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處於減速甚至是中止的狀態之下,為了保證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在疫情局勢好轉的下半年,各行各業都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希望能夠彌補上半年的損失。
於是我們發現,我國各個領域之中陸續有好消息傳來,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在火星探索領域取得的進展,隨著四臺發動機的同時點火,我國天問一號在太空完成了修正,我國距離火星又近了一步。
結合此前的航天研究,我們發現火星是與地球結構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如果要說除了地球之外的哪個星球最適合人類居住,那應該就是火星了。
為此火星探索一向是世界上各個國家航天探索的重心之一,我國為了實現登錄火星的願望,多年來都在推進天問一號的研發與發射。
就在今年的七月底,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作為中國發射的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承載著無數中國人的希望開啟了探險之旅。
我國專家也在密切關注著這一探測器的運行狀況,根據我國航天局最新公布的消息,當前天問一號的運行狀態一切正常,在今年八月中旬已經抵達了距離地球823公裡的區域。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21日,天問一號通過自身系統功能,完成了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了這一探測衛星運行的準確性。根據專家介紹,此次修正,天問一號自身的四臺120N發動機均發揮了作用,從其修正的結果來看,這四臺發動機的性能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而且由於此前第一次修正時的精準性較高,所以此次修正只是經過了微調,整個過程要順暢許多。
而後續在天問一號的繼續運行之中,仍然要經過對此的修正,尤其是在距離火星較近的時候,以便於更好的收集火星的相關信息,根據專家初步估測,此後天問一號還將經過兩到三次的修正。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