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解指的是某些物質從空氣中吸收或者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漸變得潮溼、滑潤,最後物質就會從固體變為該物質的溶液的現象。潮解屬於物理變化,要注意的是,形成溶液的潮解屬於物理變化,形成水合物的潮解屬於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1.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質的外形和狀態發生了改變。
化學變化:
1.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本質特徵)
2.伴隨現象: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 。
物理變化。溶解在水中,與水形成飽和溶液,這顯然就是一種溶解的過程,就像你把食鹽溶於水,食鹽是食鹽,水是水,兩者是獨立的,只是變成食鹽溶液了,是混合物。可以理解成,該種物質只是單純的變溼了而已。
化學變化。溶於吸收的水,理解成該物質與水反應,生成了水合物,水合該物質融為一體了,最後形成的是純淨物。這不是單純的變溼,這已經不是該種物質了。
易潮解的物質潮解是較為常見的食品問題,會影響食品的品質甚至使其產生變質、腐敗並使食品的貨架期縮短。紅糖、白糖、食鹽、牛奶、酸奶、奶粉、豆漿粉、咖啡、茶粉、雞精、餅乾、瓜子、堅果等食品均有可能因潮解而影響產品品質。
吸潮或潮解的特性是因為食品自身的吸水性強,易溶於水,當處於高溼度的環境中時,此類食品就會吸收水分,出現潮解現象。
化學上,潮解經常讓試劑變質,一是單純潮解,如硝酸錳水合物潮解後得到硝酸錳溶液,二是潮解時伴隨反應,如高氯酸亞鐵在潮解的時候就會迅速和氧反應,產生鐵(III)的鹼式高氯酸鹽。為了防止潮解,需要將這類試劑密封乾燥保存,必要時放入乾燥器,以變色矽膠作為水的指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