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下長江黃河源區生態惡化之「殤」
另據統計,過去40年裡,在長江、黃河源區植被生長季節中,氣溫變化率分別為每10年升高0.15℃和0.16℃,而降水的變化趨勢則大致以每年0.67毫米的速率遞減。「宏觀而言,植被生長季節的這種氣候變化態勢顯然是不利於高寒草地植被生長的。」王根緒說。
-
黃河源區氣候水文和植被覆蓋變化及面臨問題的對策建議
黃河源區是黃河流域最重要的產流區、水源區及生態涵養地,素有「黃河水塔」之稱,對流域中下遊地區和我國北方的農業生產、用水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日趨頻繁的人類活動影響下,黃河源區的區域氣候、水分循環特徵以及植被覆蓋條件在近年來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進而可以對中下遊地區的水資源安全、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黃河流域水循環
流域徑流量的減少除與大尺度的氣候變暖有關外,區域尺度的植被覆蓋變化和人類用水量(如農業灌溉)的增加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不同子流域,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徑流變化的作用不同:在黃河上遊,氣候變化的影響佔主導地位;在中下遊,人類活動的影響甚至與氣候變化作用旗鼓相當。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
近20年的研究表明,天氣氣候的形成和變化,尤其是氣候變化並不僅僅是大氣運動所產生的,它們是氣候系統(包括大氣、海洋、地圈和生物圈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所引起的全球增暖尤為世人所關注,而太陽是大氣和海洋運動的根本能量源,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天氣氣候變化也必然受到關注。 太陽同樣也處於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地球上的某些天氣氣候變化又明顯地反映出它們可能與太陽活動有一定的關係。
-
從五行和太陽黑子活動來看今年易出現南澇北旱
從五運六氣來看,2002年,2008年和2014年來看上半年屬於少陰君火,氣候偏熱,下半年屬於陽明燥金,氣候偏涼、偏燥,而2020年的氣候基本規律也是一樣的,因此,這裡選擇了這三年做為探索對象;另一方面從太陽黑子活動來看,2002年正處在太陽黑子高峰時候
-
太陽黑子和厄爾尼諾
東亞和南亞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區,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南亞的印度,現在也在經受著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南離印度洋也很近,夏季我國東部、東南部沿海地區盛行東南季風;西南部地區則受到來自熱帶洋面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吹拂,季風氣候特別顯著,夏季降水豐沛!
-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當然氣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形成氣候的各個要素,如氣溫、降水、光照、熱量等,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簡單來說地球氣候主要存在著氣溫上的「冷暖」變化,以及降水上的「乾濕」變化。太陽黑子導致氣候發生「冷暖乾濕」變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球自身的周期性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包括地球之外的宇宙因素的影響。
-
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黃河源區凍土變化的水文效應」在蘭啟動
9月16日,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金會軍研究員主持的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黃河源區凍土變化的水文效應」在蘭州啟動。該項目將就「黃河源區氣候、凍土、水資源現狀及變化趨勢如何;如何系統揭示凍土變化過程中冰水相變的產匯流機制;如何科學評估凍土變化對黃河源區水文過程及水資源量及其時空分配的影響」等問題進行研究。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太陽活動與全球氣溫變化有一定相關性 在太陽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太陽黑子,它有明顯的11年周期性變化。目前,有關太陽黑子數與地球上天氣、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已有一些研究,並表明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太陽活動與全球氣溫變化有一定相關性 在太陽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太陽黑子,它有明顯的11年周期性變化。目前,有關太陽黑子數與地球上天氣、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已有一些研究,並表明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黑子是顏色略暗於日面的暗斑,它的溫度略低於日面溫度(約6000℃),但其他日面擾動現象與太陽黑子大體是同步變化的,如耀斑(或稱太陽爆發)與日弭等現象,大都發生在太陽黑子高值期。耀斑溫度可以高達幾百萬度,太陽的微粒輻射突然加強。微粒流主要包含質子、中子以及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人們把這些微粒流統稱為太陽風。 太陽擾動可以引起地球上的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
-
黃河流域氣候及水資源變化現狀及預估
本文通過分析近半個世紀以來黃河流域氣候水文的變化,揭示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水資源影響的事實,從水資源現狀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所存在的問題,最後給出了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亟待進行研究的基礎科學問題。
-
太陽黑子活動影響地球氣候
英國研究人員證實,太陽黑子周期活動規律性影響地球氣候。在太陽黑子非活躍時期,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常遭遇極端天氣。研究結果10日刊登於英國《自然-地學》雜誌。先前研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經歷黑子數量由極大到極小的活動峰年與谷年,其活躍程度與地球氣候存在關聯,但證實兩者間明確聯繫存在困難。
-
【中國科學報】黑子活動減弱 太陽越變越「冷靜」?
季海生說,「黑子的出現與太陽磁場相關,之所以出現目前這種狀況,很可能是太陽內部『發電機』發生了變化。」 極小期可能來臨 科學界普遍預測,太陽黑子活動可能將迎來極小期。 極小期是太陽黑子活動異常減弱的神秘階段,至今人們已知的最著名的太陽黑子活動極小期就是蒙德極小期。
-
太陽黑子活動可用於預測洪災
太陽黑子研究可幫助預防東非疫情。(圖片提供:Curt Stager, Paul Smith's College) 本報訊 一支由來自英美5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證實,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可以用於預測東非的暴雨、洪災以及隨後引發的疫情。這些結果向利用古氣候分析預測未來環境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8月7日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
-
太陽黑子活動變化之我見
翻出以前他拍的太陽黑子活動照片進行了對比,這是今年六月初拍下的黑子活動。對比很明顯,太陽黑子的活動範圍明顯的加大加深了從四月到十一月,不長的時間裡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之大還是挺劇烈的。當太陽黑於頻繁爆發時,會引起地球電離層的騷動,使短波通信中斷。當有大群黑子出現的時候,地球上的指南針會亂抖動,不能正確地指示方向;平時很善於識別方向的信鴿會迷路;無線電通訊也會受到嚴重阻礙,甚至會突然中斷一段時間,這些反常現象將會對飛機、輪船和人造衛星的安全航行、還有電視傳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脅。
-
太陽黑子影響人的情緒?
如某市第一醫院神經科,原本是心理門診的淡季,但沒想到前來諮詢的病人比往年明顯增多,而且在諮詢者當中,大部分人反映心情靜不下來,做什麼事情都集中不了精神。該科尚醫師也表示,從醫學角度說,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但同時也跟氣象有關。
-
科研人員就黃河源區凍土特徵退化趨勢開展研究
新華網蘭州2月6日電(記者宋常青)我國科研人員對黃河源區凍土特徵及退化趨勢進行研究發現,這一地區正受到氣候變暖、人類活動等影響的困擾,其中,凍土退化成為促使本區草地退化和生態環境變化進程加快的「加速器」。
-
凍土退化是黃河源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地質原因
> 中新社鄭州三月二十三日電 (史寶銀)記者今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專家通過對黃河源區多年凍土退化引起的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研究發現
-
太陽黑子活動影響挪威「生育者」
在更頻繁太陽活動時期出生的兒童接受了更多太陽輻射的機會,過多的太陽輻射可能影響了他們在成年之後的生育率,太陽輻射的影響似乎有代際傳遞的特性。斯科傑兒沃的科學小組使用了太陽黑子數量的歷史信息,他們將太陽黑子數量作為了衡量太陽輻射水平的指示器,每一個特定的年份對應一份太陽黑子活動的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