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臺灣受東北季風和暖溼氣流影響暴雨不斷
臺海網9月2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
受東北季風影響 北臺灣天氣陰陰涼涼淡水最冷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整個北臺灣的天氣都是陰陰涼涼的天氣,最低溫出現在淡水,僅15.5度創下今年入秋後的最低溫。「氣象局」預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影響到周日(26日),下周起便會回暖,周二(28日)甚至可能出現30度以上的高溫。
-
東北季風影響 臺氣象專家:下周臺灣北部溼冷
臺灣氣象專家吳德榮昨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表示,18日至21日受到另一波強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半部因迎風面的抬升作用產生的雲雨,加上南海引進的中層水氣,將有明顯降雨;中南部中層雲增多,也有些零星短暫飄雨的機率、主要在山區。
-
東北季風到午後降溫有雨 臺灣玉山明後天有初雪可能
臺灣氣象部門表示,今(15)日上午東北風較弱,午後則明顯增強,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降雨機率提高,中南部不受影響。明起至周五(18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尤其明後天受到華南雲雨區影響,各地都會降雨,北部及東半部全天溼涼;中部以北及東北部低溫將下探14、15℃,其他地區約17至19℃。
-
228連假東北季風攪局 臺灣氣象部門:北部這兩天會變天
但臺灣氣象部門表示,這周將有兩波東北季風來襲,導致北臺灣整天溼涼、有短暫雨,第一波是周四(2/28),第二波是周日(3/3) 到下周一(3/4),剛好是228連假的第一天及最後一天。 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張承傳說,周四(2/28)受東北季風影響,北臺灣將整天溼涼,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地區降雨機率高,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地區影響不大,多雲到晴。
-
臺灣東北季風減弱 桃園大黃鴨充氣作業待命(圖)
(圖片來自臺灣「中廣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桃園大黃鴨充氣作業,先前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暫停,隨著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即將閉幕,民眾都期待大黃鴨能夠重回到陂塘展示。桃園縣文化局表示今天中午將進行充氣前置作業,一旦天氣適合之下,會進行浮臺吊掛及充氣。
-
東北季風導致臺灣霧霾天氣 全臺霧茫茫(圖)
記者林澔一/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報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昨天全臺從北到南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含量都超標,雲林縣更因風砂揚塵影響,達到空汙最嚴重的有害等級。「環保署」頻頻呼籲易過敏的民眾及老人、小孩儘量避免外出,若要出門應戴上口罩。顆粒更小的細懸浮微粒(PM2.5)含量昨天也超標。
-
受東北季風影響 臺灣北部、東半部地區雨勢明顯
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北部氣溫遽降,小心感冒!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受到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的影響,天氣會比較不穩定,尤其北部、東半部雨勢會越來越明顯,甚至會出現局部性大雨,中南部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前「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提醒,周六(4日)晚間到周日(5日)清晨氣溫降至最低,嘉義以北最低溫約在16、17度。
-
東北季風影響 臺灣北部東部感覺溼涼局部有大雨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臺灣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降雨,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一帶降雨時間較長,可能有局部大雨,高溫僅21-23度,感覺溼涼,民眾出門需帶雨具。資料圖:臺灣降雨。
-
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 21日北臺灣溼冷下探15度
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日西半部地區各地都是晴朗的天氣,白天氣溫也大幅回升。臺灣氣象博士潘大綱表示,21日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又轉為溼冷的天氣,高溫與昨天相比下降了5度左右,北部地區約15~18度、東部地區17~24度;而其他地區氣溫則較不受影響,中部地區仍有20~28度、南部地區21~30度。
-
北臺灣冷到年前 氣象局:還有兩波冷空氣
