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7地震
臺灣東部海域12月10日晚間9時19分發生芮氏規模6.7有感地震。(氣象局提供)臺灣中央氣象局觀測,12月10日晚間9時19分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方27.2公裡(臺灣東部海域)。
-
臺媒:臺軍F-16失聯後,大陸與韓日船艦在臺東部海域出沒
臺媒19日消息稱,臺灣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失聯,事發後,臺海軍監測到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船艦出沒東部海域,其中中國大陸船隻為海洋調查船「海大號」。▲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單座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即在花蓮外海8海裡處失聯,駕機飛行員蔣正志至今下落不明,海、空至今持續搜救。
-
吹著太平洋的風,在臺灣東海岸「泡」風景
花蓮、臺東,合稱「花東」,在臺灣中央山脈以東,有「後山」之稱,是全臺灣海岸線最長的地區,深受陸客,尤其是個人遊陸客喜愛。到這裡,你可以吹到「太平洋的風」。很喜歡花東,因為這裡有別於臺北、高雄等臺灣大都市,那種天然去雕飾的純樸感,很適合一個人走走停停。於是,在這個冬月,起了個大早,坐上臺鐵普悠瑪,從冬雨淅瀝的臺北南下,往東臺灣進發,去看藍天白雲和大海。
-
蝴蝶轉中臺再轉強臺 二二八連假天氣先看
強烈颱風蝴蝶(編號2號,國際命名 WUTIP),24日晚間曾一度轉弱為中臺,25日再成強臺,其中心位置位於北緯
-
微弱東北季風"搗亂" 北臺灣出現"超級暴雨"(圖)
(張謙俊攝)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9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入秋以來首波東北季風與挾帶暖溼空氣的東南風,過去兩天在基隆北海岸「撞個正著」,臺北縣萬裡鄉昨天單日降雨超過400毫米,基隆也有超大暴雨發生,雙雙創下當地單日第二高降雨紀錄。
-
受東北季風影響 北臺灣天氣陰陰涼涼淡水最冷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整個北臺灣的天氣都是陰陰涼涼的天氣,最低溫出現在淡水,僅15.5度創下今年入秋後的最低溫。「氣象局」預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影響到周日(26日),下周起便會回暖,周二(28日)甚至可能出現30度以上的高溫。
-
東北季風導致臺灣霧霾天氣 全臺霧茫茫(圖)
十面「霾」伏 全臺霧茫茫寒流南下帶來的空氣汙染物,造成臺灣各地昨天霧茫茫;由於風力強勁,不僅讓平常是空氣品質模範生的宜蘭地區也淪陷,常亮紅燈的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更出現「有害」等級,從雲林臺西測站外望,連近景都一片模糊。臺「環保署」表示,這次汙染物主要為懸浮微粒,昨天中午前後西半部和離島金馬,空氣品質幾乎全達不良等級。
-
颱風「美莎克」將影響東部海域及東北地區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受颱風「美莎克」影響,9月1日08時至9月2日08時,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大部、黃海南部,以及浙江沿海、長江口區、上海沿海、江蘇東南沿海將有7~9級大風,其中東海中東部海域風力有10~13級,「美莎克」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4~17級,陣風17級及以上。
-
臺灣鄭氏也迷信「神風」?清軍艦隊三次渡海攻臺,都曾被大風擊退
這不是與當年日本吹噓的「神風」一模一樣嗎?施琅三次渡海攻臺,均被暴風擊垮鄭氏水軍將戰爭勝利寄託於大自然現象,看上去十分可笑,但卻有著非常現實的依據——清朝水師此前曾三次渡海攻打臺灣,均在臺灣海峽內被大風擊垮,幾乎完全重演了當年元朝水軍攻打日本失敗的覆轍。1664年,鄭成功死後兩年,清朝對鄭經發動全面攻勢。
-
臺氣象部門:周一全臺最低溫剩19度
華夏經緯網10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周天氣預報來了!「氣象局」指出,未來一周仍大多受東北風影響,周一(21日),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大,沿海空曠地區最低溫跌至19度。降雨方面則為,大臺北及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午後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
-
「鬧海風」的殺傷力有多大
吉木乃縣氣象局工作人員稱,「鬧海風」的發生有一定的年際變化規律:蒙古冷高壓勢力強大、冷空氣比較活躍的年份,「鬧海風」次數就較多;反之,冷空氣勢力較弱,其出現的次數就少。例如,2006~2007年冬季是典型的暖冬,鬧海風」發生的次數就明顯偏少。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臺當局在政治、文化等領域屢屢「去中國化」,已引發島內民意反彈。日前有臺灣媒體曝出,一位網民連時區也要「去中國化」,該網民聲稱要「將『臺灣時區』由目前GMT+8提前至GMT+9,與日本相同,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隨即被島內網友痛罵。
-
中國氣象局公布5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包寧報導 6月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月全國氣溫平均值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9.1%,南海夏季風在5月第5候爆發,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已正式結束。 5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
日據時期,臺灣是怎樣被日本統治的?
