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我們常用的增殖marker竟然是「表面活性劑」!

2021-01-08 生物谷

2016年7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蛋白質能夠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幫助染色體彼此分離開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

每天你的體內都有幾十億個細胞在進行分裂。細胞分裂能夠促進身體生長,還會替代皮膚,血液以及腸道等器官中衰老的細胞。細胞分裂要經歷細胞周期中的不同階段,在細胞周期的大部分時間內細胞都在進行基因表達。隨著細胞周期的進行,複製形成的染色體會在紡錘體的作用下逐漸分開。

在細胞進行分裂之前,染色體會進行複製,並發生形態學變化,新形成的兩條染色單體變成類似X形狀,隨著細胞分裂進入後期,兩條染色單體會在紡錘體的作用下各自向細胞兩端移動,最終構成兩個子代細胞的基因組。但是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如何保證各自的「獨立性」仍然是一個迷。

由Daniel Gerlich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分裂期細胞內的Ki-67蛋白能夠防止染色體彼此粘連在一起。眾所周知Ki-67是一個表示增殖細胞的標記物分子,常用於癌症診斷過程中細胞異常分裂的檢測,但是人們對Ki-67的功能了解較少。研究人員發現缺失Ki-67的情況下,染色體仍然會正常形成但是所有染色體會變成一團粘在一起無法移動,缺少Ki-67的細胞其分裂過程也會變慢。

研究人員進一步確定了Ki-67 如何促進染色體的分離。文章第一作者Sara Cuylen這樣解釋道:「Ki-67的一端會結合在染色體上,而另一端會伸向遠離染色體的地方,這樣Ki-67就會在染色體表面形成拉長的刷子樣結構,最為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屏障將不同染色體彼此分開。」研究人員表示,Ki67的這些特性讓人聯想到破壞塵垢和油漬的表面活性劑,他們完全沒想到Ki67在細胞內發揮了類似表面活性劑的功能。

Daniel Gerlich指出表面活性劑機制可能還適用於其他細胞器的空間排列,找到其他具有表面活性劑特性的蛋白分子研究其在細胞內部成分的空間排列方面的作用將有重要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10.1038/nature18610 

Ki-67 acts as a biological surfactant to disperse mitotic chromosomes

Sara Cuylen, Claudia Blaukopf, Antonio Z. Politi, Thomas Müller-Reichert, Beate Neumann, Ina Poser, Jan Ellenberg, Anthony A. Hyman & Daniel W. Gerlich

Eukaryotic genomes are partitioned into chromosomes that form compact and spatially well-separated mechanical bodies during mitosis1, 2, 3. This enables chromosomes to move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for segregation of precisely one copy of the genome to each of the nascent daughter cells. Despit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mitotic chromosomes4 and the discovery of proteins at the chromosome surface3, 5, 6, the molecular and biophysical bases of mitotic chromosome structural individuality have remained unclear.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proliferation marker protein Ki-67 (encoded by the MKI67 gene), a component of the mitotic chromosome periphery, prevents chromosomes from collapsing into a single chromatin mass after nuclear envelope disassembly, thus enabling independent chromosome motility and efficient interactions with the mitotic spindle. The chromosome separation function of human Ki-67 is not confined within a specific protein domain, but correlates with size and net charge of truncation mutants that apparently lack secondary structure. This suggests that Ki-67 forms a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charge barrier, similar to surface-active agents (surfactants) that disperse particles or phase-separated liquid droplets in solvents.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showed a high surface density of Ki-67 and dual-colour labelling of both protein termini revealed an extended molecular conformation, indicating brush-like arrangement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Our study thus elucidates a biomechanical role of the mitotic chromosome periphery in mammalian cells and suggests that natural proteins can function as surfactants in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alization.

