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3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近期公布:入汛以來,受降雨影響,全國3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1998年以來同期超警河流數量偏多近八成。那麼為什麼今年我國南方多暴雨,而且雨期持續時間這麼久呢?先來看看我國的季風氣候。
東亞和南亞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區,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南亞的印度,現在也在經受著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南離印度洋也很近,夏季我國東部、東南部沿海地區盛行東南季風;西南部地區則受到來自熱帶洋面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吹拂,季風氣候特別顯著,夏季降水豐沛!正常的情況下,夏季風從南到北影響我國的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我國基本風調雨順,但是如果夏季風過強過弱,都會帶來異常的降水!
而今年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暖,已形成新的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受其影響,夏季風異常,因此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天氣形勢複雜,表現為氣溫「前冷後暖」,起伏波動大;降雨「南多北少」,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厄爾尼諾現象異常呢?
厄爾尼諾現象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熱帶海洋洋流與大氣相互作用的產物。
一般在穩定的太陽光照下,地球近地面大氣層不斷的接受來自太陽的輻射,同時又會反射一部分熱量到宇宙中,太陽活動發生時,使得地球氣候系統能量收支平衡被打破,從而導致大氣環流的變化,誘發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
而太陽活動又是怎樣影響到厄爾尼諾呢?太陽活動就是指太陽大氣經常發生的大規模的運動,其最主要的表現是黑子和耀斑,它們的活動周期相同約為11年,太陽活動會產生大量高能帶電粒子,這些粒子直接衝擊地球大氣,使地球近地面大氣層的氣溫發生變化,主要是對流層的氣溫!
太陽活動的影響直接表現為某些地區獲得輻射多或少,這改變了全球的環流形勢,形成了厄爾尼諾的異常!
現在我們基本明白了,太陽黑子影響了太陽輻射,使地球上獲得太陽的能量異常,才導致了信風變弱,由此產生了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發生後,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勢力較弱,暖溼氣流只能在我國南部地區徘徊,無法預期北上,由此帶來南方多發生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常遭受乾旱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