今天到周三(1/15)清晨,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臺灣整天偏冷。氣象局指出,周三白天至周四大陸冷氣團減弱後,周五、六(1/17、18)另一波冷空氣下來,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再轉涼,周日(1/19)氣溫回升一天,接著下周一、二又是一波東北季風,預計到小年夜前只有三天的空檔是好天氣。
-
臺灣氣候諺語
臺灣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雨的雨源主要來自北方海面,降雨形式多為地形雨,春季進入季風轉換期,西南氣流挾帶熱帶海域大量的水氣進入本島時,即創造較多的降雨機會。二、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農曆正月初一下雨的話,第二天可能就雨過天晴;農曆正月初三降雨的話,可能會連續下到正月十五以後。臺灣春季的春雨期,大致是從立春日(2月4的)到3月30日左右。
-
臺"氣象局":季風槽移到臺灣附近 雨帶觸南臺
(圖為小朋友玩水消暑,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圖取自鄭明典臉書專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日頭赤炎炎,毒辣豔陽咬人!正當全臺民眾度過酷暑時,今日已是24節氣的立秋了。立秋前後通常是一年中最熱時,今全臺大多是悶熱有雨,臺「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也提醒,已觀測季風槽移到臺灣附近,水氣偏多「西南風裡的雨帶接觸南臺灣了!」
-
周三全臺水氣更多 臺氣象專家曝北臺灣最冷時間
華夏經緯網3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天東北季風影響北臺灣陰冷,明天回暖。臺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周三、周四(3/4、5)另一波鋒面加上冷空氣南下,北臺灣轉溼冷,最低溫約在13度,白天最高溫僅17、18度,且水氣比上一波更多,溼冷的感受明顯,仍要注意保暖。
-
受季風、鋒面影響 臺灣周邊海域海難不斷如百慕達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周邊海域受季風、鋒面影響,危險重重海難事件不斷,高雄港籍雜貨輪「新發貳號」6日晚間8時許失聯,從7日凌晨1時22分「海巡署」獲報展開搜索算起,10日凌晨1時22分即屆滿「黃金72小時」搜索時間,後續相關搜索任務恐將恢復為海巡單位的日常勤務,尋獲新發貳號的搜救難度大幅增加。
-
...據臺灣「中央社」10月23日報導,東北季風強勁吹襲,23日,有20餘...
文 / TIER2020-10-24 12:40:47來源:FX168 【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遭臺艦水炮驅離】據臺灣「中央社」10月23日報導,東北季風強勁吹襲,23日,有20餘艘大陸漁船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臺灣「海巡署」派出3000噸高雄艦前往
-
臺灣的氣候
臺灣冬季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東北季風盛行,但受到北上的太洋洋北赤道曖流制約。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影響,西南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受到中央山脈阻擋。 臺灣山地氣溫的垂直變化遠大於南北氣溫的變化,氣溫隨山勢的增高而降低。北部地區山地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6度;中南部地區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5度。
-
颱風與季風的區別
颱風與季風的主要區別在於颱風是一種熱帶氣旋,而季風是大氣環流和降水的季節性變化,伴隨著陸地和海洋的不對稱加熱而形成。颱風颱風是一種成熟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180°到100°E經度之間發展。為便於組織,北太平洋分為三個區域:東部(北美至140°W)、中部(140°至180°W)和西部(180°至100°E)。 熱帶氣旋預報的區域性專業氣象中心(RSMC)位於日本,另外還有其他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預警中心(聯合颱風預警中心)位於夏威夷、菲律賓和香港。
-
臺灣高溫多雨的氣候
臺灣冬季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東北季風盛行,但受到北上的太洋洋北赤道曖流制約。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影響,西南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受到中央山脈阻擋。 臺灣山地氣溫的垂直變化遠大於南北氣溫的變化,氣溫隨山勢的增高而降低。北部地區山地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6度;中南部地區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5度。
-
為何季風氣候只出現在大陸的東岸?盤點世界上主要的季風氣候區!
這個需要從季風的成因、地球上海陸分布情況以及大氣環流這三個方面來綜合分析,以下為小地的原創內容,歡迎點評!1、季風的成因季風是風向隨季節變化而有顯著變化的風系,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區域內下墊面性質的不同,熱力反映的差異,如大陸和海洋比熱的不同而形成的海陸間的熱力差異等,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這二者之間的熱力差異最為明顯,因此亞洲東部季風氣候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