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團體標準《10kV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真型試驗技術規範》

2021-01-11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造成的接地電弧、弧光接地過電壓、跨步電壓等問題容易導致電氣火災、短路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近年來,為解決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這一難題,國內外湧現出大量新型接地故障處理技術和裝置,但在現場的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配電網接地故障特徵極其複雜,容易受到系統條件、故障媒介的影響,採用傳統的仿真試驗或動模試驗難以模擬現場的真實故障特徵,難以反映被測設備或技術在現場條件下的真實性能。為提高研發和檢測工作的效率,必須提供一種高度還原現場接地故障場景和特徵的試驗方法。2019年,國網設備部《關於加強大城市配電電纜網單相接地故障快速處置工作的通知》(設備配電(2019)64號文)中明確要求接地故障選線跳閘裝置須經過真型試驗驗證。河南、湖北、陝西、山東、江蘇、遼寧、浙江、江西等多地也開展了接地故障真型模擬試驗的研究和實踐工作。

本標準編制的主要目的是:規範10kV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真型試驗條件、故障設置要求、測控要求、試驗方法等內容,為考察各類接地故障處理裝置的性能提供依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配電網單相高阻接地保護的新方法,解決故障識別和切除難題
    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被廣泛用於解決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識別的難題,但是在過渡電阻的影響下,零序電流保護易出現拒動,可得導致更為嚴重的設備和人身安全問題。研究背景配電網對地電容電流不斷增大,使得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增大,電弧不易熄滅,容易產生間歇性弧光接地過電壓,使得中性點直接接地和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配電網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小電阻接地方式因具有單相接地故障過電壓水平低、保護實現簡單等特點,逐漸成為了配電網主要的中性點接地方式。
  • 江蘇淮安:小電流單相接地選線試驗成功 人工拉路查找故障將成為歷史
    「本次試驗有效考量廠家選線裝置的綜合性能,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選線裝置投入配網運行後,在10千伏線路接地故障狀態下,將很快完成故障線路名稱和相序的選定現場開展的金屬性接地、200至2000歐姆過渡電阻接地以及弧光接地六類試驗,涵蓋了線路真實運行過程中各種常見的單相接地故障類型。
  • 利用電力物聯網技術,實時識別配電網的斷線故障
    安徽一天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餘銀鋼、洪新春、李嶺、康瑞新、吳喜生,在2020年第7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指出,基於現有技術,各種採樣設備的數據基本為本地存儲,數據孤立,導致配電網的故障斷線識別非常困難。
  • 配電物聯網在單相接地故障搶修精準指揮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電網發展進入新時代,配電網設備點越來越多,線路越來越長,涉及面越來越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配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依然單純依靠供電所通過現場巡線的傳統方式排查故障,既費時費力,又不利於提高供電可靠性。
  • 準確率高、靈敏度高,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選線的新方法
    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楊帆、牟龍華、張鑫、邱進,在2019年第3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序分量差異性的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選線法」)指出,在小電流接地系統中,利用單相接地故障的零序電流特徵進行故障選線有一定的局限性
  • 10KV小電阻接地成套裝置工作原理及應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和配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小電阻接地方式因為能快速準確切斷配電網故障路線,縮短了配電網故障排除的時間,提高了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了10KV配電網系統因單相接地造成的電壓升高導致供電設備損壞,容易造成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那麼小電阻接地成套裝置的原理是什麼呢
  • 國網配電一二次成套設備、一體化柱上變臺及故障指示器技術標準發布
    2016年9月,國家電網公司配電一二次成套設備、一體化柱上變臺及故障指示器技術標準宣貫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地市電力公司及配電網設備製造企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共500餘人參會。國家電網公司運檢部和中國電科院的專家對就地型饋線自動化、配電一二次成套設備、10千伏一體化柱上變臺和故障指示器的設計方案、技術方案、檢測條件等內容進行了全面解讀。
