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研究可幫助預防東非疫情。(圖片提供:Curt Stager, Paul Smith's College)
本報訊 一支由來自英美5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證實,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可以用於預測東非的暴雨、洪災以及隨後引發的疫情。這些結果向利用古氣候分析預測未來環境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8月7日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
美國紐約保羅·史密斯學院的古氣候學家Curt Stager及其同事研究了過去一個世紀的降水數據,證實這期間東非地區的特大暴雨及洪澇災害恰好發生在太陽黑子活動高峰期前一年。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奈瓦夏湖的歷史數據也表明了這種關係。
Stager等人證明,儘管太陽黑子和降水之間的對應關係在1927年至1968年間逐漸減弱,但是總的說來這種模式在整個20世紀都存在。之前的統計研究出於各種原因曾經摒棄了這種模式。
太陽黑子是由太陽能量的突然增加引起的,它的周期是11年,下一次高峰期預期在2011年至2012年。根據Stager等人的研究,高峰期前一年東非地區將發生暴雨。
研究人員指出,太陽黑子活動影響降水的原因可能有幾個。太陽能量升級會加熱陸地和海洋,迫使溼潤的空氣上升,進而形成降水。厄爾尼諾現象可能也與此有關。
蚊蟲等在溼潤的環境下會大量繁殖,因此暴雨可能預示著各種疾病的大規模暴發。這項研究可以幫助公共衛生官員在疫情暴發前數年就開始採取對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