在這個基礎上,日本用現代教育和經濟建設,同化臺灣的人民,其實等於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築樓臺,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剷除了原有的建築物。不過,至少在初期,臺灣對日本殖民者的抵抗,還是非常激烈的。甲午割臺,乙未抗戰,臺灣的民眾,至少死了五六萬人,而日本軍隊也折損不下萬人。除了正式抵抗以外,還有許多日本警察以強壓的手段,隨時拘捕他們認為靠不住的分子。
-
宜蘭今晚發生5.7級地震 臺灣氣象局:未來3天還有餘震
據臺媒報導 今晚19點35分左右宜蘭外海發生規模5.7的有感地震,對此,臺灣氣象局指出,這次地震應為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餘震,未來3天內要注意會有規模3的餘震。臺灣氣象局指出,今晚發生的地震和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形成原因、深度都非常相似,而今晚的地震形成的主因是東部外海有個板塊的隱沒,一般來說板塊往下隱沒,發生地震若是比較淺層的,破裂帶是脆性,若是深層地震,由於溫度較高屬於塑性,而這種地震發生餘震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
-
中國氣象局2010年11月份新聞發布會
10月22日,準確預測「10月31日本市受高氣壓系統控制,以多雲到晴天氣為主」,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於高峰論壇暨閉幕式各項活動正常進行,隨後根據最新天氣形勢,逐日發布服務專報,開展逼近式跟蹤服務。為了做好高峰論壇及閉幕式的服務保障工作,10月29日,中國氣象局進入世博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
-
猛爆寒流今天來襲 極冷臺灣!陷入「冰凍番薯」狀態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起寒流報到,加上水氣偏多,全臺陷入「冰凍番薯」狀態,務必做好保暖!臺灣「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氣象專家提出警告,這波寒流將比跨年那波更強;颱風論壇指出,今起至下周,不排除一連3波寒流,接力來襲!
-
北部好天氣到周五 下波更強冷空氣襲臺時間表出爐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全臺各地今天到周四(19日)都是多雲到晴,早晚涼白天暖溫差大,周五晚上開始北部、東北部變天,周六轉涼,接著下周一有新一波更強冷空氣南下,水氣增加,桃園以北、東半部轉為有雨的天氣,北臺灣降溫轉涼。
-
颱風「巴威」影響我國東部 東北地區等地將有較強降水
未來三天,受「巴威」及其外圍雲系影響,江蘇、山東、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東部等地自南向北將有較強降雨過程,其中山東半島、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受其影響,25日08時至26日08時,巴士海峽、臺灣以東洋面、臺灣海峽偏北海域、東海大部、黃海南部、福建東北部沿海、浙江沿海、長江口區、杭州灣、上海沿海、江蘇南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其中,東海北部和黃海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有8~11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的風力可達12~15級,陣風16~17級。中央氣象臺8月25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
中國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應對颱風「海神」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超強颱風級)中心6日14時位於日本西南部海面,將於7日上午登陸韓國南部沿海,8日凌晨移入吉林省,並給東北地區帶來強風雨天氣。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9月6日16時進入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