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火星有「捷徑」?帶你身臨其境「看火星」
兩千多年前,屈原作下長詩《天問》,面對浩瀚宇宙發出170多個問題。兩千多年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2020年正值中國開啟太空時代50年,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探測工程中心「探火項目」正式啟動,百度地圖與百度APP和航天局進行官方合作,為「火星迷」、「太空迷」們帶來了一場神奇的探索之旅,首個落地產品便是3D火星模型。
-
「天問一號」升空:開啟中國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探測器分為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介紹,「到達火星不是目的,儘可能獲得有效科學探測數據才是目標。」同時,圍繞火星環繞的環繞器搭載了7臺科學儀器,火星車則攜帶了6臺載荷。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魏宇晨):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工程總體部部長耿言指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目的是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進行巡視勘測,高起點地開展中國行星探測,「總的來講,我們認為我們在月球探測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個很好的進展,有了一個相當好的技術基礎。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為工程總體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探測器系統。
-
火星探測器如何抵達火星?「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而且火星不僅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而且距離地球也比較近。火星的自轉速度也與地球幾乎相等。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天問一號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記者探秘
讓我們來揭秘天問一號如何穩穩抵達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奔向火星的途中,那麼在這上億公裡的路程當中,它是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並且保持姿態穩定的呢?這就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裝置,叫作星敏感器。 這個標記著微型星敏感器的裝置就是天問一號上著陸巡視器上的同款星敏感器。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②有望實現「繞、落、巡」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火星任務完成三部曲: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火星探測車。如果順利的話,這將是全世界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創舉。③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第四飛,正式開啟重箭重大部署模式,接下來更加自信部署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以及動用長五B發射中國空間站各模塊。
-
4臺發動機同時點火,天問一號在太空完成修正,離火星又近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執行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基地順利升空,踏上了遙遠的火星旅途。日23時左右,在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的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了第二次軌道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飛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時刻|火星挑戰者檔案:帶什麼去火星,待多少個火星年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從1961年到今年7月初,人類已經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4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能夠著陸火星並成功開展探測任務的僅為個位數。
-
天問一號4臺發動機同時點火,在太空完成修正,離火星又近一步
於是我們發現,我國各個領域之中陸續有好消息傳來,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在火星探索領域取得的進展,隨著四臺發動機的同時點火,我國天問一號在太空完成了修正,我國距離火星又近了一步。為此火星探索一向是世界上各個國家航天探索的重心之一,我國為了實現登錄火星的願望,多年來都在推進天問一號的研發與發射
-
天問時刻|火星挑戰者檔案:帶什麼去火星,待多少個火星年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虞涵棋 實習生 鍾藝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從1961年到今年7月初,人類已經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4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僅有24次,能夠著陸火星並成功開展探測任務的僅為個位數。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距離最遠4億公裡,於明年2月左右抵達火星附近探測器重量接近5噸,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環繞器上攜帶了7臺科學探測儀器,火星車上攜帶了6臺科學探測儀器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載荷控制器:全面服務7臺科學載荷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日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正按計劃飛往火星。記者當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作為「天問一號」科學探測的數據管理者,由該中心負責研製的火星環繞器載荷控制器也一路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