相關焦點

  • 洗滌劑中常用表面活性劑的特點
    其中,LAS一般不用於洗髮香波,也很少用於淋浴液,常用於衣用液體洗滌劑和洗潔精(餐具液洗劑)。其在洗潔精中LAS可佔表面活性劑總量的一半左右,在衣用液體洗滌劑中LAS所佔比例的實際調節範圍很寬。LAS的水溶性主要是體現在較高溫度之下(如60℃)和與某些表面活性劑復配的條件下。應用於洗潔精比較典型的復配體系是三元體系「LAS-AES-FFA」。
  • 消費百科 | 洗滌劑中常用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消費百科 | 洗滌劑中常用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2018-09-0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表面活性劑種類
    丨點擊上方「表面活性劑平臺」關注我們根據極性基團的解離性質,可將表面活性劑分為如下幾類
  • Methods | 光切割表面活性劑:膜蛋白質組的福音
    在本文中,作者開發了一個新的光切割的表面活性劑,可以非常高效的用於膜蛋白質組的分離和質譜檢測。    雖然蛋白質組學的方法在過去的近二十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有很多問題依然存在,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於膜蛋白質組的鑑定方法還有著很大的不足。
  • 噴淋清洗劑表面活性劑選擇原理
    一.噴淋清洗用清洗劑實現低泡或無泡的方法1.加入消泡劑:比較常用的有矽烷類消泡劑、聚醚類消泡劑及低分子醇類。2.選用合適的表面活性劑。二.表面活性劑選擇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1.常用噴淋低泡表面活性劑復配:聚醚2020,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共聚聚氧乙烯醚、皂類(如三乙醇胺油酸皂),Span司盤系列,Tween吐溫系列。2.選擇使用溫度正處於清洗劑主表面活性劑濁點附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清洗效果在濁點附近達到最佳,如果使用溫度稍微超過濁點,即可實現高效清洗同時實現低泡。
  • 常用的幾種表面活性劑的分類以及其配伍性的簡單介紹!
    產量佔表面活性劑的首位。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是含氮的有機胺衍生物,由於其分子中的氮原子含有孤對電子,故能以氫鍵與酸分子中的氫結合,使氨基帶上正電荷。因此,它們在酸性介質中才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而在鹼性介質中容易析出而失去表面活性。除含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外,還有一小部分含硫、磷、砷等元素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 表面活性劑在各行業中的應用
    丨點擊上方「中國表面活性劑網」關注我們 表面活性劑是一大類有機化合物,它們的性質極具特色
  • 表面活性劑在個行業中的應用
    丨點擊上方「中國表面活性劑網」關注我們 表面活性劑是一大類有機化合物,它們的性質極具特色
  • 「表面活性劑的6大應用」考點歸納
    表面活性劑在溶液表面層聚集的現象稱為分子吸附或正吸附。表面活性劑的應用1.增溶劑在藥劑中,一些難溶性維生素、甾體激素、揮髮油等許多難溶性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達不到治療所需的濃度,此時可利用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提高藥物的溶解度。這種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稱為增溶劑。
  • 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
    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是指分子結構中既有陽離子親水基團,又有陰離子親水基團的一類表面活性劑。
  • 艾膚科普丨表面活性劑的百科小知識
    表面活性劑的分類根據表面活性劑的來源和性質,可以將化妝品用表面活性劑分為天然表面活性劑和合成表面活性劑兩大類此類乳化劑降低表面活性的能力比較小,但親水性較強,能形成較穩定的多分子膜,且在水相中的黏度比較大,因而對膏霜和乳液的穩定性有良好的作用。常用於化妝品中的天然表面活性劑有皂角苷、阿拉伯樹膠、黃蓍膠、海藻酸鈉、羊毛脂、蔗糖酯、卵磷脂和明膠等。
  • 「工業味精」表面活性劑,在化妝品中有什麼用?
    大家應該都聽過「表活」這個詞,「表活」的全稱是表面活性劑,它是日化用品中重要的輔助原料。我們日常用的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等主要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劑,除了這些洗滌產品,大部分化妝品中也都含有它,比如清潔類的洗面奶、洗髮水、沐浴露等,護膚類的化妝水、潤膚乳、精華液等,彩妝類的唇彩、睫毛膏等。
  • 各類表面活性劑及應用介紹
    1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1)烷基苯磺酸鹽   烷基苯磺酸鹽成產或消耗量在合成表面活性劑中佔首位。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有有意的潤溼和洗滌功能,又可與其他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共同使用故它的發展較快,從70年代起稱為在數量上僅次於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重要品種。其中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劑大多溶於水,主要用作洗滌、勻染及乳化劑。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劑大多不溶於水,主要用作纖維柔軟劑及乳化劑。
  • 各種表面活性劑性能一覽表
    概述: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各種表面活性劑,包括非離子、陰離子最常用兩大類的耐鹼、淨洗、除油和除蠟性能的比較
  • 表面活性劑的自組裝
    丨點擊上方「中國表面活性劑網」關注我們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活性源於其分子的兩親結構,親水基使分子有進入水中的趨勢
  • 農藥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可將無法直接使用的農藥原藥製成可以使用的農藥製劑。它作為一種農藥助劑應用在農藥上,不但可提高農藥的使用效果,還可減小農藥的用量,減輕農藥對環境的影響,並為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效益。但由於農藥是一類具有極強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學品,其防治對象、保護對象和環境條件又十分複雜,農藥中的表面活性劑除須按原藥的性質、特點選擇配製外,還需考慮表面活性劑本身對靶標生物產生的影響。   1、增溶劑   利用表面活性劑的膠團作用,使用難溶性原藥在溶劑中的溶解度顯著增加,這就是增溶作用。
  • 表面活性劑的介紹
    溶於液體後,具有使表面張力顯著降低作用的物質,稱為表面活性劑。由於其分子內存在著親水性部分和疏水性部分,因此表面容易吸附;另外在一定濃度以上時,則形成稱為膠粒的分子團。親水性、疏水性兩部分之比,是決定表面活性劑性質的重要因素,所以以此作為表示親水、疏水平衡的數量夫系。
  • 科普一下:什麼是表面活性劑?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表面活性劑。衣服髒了要用洗衣粉洗,清洗廚房用具要用洗潔精,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但你知道它們是用什麼做的嗎?如果你看一下它們包裝上的成分說明,你就會發現「表面活性劑」這個詞。那表面活性劑亦稱界面活性劑。
  • 淺談:表面活性劑環境工程中使用
    生物表面活性劑是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培養時,在代謝過程中分泌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謝產物。與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劑具有許多獨特的屬性,如:結構的多樣性、生物可降解性、廣泛的生物活性及對環境的溫和性等[1]。由於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受原材料、價格和產品性能等因素的影響,且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常會嚴重汙染環境及危害人類健康。
  • 乾貨:不可不知的表面活性劑的基本理論知識(二)
    (1) 泡沫的形成我們這裡所說的泡沫,是指被液體薄膜隔開的氣泡的聚集物。這種泡沫由於分散相(氣體)和分散介質(液體)的密度相差較大,加之液體的黏度低,因此氣泡總是能很快地升到液面。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是典型的易產生泡沫的體系,其生成泡沫的能力與其他性能也有一定的關係。起泡力好的表面活性劑稱為起泡劑。起泡劑儘管具有良好的泡沫能力,但形成的泡沫不一定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即其穩定性不一定良好。為了保持泡沫的穩定,常在起泡劑中加入能增加泡沫穩定性的物質,這種物質稱為穩泡劑,常用的穩泡劑有月桂醯二乙醇胺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的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