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2020-12-06 刁博

太陽能夠發光發熱是因為太陽上進行著熱核反應。熱核反應肯定不符合經典化學反應的定義。

我在初中剛學習化學的時候,化學老師講了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說有新物質生成就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就是物理變化。那個時候我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原子彈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嗎?當時就把老師問懵了。後來高中時我又問物理老師核裂變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老師也是有點懵。因為按照中學階段的定義,物理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而教科書上又白紙黑字的寫著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或離子。核反應過程中有新的物質生成,同時變化過程中的最小微粒是比原子還要小的核子。這樣從兩個不同角度對同一個問題下的定義就有了矛盾。

有新物質生成,可以看做是在宏觀尺度上給化學變化下的定義,深入到微觀領域又可以給化學變化下一個新的定義:化學變化是核外電子的轉移產生新分子的過程。從不同角度、不同尺度上對化學反應下的定義不會一樣,這就有可能導致同一個變化在這個尺度上符合化學變化的定義,到了另一個尺度就不符合化學變化的定義。

其實在微觀領域,物理和化學的界限非常的模糊。哪是物理哪是化學沒必要劃一個界限進行嚴格區分,在原子以下的尺度上早就有了核化學這一門學科,並且核物理和核化學兩個學科是緊密聯繫交織在一起的。核反應到底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這種問題在我看來沒有多少意義。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種,有的是物理變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學變化造成的。物理or化學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衝擊力比較大,衝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這一過程是物理變化,只是石頭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 《化學提高》潮解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呢
    潮解屬於物理變化,要注意的是,形成溶液的潮解屬於物理變化,形成水合物的潮解屬於化學變化。潮解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1.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2.物質的外形和狀態發生了改變。化學變化:1.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本質特徵)2.伴隨現象: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 。
  • 解讀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和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是化學中的兩組重要概念,伴隨著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兩組概念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物理變化:變化時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變化時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依據變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質」這一本質特徵,可以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是判斷化學變化的唯一依據。
  • 中考化學命題點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必看!
    【方法歸納】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看是否生成其 他物質,而不能看現象作為判斷依據.例如化學變化中常伴隨有發光、放熱、變色、產生氣體、生 成 沉 澱 等 現 象,但 物 理 變 化 中也可能伴隨有這些現象
  • 直擊中考: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恩怨情仇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是物質的基本變化,也是初中化學必考的內容。每年的中考題都會涉及區分化學與物理變化的題目,這類題目的考察的目的很明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那麼怎麼區分呢?你只要記住:物理變化是花瓶,只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真實的內涵;而化學變化最重要的是有內涵(新物質生成),當然大多化學反應也有華麗的外表。那麼能從外表區分它們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區分它們只能看它們的內涵。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一起來探究下。例1.
  • 高考化學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高考化學考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019-05-13 11:02:13 來源:網絡資源
  • 【英文兒童科普】---98、​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孩子們的化學課堂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孩子們的化學課堂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往期回看在化學上 大部分變化被分成兩類:In chemistry, most changes are divided intotwo categories: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physical changes and chemical changes物理變化會A physical change is something that
  • 秋天的葉子,變黃變紅到底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秋天的葉子,變黃變紅到底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類胡蘿蔔素相對於葉綠素而言較為穩定,不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當秋天的葉綠素的含量下降後,類胡蘿蔔素所佔比例就相應增加了,從而使葉片顯現出黃色。花青素花青素擁有一個大家庭,自然界中大概有300多兄弟姐妹。平時我們看到的五顏六色的花卉、果蔬等,都與花青素積累有關。
  • 必看:教你如何正確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概念: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直接表現出來的性質。2、實例:在通常狀態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3、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等。概念: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鐵在潮溼的空氣中生成鐵鏽,銅能在潮溼的空氣中生成銅綠。化學性質只能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 化學中物質的變化與化學鍵的變化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鍵按照其成鍵微粒和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為離子鍵和共價鍵。那麼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伴隨著怎樣的化學鍵變化,是不是化學鍵被破壞就一發生了化學變化?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分享。
  • 中考化學考點全析全練知識點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物質的變化及性質(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① 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② 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乾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① 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 用英語表達初中化學知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nges
    我們知道,理解、區別化學與物理變化是化學學科的學習基礎。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比如:水低溫下會結冰;水燒開後,壺嘴會有白色的水蒸氣出現。手持一個盤子懸在壺嘴上方,片刻後觀察會發現表面有水珠凝結。這是水的三態轉換,液體水,固體冰和氣體 — 水蒸氣。這三種狀態是可以互相轉變的。
  • 化學的定義、變化和內容
    我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化學發展簡史》中提出「化學是研究物質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變化規律及變化過程中的能量關係的科學。」我國化學哲學家廖正衡先生提出:「化學主要是研究物質的分子轉變規律的科學。」化學中心在「化」。「化」新華字典中解釋為性質狀態或情形和以前不同。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天體、四季、動植物變化規律。
  • 高一化學,物質及其化學變化專題講解
    本節通過習題的方式來讓大家熟悉高一化學的物質及其化學變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選擇題1.中華民族的發明創造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我國古代發明中,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選擇題答案解析:A.打磨磁石制指南針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故選擇A;B.燒結粘土製陶瓷有新物質生成,矽鋁酸鹽生成,屬於化學變化;C.溼法煉銅有新物質銅生成,將銅從化合物中還原出來
  • 2020年中考題—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彙編
    赤鐵礦用於煉鐵4.(2020甘肅省)下列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5.(2020廣東省)下列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食物腐敗14.(2020鹽城市)下列變化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 鋼鐵生鏽 B. 葡萄釀酒 C. 火藥爆炸 D. 乾冰升華15.(2020青海省)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 青稞釀酒 B. 滴水成冰 C. 鐵釘生鏽 D.
  • 做好複習,了解英語,物理,化學三科題型與分值具體變化情況
    中考在改革,安徽2017年實行全科開考,老師們對全科開考還持懷疑態度,隨著時間推移,全科開考已經真正的實施,2020年學生的生物,地理,信息技術,考核的分數計入中考總分,2020年中考信息再發力,中考的物理分數有90分降為70分,化學的60分降為40分,英語的150分降為120分。
  • 2021年中考化學備考之路: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讓你化學贏在起跑線
    【比較】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於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判斷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是有新物質生成。
  • 2020年中考化學《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考點高頻易錯題集
    D.不加熱就能發生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分析】物理變化中沒有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中一定存在物理變化。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 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物質的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通常是物質的形狀、狀態發生變化。(2)化學變化: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變化中常伴隨有放熱、發光、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現象。
  • 核反應是化學反應嗎?分子和原子認知上的七個誤區!
    誤區二: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粒解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物質的化學性質是由構成它們的微粒的化學性質決定的。因此,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不僅有分子,還有原子和離子。誤區三:分子也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解析: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熔點、沸點、密度、硬度等都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現出來的屬性,並不是單個分子所能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