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複習資料:海底地形特點

2020-12-06 中考網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質演化的結果,在內外營力的作用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而成為今天的狀態。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徵,大致可分成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個大單元。所謂大陸邊緣,即大陸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間存在的一個廣闊過渡帶,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斜坡帶,是大陸與海洋連接的邊緣地帶。全球大陸邊緣縱延35萬公裡,總面積約為800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表面積的15.9%左右。

  大陸邊緣地形通常又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海溝和島嶼等次一級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在整個地球歷史中變化最大,同時也是地質礦產比較豐富、開採最有利的地區。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廣闊而平坦,佔海洋面積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傾斜度小,大約在0°20′~0°40′左右,深度從大陸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寬闊的大洋盆地中,由於沒有光線和溫度很低,所以大洋深處的海底動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積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層上面的浮遊生物的鈣質和矽質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軟泥中,形成鈣質軟泥及矽質軟泥。

  在深度大於4700米的海底沉積物中,發現了分布廣泛、儲量很大的錳結核資源。

  總結: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勢特徵是呈脈狀分布的、具有全球規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脈,延伸四大洋。這些洋底「山脈」,稱為大洋中脊,規模超過陸地最大山谷,其物質組成為矽鎂質火山巖。這裡有火山、地震活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地理複習資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科學安排、合理利用,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中等以上的學生成績就會有明顯的提高,為了複習工作能夠科學有效,為了做好 複習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為各位考生準備了複習資料 。 ⑵降水量柱狀圖的繪製方法:一橫月、二縱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圖3.21) ⑴等降水量線:降水量相同的點的連線。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圖來表示。
  • 2021年初中地理之海底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地理之海底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質演化的結果,在內外營力的作用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而成為今天的狀態。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徵,大致可分成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個大單元。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形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   世界的地形   陸地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 2019年中考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2019年 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 ?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運用氣溫、降水量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3.主要氣候類型 ?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 2019年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北海道漁場成因
    試題所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同學們在中考複習時很容易遺漏部分知識點。為了方便大家的複習,教育網為大家總結了中考地理試題常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教學建議   關於「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關於海底地形的知識,課文主要講了兩點:   (1)海底與陸地一樣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點。對於海底地形,重點讓學生了解與人類活動有直接關係的大陸架的有關知識。
  • 2019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一、地圖的基本要素 ①圖例和註記:介紹每個地理事物的標誌。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網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 2019初三地理中考複習資料:提綱
    摘要:初三的時間非常緊張,既要完成新課程,又要全面系統的複習,同學們要注意物理學習時間的安排。整理了 複習資料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第一章 第一節 1. 地球的形狀:不規則的球體。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3. 什麼是緯線?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速度除長期減慢外,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 複習資料 為大家提供的 ,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中考衝刺地理重點複習知識點(我國的農業發展特徵) 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點:人口和民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渤海海底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渤海海底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巖岸三種類型。   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為一東北—西南向的淺海。
  • 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地理複習指導說明 一、 依據地理課程標準,關注地理考試說明 《地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主要依據。要認真研究分析把握《地理課程標準》,明確相應的知識點,明確考查的基本內容,即「注重檢測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各種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加強複習的針對性。
  • 2019年中考地理海陸變遷複習資料總結
    中考地理海陸變遷複習資料總結 一、 地表形態變化:處於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 海洋——陸地: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斷縮小 陸地——海洋:臺灣海峽森林林遺蹟;東非大裂谷將形成海洋 二、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和假說內容(P33) 三、 板塊構造學說
  • 中考地理輔導資料:不斷運動的地球
    因為每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同,複習進度也不同。教育網初中頻道為大家提供了 2017年 輔導資料 ,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助到大家。 1.地球的陸地表面主要由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共同構成。各種地形類型各有特點。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我國地形的特徵
    我國地形的特徵: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農業生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有利影響:①複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②山區森林、草地、旅遊、礦產等資源豐富,不利影響:耕地資源不足,不利於發展種植業;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不利於農產品等山區資源外運。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資源類型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乾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 溼潤、半溼潤區 東部的平原、低緩丘陵、盆地     森林 溼潤區 山地     草地 非季風區 半乾旱區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乾旱區 西部的盆地、高原
  • 蘭州市2018年《中考大綱》公布
    蘭州市2018年《中考大綱》公布本報邀請一線教師對《大綱》進行解析,並提出備考建議每日甘肅網3月1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蘭州市教育局3月12日公布的《2018年蘭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簡稱《中考大綱》)明確:今年中考語文、數學、英語(聽力測試佔25分)三科卷面分值均為150分,答卷時間均為120分鐘;物理卷面分值為120分
  • 2020中考地理複習必備重點題(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地理複習必備重點題(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以牧業為主的地區是:( )   A.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B.北方地區、西北地區 C.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D.青藏地區、南方地區   2、加速西部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是( )   A建設礦產資源基地 B加速鐵路建設 C發展高新技術 D重建生態環境   3、第29屆奧運會將於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舉行,此季節北京的氣候特點是
  • 高三地理複習資料:地中海氣候成因及特點
    高三地理複習資料:地中海氣候成因及特點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對高中物理進行學習和複習,確保將所涉及的知識點能全部掌握,考點全面複習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地理複習資料:地中海氣候成因及特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中考地理集結號,複習劃分很重要!圖例綜合題題要
    中考地理,開始吹響總複習的集結號!考生要把中考地理的大綱弄清楚,開始整理地理科目的中考複習範圍。做到心中有底,備考不慌。考生需要對自己的地理知識進行劃分,把地理知識分為易懂,有點模糊,難懂和綜合材料題四大類。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歸納——南海海底地形
    南海的海底地形 南海的深度比渤、黃、東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陸附近深度較淺外,中部和東部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類型齊全,既有寬廣的大陸架,又有較陡的大陸坡和遼闊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勢西北高,東部和中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