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019-05-13 11:02:13 來源:網絡資源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比較:
(1)特徵:有無新物質生成
(2)本質:有無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3)現象:物理變化→大小、形狀、狀態改變
化學變化→發光、發熱、變色、析出沉澱等
(4)典型實例:
物理變化:⑴升華 ⑵萃取 ⑶分液 ⑷蒸餾(分餾) ⑸吸附 ⑹滲析 ⑺鹽析 (8)金屬導電 (9)焰色反應 等
化學變化:⑴風化 ⑵裂化 ⑶硫化 ⑷老化 ⑸炭化 ⑹乾餾 ⑺脫水 ⑻蛋白質變性 ⑼水解 ⑽同素異形體互變 (11)電解 (12)熔融鹽導電
(13)電解質溶液導電等。
2.化學之"化"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自然條件下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的過程。
催化--能改變反應速率,本身參與化學反應,但質量和性質在反應前後都不改變。
歧化--同一物質中同一元素且為同一價態原子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
酸化--向某物質中加入稀酸使之呈酸性的過程。(酸性高錳酸鉀應用什麼酸酸化?)
鈍化--濃硫酸、濃硝酸在Fe Al等金屬表面氧化生成一種緻密的氧化膜從而起到保護Fe Al等金屬的現象。
水化--物質與水作用的過程。
氫化(硬化)--液態油在一定條件下與H2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固態脂肪的過程。
皂化--油脂在鹼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的過程。
老化--橡膠、塑料等製品露置於空氣中,因受空氣氧化、日光照射等作用而變硬發脆的過程。
硫化--向橡膠中加硫,以改變其結構來改善橡膠的性能,減緩其老化速度的過程。
裂化--在一定條件下,分子量大、沸點高的烴斷裂為分子量小、沸點低的烴的過程。
酯化--醇與酸反應,生成酯和水的過程。
硝化(磺化)--苯環上的H被-NO2或-SO3H取代的過程。
[例2]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千錘萬出鑿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C.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解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涉及到物質的燃燒,屬於化學變化;"千錘萬出鑿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是指石灰石(CaCO3)受熱分解,屬於化學變化。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