  • 單相接地故障電壓電流變化
    單相接地故障電壓電流變化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03 14:16:54   單相接地故障電壓電流變化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
  • 江蘇電力成功開展配網多數據來源單相接地故障精準研判試驗
    江蘇電力成功開展配網多數據來源單相接地故障精準研判試驗 作者:黃蕾 王升波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5-28    「弧光接地試驗完成,故障線路為10千伏董莊1號線,故障區段為40號杆與沙東村5號支線15號杆之間
  •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2016-08-03   來源:中電聯
  • 江蘇電力實現多源數據單相接地故障精準定位(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
    這意味著該公司在國網系統率先實現基於多源數據的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的精準研判。  一直以來,在變電站10千伏出線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配網調控員無法精準判斷接地故障到底在哪條線路上。「之前只能通過『拉路法』,配網調控員通過D5000系統一條條地查看變電站的10千伏出線,費時費力不說,還可能造成非故障線路的短時停電,影響客戶的用電體驗。」江蘇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綜合技術處副處長楊梓俊說。
  • 10kV可控電阻接地系統接地變零序電流保護若干問題的研究
    中山供電局的研究人員江清楷、何欣欣,在2019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指出,10kV可控電阻接地系統具有瞬時性接地快速滅弧、可靠切除永久性故障的優點,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就可控電阻接地系統接地變零序電流保護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相應良好的解決方案。
  • 創新的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有效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牟之豫、牟龍華等,在2019年第6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指出(論文標題為「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資料庫設計」),單相接地故障是電力系統中最常見的故障類型,故障檢測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相關電力部門,傳統的故障檢測方法對實測數據的處理準確性不高。
  • 中性接地電阻的特性及型號,功率小的電阻萬用表輔助電路圖解析
    80年代中期廣州等城市10kV配電網發展很快,城市中心區大量敷設電纜,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增長較快,1987年達到60A以上,雖然裝了消弧線圈,由於電容電流較大,且運行方式經常變化,消弧線圈調整困難,還由於使用了一部分絕緣水平低的電纜,為了降低過電壓水平,減少相間故障可能性,因此採用了中性點經低電阻接地的方式。
  • 什麼是配電網,由哪幾部分組成?低壓配電網的接地形式有哪些?
    在電力網中起重要分配電能作用的網絡就稱為配電網;配電網按電壓等級來分類,可分為高壓配電網(35—110KV),中壓配電網(6—10KV,蘇州有20KV的),低壓配電網(220/380V);在負載率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電網也有配電功能。  按供電區的功能來分類,可分為城市配電網,農村配電網和工廠配電網等。
  • 新型接地材料在城區配電網中的應用
    作者通過敘述目前我國配電網採用鍍鋅鋼材接地的現狀, 以及採用鍍鋅鋼所帶來的接地的主要問題。提出採用鍍銅鋼接地棒作為配電尤其是城市配電網接地主要材料的情況,通過對腐蝕情況,導電性能、接地效果以及非開挖形式施工特點來比較鍍銅鋼接地棒與傳統角鋼作為接地材料的技術性能。
  • 【2020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分會場活動十七】配電網保護與控制專題研討會在惠州召開
    試驗結果表明:授時精度400ns左右,通道時延滿足差動保護業務需求。後續,計劃制定5G通信差動保護標準。建議儘快組織制定相關標準,規範並推進5G通信在配網保護及自動化領域中的工程應用。 報告分析了配電網接地故障的特點與危害以及配電網接地保護耐過渡電阻能力的影響因素,建議配置精確測量小電流的貫穿式零序電流互感器,採用高靈敏度零序電流保護、電壓比率制動零序電流保護、暫態功率方向保護、群體電流比較式選線裝置等方案,並詳細介紹了多級接地方向保護的實施方案及應用效果。報告呼籲完善配電網接地保護標準與技術規範,提高運維管理水平。
  • 接地故障判斷與處理
    金屬性接地:故障相電壓為0,非故障相電壓升高至線電壓,2.非金屬接地:一相(兩相)電壓低,但不為零,另兩相(一相)電壓高,近似於線電壓,3.頻繁虛接地:指10分鐘內發生兩次及以上的接地並復歸.4.基波諧振:一相電壓低,但不為零,兩相電壓高超過線電壓.
  • 配電網中採用高電阻接地方式的優缺點
    接地電阻櫃發電機和變壓器多採用中性點經電阻接地的運行方式,那麼為什麼要加裝電阻器呢?配電網中採用高電阻接地方式的優點是:(1)能消除高幅值弧光接地過電壓;(2)能消除各種電磁式電壓互感器飽和所激發的鐵磁諧振過電壓以及電源側斷線所引起的諧振過電壓(線路斷線,負荷側接地,在電源側有可能產生3 倍相電壓以上的過電壓);(3)運行方式改變後無需變更電阻值;(4)允許帶接地故障長期運行(在啟動電阻器的風冷卻裝置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