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陽黑子大爆發,地球「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
你知道嗎?從古代開始人類就已經對太陽黑子有過記載,遺憾的是當時,他們只是將看到的太陽黑子理解成某種神靈現象,現在由於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懂得太陽黑子的本質,雖說也有科學家指出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產生的自然現象之一,但人類對於太陽黑子的現象仍舊感到一臉茫然,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什麼是太陽黑子以及太陽黑子發生大爆炸後,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究竟有多深遠?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太陽風暴,我國著名的行星天文學家王思潮曾表示,太陽風暴是一種名為太陽黑子的天文現象,當太陽大氣產生局部爆炸,太陽表面會相繼出現耀斑和黑子,從而形成了太陽風暴,人類用肉眼對它進行觀測時,會認為太陽似乎長出了部分「黑痣」,伴隨著太陽的自轉,這些黑痣會在十幾天內從西面轉到東面,雖說這一現象的運動速度非常慢,但不得不說人類用肉眼觀察的舉動是十分危險的,用肉眼觀察太陽黑子有多危險?要知道太陽表面產生黑子時,陽光將尤其刺眼,人類用肉眼直接觀察,極易被強烈的光線灼傷,因此王思潮介紹了一種較為安全的觀測方法,他指出將墨汁倒入太陽下盛水的塑料盆中,水變黑後,你將看到太陽的倒影中浮現出了太陽黑子,不過這一手法觀測到的太陽黑子明顯較淡
太陽黑子活動通常以11年為一個周期,這一現象的高峰期曾在2000年出現,3年多後,再度活躍的太陽黑子,引發了太陽風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有些反常,因為此次的太陽黑子還導致了高能量的耀斑爆發,上述中新一輪的太陽風暴主要是由太陽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釋放出的氣體和帶電粒子流所致,甚至以每小時約320萬公裡的速度向地球襲來,太陽風暴爆發時,還將影響通訊、威脅衛星、破壞臭氧層,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加大輻射,其實這些輻射量非常低,隨後還有人指出,除一些嬰兒等人群以外,其他人均不會受到直接影響,活躍時的太陽黑子會對地球磁場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它會令地球南北極和赤道的大氣環流呈經向流動,從而造成惡劣的天氣、令氣候轉冷,嚴重時還會對各類電子產品和電器造成損害,當太陽表面有大群黑子出現時,這意味著地球上的指南針也將顫抖不已、出現胡亂抖動的現象,無法為人類指明正確地方向,就連平時非常善於辨識方向的信鴿也會迷路,無線電通訊亦會受到嚴重的阻礙,甚至還會突然失聯一段時間,這些反常現象也將對飛機、輪船和人造衛星的安全航行以及電視傳真等方面造成極大的威脅。
實際上,太陽黑子還會引起地球上的氣候發生變化,畢竟100多年以前,一位瑞士的天文學家就已發現,太陽黑子較多的時候,在乾燥的地球上會出現農業豐收的局面,太陽黑子少的時候,是氣候潮溼、暴雨成災的情勢,還有人統計了一些地區降雨量的變化趨勢後,人類發現每版的變化同樣是每11年後重新上演一遍,並指出這種變化很可能也與黑子數目的增減有關,因為太陽黑子數目增多時,地球上的地震活動頻發,地震次數的多與少,大約也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性,難以置信的就連樹木的生長情況也隨著太陽活動的11年周期產生變化,太陽黑子多的年份裡,樹木的生長過程明顯變快,反之黑子數目少的年份裡,樹木會生長相對較慢,更驚人的是黑子數目的變化甚至還影響了人類的身體,因為有科學家發現人體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的變化也呈現出11年的周期性這一特徵。
倘若人類透過一塊黑色玻璃正視太陽,你會發現光輝璀璨的太陽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這就是太陽黑子,它是太陽表面颳起的風暴,是一個又一個巨大、呈旋渦狀的熾熱氣流,太陽表面的黑子有時的確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然而它的直徑卻大的驚人,至少也有成百上千千米,其實黑子並不黑,雖說它的溫度約為4500℃,比沸騰的鋼水還炙熱得多,但它的確比周圍6000℃的高溫低了1500℃,所以在明亮背景的襯託下,溫度相對較低的太陽黑子就顯得有些臉很黑,或許你會好奇太陽黑子是如何形成?首先我們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6000℃,中心區域的溫度高達15000000℃以上,由於太陽表面的密度很小,僅為水的100億份之一,而太陽中心的密度卻令人們感到驚人,大約是水的110倍,如此看來,太陽內外巨大的溫度和密度差異成功地使得太陽物質產生了大規模運動,而太陽黑子就是太陽物質運動的一種表現,經過長期觀測後人類發現,太陽黑子的數目,反映了太陽物質活動的強與弱,也就是說我們前文中提到的黑子數目的變化具有周期性,大約每隔11年就會出現一次高峰。
因此人類指出太陽物質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環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再加上太陽黑子的大爆發會干擾地球磁場,為航天、通信、導航定位、電網以及現代軍事活動帶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損失,除此之外,黑子大爆發還會使大氣層上方出現的臭氧量激增,要知道臭氧增加意味著它的「食量」將比之前更大,因此它需要吸取更多的太陽熱量,從而使得地球的氣溫、氣壓和大氣環流發生變化,形成惡劣的天氣,對此有科學家表示,「皮一下很開心」的太陽黑子很可能是厄爾尼諾現象等全球性氣候反常的主要原因, 人們知道太陽系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太陽有一個核心區域在不斷地經歷核反應並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太陽核反應的劇烈程度仍然會有所不同,故而太陽黑子活動會呈現出周期性,根據科學家們的長期觀測結果來看,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平均長度是11年,11年裡,太陽黑子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從多到少、再至最後的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除太陽黑子周期以外,太陽磁周期也會影響太陽黑子的數量,太陽磁周期是太陽黑子周期的兩倍,也就是22年,由於太陽磁循環中,太陽黑子的磁場會發生變化,太陽黑子會因分布位置的不同具備不同的磁場,如此看來太陽南北半球的黑子磁場是相反的,倘若北半球的太陽黑子是正的,南半球的太陽黑子是負的,隨著太陽黑子11年周期產生的變化,屆時太陽黑子的磁極也將出現反轉,也就是說11年內如果北半球的太陽黑子為正、南半球為負,11年後北半球的太陽黑子為負、南半球為正,因此人類將太陽活動周期認定為22年,由於太陽黑子數目越多,太陽活動也將更加強烈,黑子數目越少,活動會更加溫和,人類介於太陽黑子數目的減少,其釋放的熱量也會相應減少,地球的氣候或將更冷。
後來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現目前太陽黑子已經消失了4個月之久,對此許多科學家表示地球的「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隨後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拍攝到太陽黑子再次出現的圖像,不久後人類將新發現的距離地球表面約為35000多公裡的太陽黑子命名為noaa2753和2754,要知道太陽黑子的再次出現,預示著新一輪的太陽活動周期即將重新開始,或許小冰期不會如期而至,但航天氣象預報中心已經預測出,2024年太陽黑子活動將出現周期峰值,並於2031年降至最低點,對此,小夥伴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