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繞著洋流,每一個洋流流動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的總和,可以認為是地球的循環系統。
近25年來,這種潮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這是根據觀測結果與模型相結合的新論文的結論,作者聲稱,從1990年至2013年,每十年約增長15%。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學家蘇珊·維傑菲爾斯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增長。
如果有實際的加速度,它會影響噴氣流、天氣形態以及海洋深處的熱量。
中國科學院海洋學研究所的海洋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胡志健說,海洋學家懷疑氣候變暖正在影響海洋循環,但迄今為止,觀測還沒有顯示出趨勢。
東亞上遊的庫羅希奧海流看似穩定,沿非洲東海岸流淌的古盧爾海流已經擴大,支離破碎,形成蜿蜒的渦流。
隨著北極的融化減緩其驅動力,海水在北大西洋下沉,大西洋灣流可能會減弱,而海水的上升勢頭則強勁。
然而,目前尚無持續的、直接的測量全世界海流的方法。
相反,團隊將海洋和大氣觀測與計算機模型相結合,以填補空白,製作全球圖片。
這種方法很難用上幾十年的時間:例如新衛星上網時觀測的變化,可能會引起未知的偏差。
因此,團隊結合了五種不同的海洋循環分析,希望他們的不同方法能夠揭示出一種真正的趨勢。
在過去15年中,漂浮物一直在海洋最上層的2000米上上下浮動,測量溫度和鹽度。
通過將這些數據與浮動站自己的電流軌跡相結合,調查人員可以重建整體電流和速度。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人類活動有助於加強這種能力。
例如,在南半球,臭氧消耗和溫室效應改變了大氣循環,將南大洋著名的西風向南移,也許使南半球稍有加強和擴大。
與此同時,通過深入海洋,加速度可以提高深層熱量的儲存速度,減緩陸地上的升溫。
這是第一份全球研究,但世界上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海洋學家們很可能去測試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最強烈的確認來自Argo浮動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最新數據。
不過,能還需要10年的觀察才能確定這一趨勢的真實性,並還會繼續受到全球變暖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