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的變化為什麼有絕熱變化和非絕熱變化之分?

2021-01-08 騰訊網

氣溫的變化為什麼有絕熱變化和非絕熱變化之分?

答:

根據分子運動理論,空氣的冷熱程度只是一種現象,它實質上是空氣內能大小的表現。

當空氣獲得熱量時,其內能增加,氣溫也就升高;反之,空氣失去熱量時,內能減小,氣溫也就隨之降低。

空氣內能變化,一是可由空氣與外界有熱量交換而引起;二是可由外界壓力的變化對空氣作功,使空氣膨脹或壓縮而引起。

在前一種情況下,空氣與外界有熱量交換,稱為非絕熱變化;在後一種情況下,空氣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稱為絕熱變化。

空氣與外界交換熱量有傳導、輻射、對流、湍流和蒸發、凝結(包括升華、凝華)等形式。

在大氣中,垂直運動的氣塊,其狀態變化通常接近於絕熱變化,即氣塊與外界之間無熱量交換時的變化過程。

在絕熱條件下,當空氣(質點)上升時,氣壓減小,內能減小,氣溫要降低;當空氣(質點)下沉時,氣壓增加,內能增加,氣溫要升高。

同一時間對同一團空氣而言,氣溫的變化常常是絕熱變化和非絕熱變化共同引起的。何者為主,則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

當空氣團停留在某地或在地面附近作水平運動時,外界的氣壓變化很小,但受地面增熱和冷卻的影響卻很大,因而氣溫的非絕熱變化是主要的。

空氣團作升降運動時,雖然也能和外界交換熱量,但因垂直方向上氣壓的變化很快,空氣團因膨脹或壓縮引起的氣溫變化,要比和外界交換熱量引起的氣溫變化大得多,因而氣溫的絕熱變化是主要的。

參考文獻:

