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冷氣團挾帶境外汙染物造成濁水溪揚塵,雲嘉地區昨天籠罩在霧霾中,雲林臺西更測得懸浮微粒近三年最高值,即使身處市區,也有如墜五裡霧中。記者劉明巖/攝影圖片來源:聯合報
臺北空氣品質也明顯變差,民眾外出都戴上口罩。記者林澔一/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昨天全臺從北到南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含量都超標,雲林縣更因風砂揚塵影響,達到空汙最嚴重的有害等級。「環保署」頻頻呼籲易過敏的民眾及老人、小孩儘量避免外出,若要出門應戴上口罩。
顆粒更小的細懸浮微粒(PM2.5)含量昨天也超標。「環保署」監測發現臺灣北部PM2.5含量達每立方公尺100微克,中南部也有八、九十微克,皆比一般標準空氣品質的35微克高出許多。
PM2.5為顆粒直徑在2.5微米或以下的細懸浮微粒,約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一。學界研究多認為PM10及PM2.5有致癌風險,後者更因為顆粒小、容易隨呼吸進入人體,被視為嚴重的健康危害。「環保署」也早已把PM2.5列為一級毒性化學物,超過一定標準將對身體有危害。
十面「霾」伏 全臺霧茫茫
寒流南下帶來的空氣汙染物,造成臺灣各地昨天霧茫茫;由於風力強勁,不僅讓平常是空氣品質模範生的宜蘭地區也淪陷,常亮紅燈的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更出現「有害」等級,從雲林臺西測站外望,連近景都一片模糊。
臺「環保署」表示,這次汙染物主要為懸浮微粒,昨天中午前後西半部和離島金馬,空氣品質幾乎全達不良等級。「環保署」預報今、明兩天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仍可能達不良,民眾若沒事儘量別出門,出門也要記得戴口罩,並留意過敏族群、老人及小孩身體狀況。
臺灣訂定的懸浮微粒PM10(粒徑小於十微米的塵埃)濃度,每日平均標準值為150微克/每立方公尺;昨天下午雲林縣臺西、麥寮、侖背和臺南市樸子的PM10實時濃度都達四百以上;臺西的懸浮微粒濃度更一度逼近1000,是標準值的6倍多。
雲林縣昨天籠罩在霧霾之中,跨越濁水溪的西螺大橋及中沙大橋,站在北端幾乎看不到南端;臺西地區整天籠罩在漫天風沙中,尤其是離島新興工業區及養殖區空曠地,更是狂沙滾滾。
至於雲嘉南地區空汙情況特別嚴重,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說,這是「臺灣自己的問題」,濁水溪因中上遊攔河堰截水,導致下遊乾涸,風吹當然揚起大量塵埃;他認為政府應好好重新思考水資源調控和改進綠化才能解決。
中部天空灰濛濛 一路髒到周五
臺中市沙鹿區被監測到空氣品質極差,黃昏時刻一片霧蒙蒙,平日清楚可見的火力發電廠,昨如同海市蜃樓。記者陳秋雲/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報
東北季風增強,臺灣西岸昨天起空氣品質普遍不佳,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超過標準;臺中市環保局強調,中部地區以海線空氣品質較差,入夜後各地都不好,預計周五才會逐漸改善,外出請戴口罩。
臺中市海線地區上空昨天整日霧蒙蒙,站在高處,平日清晰可見的火力發電廠4根大煙囪,如同海市蜃樓,只依稀可見輪廓。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東北季風盛行,將大陸地區懸浮微粒往南吹,臺灣西岸近日空氣品質呈「不佳」;昨天白天台西、侖背空氣品質最糟,今天會往南移到高雄地區。
臺中市昨天空氣灰濛濛的,戶外風勢強勁,市府舉行春安校閱時,風大到吹倒鋼骨背板,現場飛砂陣陣。臺中市環保局說,白天有陽光照耀,懸浮物擴散容易,但入夜後輻射冷卻,空氣品質會更糟,應避免外出。
沙鹿童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說,近日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原本就增加,昨天到診病患咳得更嚴重,可能與空氣品質有關,但需要進一步統計證實,不過醫師都叮矚病人「沒事少出門」。
退休教師黃勤貞說,桌椅擦過一下又有灰塵,出門就得戴口罩,否則冷風中咳到說不出話來。
臺中市環保局說,習慣清晨、夜間運動的民眾,近日應避免外出活動,以免懸浮微粒影響健康;民眾外出最好戴口罩,普通布質口罩無法過濾汙染物,最好使用醫療口罩,尤其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小心注意。
雲林中「霾」伏 全臺空氣最差
強大冷氣團挾帶境外汙染物,以及東北季風,造成濁水溪揚塵,雲林縣昨天籠罩在霧霾之中,環保局表示這是雲林最近三年測得最高的數值,也是昨天全臺空氣品質最差的地區。雲林沿海地區沙塵嚴重,環保局呼籲民眾儘量少出門,外出最好戴口罩。
責任編輯: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