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熱量曲線圖:全球變暖仍在繼續

2020-12-05 人民網環保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上層海洋(0-2000米)熱含量曲線圖顯示,2014年全球海洋繼續變暖。

人類活動引發了氣候變化,但是仍有許多人否認這一事實,且他們宣稱2014年並不會是太熱的一年。但是近期一系列地表氣溫報告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2014的平均氣溫已創歷史記錄。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2014年到底變暖了多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曲線圖能夠很好地回答此問題。

通常我們所說的全球平均溫度實際上指的是近地面或者海平面上部的氣溫。但是全球氣溫的升高與全球變暖並不是一回事。全球變暖更應該被看作是地球能量系統中所含熱量的增加。當能量傳入空氣中或者從空氣中釋放(這一過程中主要是海洋對能量的釋放與吸收),將引起氣溫的升高或降低。所以面對全球變暖問題,我們真正需要弄清的是地球能量的變化情況,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計算海洋熱含量的變化。

全球0-2000米海洋熱含量變化(圖片來源:NOAA)

全球變暖導致地球熱能系統增加的能量中,有90%以上被存儲在海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繪製的曲線表明,近年來海洋熱含量顯著增加。圖上紅線標識了2014年十月至十二月期間海洋熱含量的變化趨勢,紅線上最後一個數據點甚至超過了原坐標範圍。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約每三個月更新一次這個曲線圖。根據圖中趨勢,我們完全可以說2014年地球的熱能總量是有記載以來最高的,因此也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年份。在該機構網站,我們還可以查詢該曲線圖的更新數據。

當我們回看2014年的曲線圖,以及曾經被打破的那些記錄,在某些時間節點上似乎存在著所謂的全球變暖「暫停」。有些人堅稱自1998年以來全球變暖已經處於停頓之中,或者過去十五年裡全球熱能總量並未出現多大變化。然而,這份最新公布的數據終於為全球變暖的事實蓋棺定論:全球變暖趨勢從未停滯,也沒有發生暫停。(編譯 常旭旻)

相關焦點

  • 海洋溫度變化會改變全球變暖「步調」?
    這是在氣溫升高創紀錄之時,成員國達成的新的創紀錄的全球協議。根據該協定,全球氣溫增幅在2100年將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2℃以內併力爭控制在1.5℃。  未來,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氣候系統所有組成部分發生變化。21世紀全球海洋將繼續變暖。熱量將從海表傳向中深層海洋,並影響海洋環流的變化。
  • 什麼是全球變暖?詳解這種不能再被繼續忽視的危機
    它正越來越劇烈地引起氣候的一系列變化,不僅僅是氣溫的上升,還有極端天氣事件、野生動物數量和棲息地變化、海平面上升等等一系列變化都因為全球變暖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把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當成同義詞,因為所有這些變化都是跟溫室氣體的排放有關,而且,排放還在繼續。
  • 全球變暖引發海洋「災難」—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溫度已上升1°C。近日,兩項研究分別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對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響。
  • 全球變暖使海洋溫度上升,相當於每秒爆炸一顆原子彈!
    ,而海洋吸收了 90% 氣候變化所產生的熱量。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的上升,相當於在過去的 150 年間每秒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海洋吸收了超過 90% 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熱量,相對而言,空氣、地面、冰蓋只吸收了少部分熱量。海洋吸收了極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颶風、颱風盛行。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這個「死亡地帶」就是海洋缺氧區。有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海洋氧氣水平下降了2%。如果繼續不加控制,到2100年氧氣含量可能減少7%,這將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那麼海洋中的氧氣含量為何會減少呢?原因就在於海洋變暖。事實上,溶解氧下降只是海洋變暖造成的諸多後果之一,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海洋正在經歷什麼?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儲存了全球變暖93%的能量,海洋正成為地球的火藥桶
    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90%以上的能量都存儲在海洋當中,海洋是地球系統的儲熱罐,又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演講實錄:今天有幸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洋到底是什麼角色
  • 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平均海洋環流在加速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吳立新院士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發表點評文章,介紹了這一研究成果。 1 為什麼要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的海洋環流?
  • 全球14家單位學者聯合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Trenberth等)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ADVANCES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以News&Views的形式發布了國際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度和鹽度)變化研究報告。新的研究指出:2020年海洋升溫持續——成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報告還指出:海洋「鹹變鹹,淡變淡」的鹽度變化態勢加劇,海水垂向層化持續加強。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海洋浮遊生物向空氣中釋放的硫化物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但海洋酸化卻可能阻礙這一進程。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深處未能倖免,或將影響海洋生態
    熱容是任一物體在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海水的熱容量很大,其巨大的熱容對地球氣候狀況具有重要影響。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球上大量的海水吸收了進入氣候系統的大約93%的熱量。這些巨大的熱量會對海洋產生影響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們探測到南大西洋最深處已經出現變暖趨勢。
  • 全球變暖現象是否已經停止了?
    「全球變暖已經停止」這個說法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2、地表溫度的變化只是全球變暖的一個方面,更多熱量很有可能被海洋吸收目前關於變暖停滯的觀測數據主要集中在全球表面平均溫度的觀測上,從一些數據來看,表面溫度似乎並沒有出現大的增長。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月28日報導,一組中國專家的研究發現,2017年海洋上層2000米的水溫遠遠超過此前最熱的2015年。這一發表在中國《大氣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表明,海洋2017年比2015年升溫的熱量是中國年均發電量的699倍。研究作者成裡京和朱江寫道:「人類活動所導致的長期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 海洋變暖意味著什麼
    海洋變暖意味著什麼——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共同體的命運息息相關。  成裡京:熱含量是一個能量的概念,因為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氣體造成地球系統能量增加,所以我們經常用熱含量這個能量概念來表徵海洋一個體積內的變暖。當然,我們也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溫度,通常溫度的概念是指一個點的溫度,不涉及體積。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海洋中環繞大陸的巨大洋流可被視為地球的循環系統,每一支洋流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總和。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地球正在升溫,現在的陸地和海洋都比1880年開始保存記錄時要溫暖,而且溫度仍在上升。這種溫度上升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具體體現。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1880年至1980年之間,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平均以0.13華氏度(0.07攝氏度)的速度增長。
  • 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加速了洋流活動
    海洋環繞著洋流,每一個洋流流動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的總和,可以認為是地球的循環系統。近25年來,這種潮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這是根據觀測結果與模型相結合的新論文的結論,作者聲稱,從1990年至2013年,每十年約增長15%。
  • 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加速了洋流活動
    海洋環繞著洋流,每一個洋流流動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的總和,可以認為是地球的循環系統。近25年來,這種潮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這是根據觀測結果與模型相結合的新論文的結論,作者聲稱,從1990年至2013年,每十年約增長15%。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寒冷事件」是由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決定的,在不同時間尺度和周期上,氣候會表現出變冷和變暖的不同階段性趨勢。            問:新年伊始,歐美等地出現多年未見的冰雪災害,我國也經歷了大範圍的暴雪嚴寒天氣。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為何冬天變得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