□周淑珍.氣象學與氣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相關焦點

  • 全球氣溫變化是隨機現象?
    剛剛出版的2010年17卷第二期《廣西科學》發表了廣西科學院研究員嚴少敏和吳光的《用隨機漫步模型擬合1850年至2009年的全球氣溫變化》論文。他們用隨機漫步模型擬合實際氣溫變化,對全球氣溫變化提出了新的解釋,即全球氣候變暖是自然隨機現象。
  • 氣溫和季節的變化對皮膚有影響嗎?
    馬上就到立秋了,氣溫也會隨之而來有很大的變化,那麼氣溫和季節的變化對皮膚會有影響嗎?氣溫變化時,是皮膚相對比較脆弱的時候。冷暖空氣交替反覆,肌膚很難迅速適應外部變化。我們從四季為大家做一個小的分析:1、 春季:使用溫和、無刺激成分的清潔劑和保溼劑;保持皮膚維持健康角質層功能的水分;補充皮膚油脂增強皮膚屏障;2、 夏季:高溫下要多做補水保溼工作,最通俗的就是「多喝水」;選擇舒緩型的潔面乳,使用保溼類護膚品,保持水油平衡;外出時一定要防曬;3、 秋季
  • 水文學和地球系統科學:地下水溫變化與氣溫變化大體一致
    水文學和地球系統科學:地下水溫變化與氣溫變化大體一致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4-12-05   近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聯合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 春夏秋冬氣溫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什麼?為什麼熱無止境冷卻有盡頭
    對於我們善於言表的人類,要說起一年四季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氣溫的變化。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會彼此相問,你是喜歡冬天還是喜歡夏天的話。這樣的問答,適合於任何年齡人,任何關係和處境的情況。這裡的冬天和夏天就是直白的代表著氣溫。設想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一樣的氣溫,我們的生活將是多麼單調。
  • 本周雨水上線 氣溫變化劇烈
    而本周的天氣舞臺將發生較大變化,雨水即將登臺。在冷暖氣流交鋒下,本周氣溫先升後降,變化幅度劇烈。受到暖溼氣流影響,未來三天湖北大部分地區將出現陣雨,西部有小到中雨。西部地區最高氣溫穩定在18-21℃,而東部氣溫持續升高,後天東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26-29℃。
  • 為什麼春秋兩季的持續時間短呢,看一下氣溫變化規律吧
    關於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一個氣溫變化的問題,春天和秋天持續的時間非常短,經常夏天過了沒多久就「突然」入冬了,冬天剛過去沒多久夏天就到了。那麼既然分了一年四季,每個季節有三個月,那為啥秋天和春天給人的感覺就這麼短呢?
  • 影響氣溫日變化、年變化的因素
    天氣因素也會影響到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的時間。 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氣溫的變化幅度。一般規律: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晴天>陰天。 一天內,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稱為氣溫日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氣溫日變化的程度。如果某地一天之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大,即日較差大,說明該地氣溫的日變化大。
  • 提出神經網絡構建非絕熱勢能面新方法—新聞—科學網
    神經網絡構建非絕熱勢能面   課題組供圖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傅碧娜研究員、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 有關氣溫、企鵝和冰架的傳言
    1月17日-2月9日,記者作了一次南極之旅,實地探訪加上採訪科學家以及數據的收集證實,媒體報導的可信度基本在「中等信度」水平。因為即便多次到過南極的人,乃至科學家們一致認為,不能以單個事件或者短時內的變化匆忙下結論,因為對南極的科學認識尚存在很多空白,認識依賴對採集證據的嚴謹分析,得出結論需要更多的時間。  南極氣溫升高了6度?
  • 太陽黑子活動影響長江黃河源區降水和氣溫變化
    新華網蘭州8月19日電(記者宋常青)國內研究人員在對我國長江黃河源區近50年來的降水和氣溫變化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一地區降水和氣溫變化周期同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基本吻合,說明太陽黑子活動對我國長江黃河源區降水和氣溫變化存在影響。
  •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變化及症狀變化有哪些?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變化,機體逐漸衰老,而呼吸道的防禦功能也逐漸降低,老年人對於外界的氣溫、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也逐漸降低,因此也容易造成微生物的入侵從而導致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患者的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病理改變及症狀變化!
  • 今天多云為主 氣溫變化不大
    東北網11月25日訊昨天白天我市天氣晴好,市區早晨最低氣溫為-15℃,14時氣溫為-2℃。預計今天白天,受弱冷空氣影響,我市以多雲天氣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陣雪天氣,氣溫與昨天相比變化不大。市氣象部門預計,今天我市有4-5級西北風,白天最高氣溫為-1℃,夜間最低氣溫為-12℃;明天多雲轉晴,氣溫較前一日低,白天最高氣溫降至-3℃,夜間最低氣溫降至-13℃,且風力稍大,西北風4-5級;後天我市天空晴朗,陽光在線,不過有些冷,白天最高氣溫降至-4℃,夜間最低氣溫降至-16℃。
  • 高考化學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高考化學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019-05-13 11:02:13 來源:網絡資源
  • (天氣預報)氣溫小幅變化 感覺相對舒適氣溫:1~-4℃
    水母網1月9日訊  受高空西北氣流控制,今明兩天,我市天氣較好,有時雲量稍多;氣溫小幅變化,白天的最高氣溫將徘徊在1℃左右,早晚最低氣溫,沿海-4℃左右,內陸-7℃左右,感覺相對舒適,基本適宜戶外活動。  冬天人們為了防風防塵,抵抗冷空氣的入侵,常常禁閉門窗,因此室內空氣汙染較重,呼吸系統疾病要比其他任何季節都多。
  • 為什麼一遇氣溫變化就關節疼痛?做好5方面工作,助你緩解疼痛
    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清明之後,雨水逐漸增多,氣溫變化也越來越快,而這個時期正是風溼關節疾病頻發的時期。那麼,為什麼我們人體受損的關節一遇到氣溫變化就會疼痛呢?日常我們又應該怎樣去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呢?
  • 地球繞太陽一周就有四季的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是否也有變化?
    春分時,同一經線地球自轉時,南半部太陽分先過正南,北半部分太陽後過正南。冬至和夏至,同一經線南北兩部分太陽同時過正南。用地球儀演示可以發現,只有春分秋分時地軸傾斜方向,與夏至冬至時地軸傾斜方向相反時,才能出現以上現象。事實證明,地軸不總是傾斜的指向同一方向,而是不斷旋轉改變的,地球在不停的搖擺運動,四季變化是地球搖擺運動形成的。肯定有影響。但銀河系的自轉是定型自轉還是正在生長的自轉?
  • 為什麼氣溫轉高之後,魚口越來越少,越來越慢呢?這是魚層變化了
    氣溫越來越高,冬釣仿佛只在昨天,現在就要考慮哪種防曬服效果更好;值得高興的事,只要熬過了立夏,天氣基本上會趨向穩定,雖然時不時也有氣溫回落的時候,但是整體來說,不需要像春冬二季一樣,時刻擔心氣溫影響魚口;有高興的事,就有不高興的事,就是隨著氣溫不斷升高,魚開口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除了早晚
  • 平均氣溫高於25℃ 溫度變化或影響居民遷移
    圖片來源:BIMO SATRIO   今年2月,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克盧德火山噴發,附近的村莊被火山灰和碎石覆蓋。據估計,約1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一項針對印度尼西亞各省份的新研究顯示,影響家庭作出永久搬遷決定的主要因素是該地區平均氣溫的變化,在較小的範圍內,即年降雨量的變化。
  • 氣候變化引起複雜的植物疾病變化
    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偏高的二氧化碳、臭氧以及大氣溫度對植物疾病的影響,這些疾病可能會阻礙農作物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的成長。伊利諾伊大學農業科學副教授達林·依斯特本(DarinEastburn),在自然農田條件和「無大豆、空氣濃度充足」(SoyFACE)的設備環境中,估測了偏高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對三種重要的大豆疾病的影響。
  • 天氣變化的規律
    你可曾注意到這樣的天氣現象,初夏之時,如果有一天氣溫突然驟升(超出正常氣溫值很多),不久便會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驟雨相繼而至,隨後氣溫驟降(低於正常氣溫值)。正所謂,一熱必有一冷。或在入冬時,一股強大冷空氣過後會出現短暫的「暖冬日」,這一天氣溫突然升高,高出了正常氣溫很多。因此,一冷即有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