶極力排斥二寶到來時,身為父母不得不考慮大寶的感受。一項針對小學生「你爸媽要二胎,你知道嗎」的調查顯示,720名小學生中,158名小學生認為有了二胎之後,「父母不會對自己像以前那樣好」,這個比例佔到了被調查人數的22%。在現代孩子對於二胎的到來是極為排斥的。
為何這種現象會發展到這樣的態勢?
騰訊微博網友 「雲海居人」指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每家都生育四五個孩子,哥哥姐姐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現在 「單獨二孩」政策施行後,很多想生育二胎的家庭還面臨頭胎子女要離家出走、寫保證書、打懷孕母親的肚子的尷尬局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微博網友「蝶戀花」說:「在過去,人們一般生孩子比較多。二寶一般都會在大寶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出生了。從他們懂事起周圍就有兄弟姐妹,哪裡來得及思考什麼好不好,要不要等問題。」
微博網友「半夢微涼」表示,在過去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時代,我們幾乎已經忽略了培養小孩兄弟姐妹的親情觀念,而是一種「自我」觀念的不斷膨脹,他們從小衣食無憂。二胎的 「到來」,出於心理落差孩子們難免會有「爭寵」的想法。所以,準備要二胎的父母親,應該先從正面去引導孩子,換一種柔和的方式去讓孩子接受。
3
家有兩寶,父母不要忽略大寶感受,多溝通多交流才能促進相親相愛
事實上,大寶對二寶的排斥和拒絕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也是當前「單獨二孩」政策得以繼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那麼,當大寶出現這種牴觸情緒時,家長該咋辦?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幼兒教育學的胡彩雲博士表示,身處幼兒時期和少兒時期的孩子們對安全感有著強烈的需求,而這份安全感正是來自於家長。當他們擔心這份唯一的安全感被搶奪時,就會產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會對二胎的到來格外排斥。
山西大學教育學劉麗老師也認為:「大寶擔心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奪的現象是正常的同伴之間的競爭行為。」她指出,孩子本性並不壞,這種現象也不嚴重,如何解決此類事情,關鍵在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溝通。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寶堅決反對二寶,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父母教育的失敗。作為父母,應該反思是否給了孩子適度的關注以及足夠的安全感,在言談之間不要給孩子營造有了二寶會對大寶造成威脅的氛圍。
不可否認,徵求孩子的意見很重要,很多父母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但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表示要一味地遷就,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才能「對症下藥」。胡彩雲認為:「要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孩子對於二胎的排斥,其實無非是怕自己的愛被減少。既然怕愛減少,那父母就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不要忽視大寶,讓大寶覺得被冷落。」也就是說,家長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即使二寶出生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也不會減少。同時,經常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讓他親自動手體驗迎接小朋友的快樂,這樣孩子也會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相處,並且知道該如何相處。有空的時候,也可以與有二胎的家庭多接觸,讓大寶真實地參與體驗家有兩寶的其樂融融,這樣能更快地讓大寶適應二寶氛圍,激發大寶對二寶的照顧和保護欲,大寶對二寶的牴觸就會自然消解。
此外,胡彩雲表示年齡間隔也是影響生二胎的重要因素,家長需慎重考慮。適當的年齡間隔對大寶順利接受二寶是有利的。孩子的童年期是4到7歲,他們的求知慾更強並開始了創造性思維,在這一時期父母選擇要第二個孩子更為明智。她指出,兩三歲正是大寶獨佔欲很強的年齡段,在這段時間內生二胎容易引起大寶對二寶的排斥心理。當然,年齡差過大,超過十歲,家長也要慎重考慮。
本報記者任志霞 實習生 裴賢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