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化

2020-12-08 199IT

2016年成為有氣象數據記錄以來最熱一年,連續打破最高溫的第3個年頭。各種數據、模型、對比照片,主流科學界已經趨向明確地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由人類活動導致。20年以來,過去全球變化2000年氣候團隊(PAGES 2k)以及國際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Past Global Changes, 簡稱PAGES)發布了自公元開始的2000年氣候多源代用數據報告,進步明確20世紀氣候變暖的原因與人類活動有關,為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變率在全球氣候系統變化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過去20多年,在PAGES引領下,過去2000年氣候變化研究獲取了大量的高解析度氣候變化代用資料(proxy data),來自全球22個國家98名科學家的貢獻和分享,2013年該組織發布了綜合501條記錄的開源資料庫,最新版的紀錄已經增加到了690條。不僅為增進對地球系統變化特徵和機制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IPCC評估20世紀全球增暖的歷史地位、理解20世紀增暖的歸因也具有重要影響。

紀元兩千年以來,公元元年-1100年間全球氣候均較為溫暖,1450至19世紀中葉氣溫開始寒冷,20世紀(特別是最後幾十年)的溫暖程度可能已超過過去1300年的任何時期;1880年工業大革命以來至20世紀後三十年,全球氣溫上升的增幅遠遠加快,超出曲棍球曲線預估的幅度。

相關焦點

  • 萬年前人類活動就曾引起氣候變化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不過人類對氣候的影響遠不是最近才開始的,科學家新近發現,早在1.15萬年前,人類活動就曾導致氣候變化,加快地表侵蝕。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海法大學的科學家在荷蘭新一期《全球和行星變化》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分析死海沉積物發現,在新石器革命時期,附近地表侵蝕速度明顯加快,僅用自然因素無法解釋。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長期以來,在由人類導致的環境變化中,人類社會獲益的同時也遭受了重大損失。近二十多年來,與環境相關的疾病引發的科研興趣正在增長,這些疾病主要包括由毒素引發的癌症和生殖失調、與空氣汙染有關的呼吸系統和心臟病等。目前,由大量的人類活動引起的空前的全球環境變化正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寧和健康。 當前有很多對「全球變化」的討論。
  • 研究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扭轉了6500年的全球降溫趨勢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地球的氣候會是怎樣?北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目前已經分析了超過12000年的氣候數據,發現人類活動引起的變暖中斷並逆轉了長期的全球自然冷卻期。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一直在整理各種來源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幾個月前,一個由93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表了一份特別全面的古氣候數據記錄,時間跨度為過去12000年。它包括1319條數據記錄,這些數據來自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洞穴沉積物、珊瑚和冰川冰芯等樣本,從全球679個地點收集。
  • 氣候變化、人類活動,正導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崩潰!
    ,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和來自當地人類活動的壓力相結合,正在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熱帶地區生態系統崩潰。現今發表的這項研究繪製了100多個熱帶雨林和珊瑚礁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地點,如颶風、洪水、熱浪、乾旱和火災。概述了這些非常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如何受到持續的氣候變化、日益極端的天氣和破壞性的當地人類活動的共同威脅。國際研究小組認為,只有採取國際行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扭轉這一趨勢。
  • 全球能量平衡擾動可導致氣候變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廣玉最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從全球能量平衡的角度分析了氣候變化的原因。  「入射的太陽短波輻射與地面射向大氣的長波輻射應該是平衡的,然而由於人類活動,擾亂了這種能量平衡,造成全球溫度隨之上升。」石廣玉說。  自然原因和人類活動共同導致了氣候變化。
  • 魏奉思院士:太陽活動周期性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魏奉思:太陽活動周期性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有人說,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會「感冒」。魏奉思說,爆發超強太陽風暴後,電離層將會遭到嚴重破壞,通信衛星的微波通過電離層後,GPS導航等會混亂,這將給人類出行、生活等造成嚴重影響。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地球氣溫上升的問題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科學界主流意見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是由於進入工業化之後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儘管「人為因素導致氣候變化」已成為結論性判斷,但在空間科學領域,氣候變化是否也與太陽因素有關?
  •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黃河流域水循環
    流域徑流量的減少除與大尺度的氣候變暖有關外,區域尺度的植被覆蓋變化和人類用水量(如農業灌溉)的增加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不同子流域,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徑流變化的作用不同:在黃河上遊,氣候變化的影響佔主導地位;在中下遊,人類活動的影響甚至與氣候變化作用旗鼓相當。
  • 氣候變化衝擊!南極洲冰蓋融化可能與人類活動有「直接聯繫」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南極西部冰層的減少是人類活動與自然氣候周期混合的直接結果。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有「第一個證據」表明人類與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和南極冰層融化有關。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南極冰層的部分融化歸因於周期性的大風和海水變暖。
  • 繪一幅虛擬地圖 打開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的對話框
    《自然》和《自然—地球科學》剛剛發表的兩篇論文,考察了公元元年至今(過去2000年)的氣溫趨勢,發現接近20世紀末的全球氣溫變化速度和區域範圍遠超過去2000年其他時期的氣候波動。專家稱,這種極端氣溫與氣候變化有關,人們應想方設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極端高溫天氣可能會越來越多。那麼,人類的哪些活動對氣候變化影響更大一些?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使夜晚升溫快於白天
    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增加,導致地球以驚人的速度升溫,但它並不是以一種完全均勻的方式進行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使全球各地夜間溫度升高的速度快於白天的溫度,這可能會對環境產生 "重大影響"。雖然我們知道,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一些地區,如北極地區,升溫速度比其他地區快,但對於這種現象如何對白天和夜間溫度產生不同的影響,還沒有人專門去研究過。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變暖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報告分析多起極端現象:人類活動是導致氣候變暖的單一因素
    報告分析多起極端現象:人類活動是導致氣候變暖的單一因素 新加坡《聯合早報》於15日刊發編譯文章稱,過去,人們曾認為,人類活動會造成氣候變暖,間接導致水災、旱災、暴風雨和熱浪的發生率提高,但人類活動並未被認定為導致氣候變暖的單一因素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變暖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人類活動是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人類活動是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6日 16:53 來源:中國政府網 專題:2007全國兩會   2007年3月6日下午3
  • 研究顯示:人類活動影響氣候變化始於工業化早期並致四季不分明
    ,但人類活動是何時開始影響氣候變化的呢?一項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領銜完成的最新成果顯示,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始於工業化早期的19世紀70年代左右,人類活動也使得四季越來越不分明。
  • 「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研究揭示氣候變化情景下洪水導致交通...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全球變化人口與經濟系統風險形成機制及評估研究」項目楊賽霓教授團隊在氣候變化對交通基礎設施影響評估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通過複雜系統、災害系統和交通工程研究方法的緊密結合,將公路網絡這一典型關鍵基礎設施系統作為自然災害的承災體對象,創建了一套能夠動態定量估算大空間尺度上洪水災害導致公路網失效的模型以及路網系統狀態快速估算的分析模型。
  • 過去50年氣候變化90%以上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
    (新華網陳競超攝)  新華網消息6月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做客新華網,就氣候變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以下是訪談摘要。  主持人全球氣候變暖有哪些特點?趨勢是什麼呢?  鄭國光全球變暖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過去100年上升了0.74攝氏度。
  • 氣候變化是如何被發現的?|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人類用了200年的時間,才釐清了氣候變化背後的科學原理,並通過儀器觀測、數據集成、模擬計算深入認識了地球氣候系統。 「誰發現了全球變暖?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個科學團體。他們的成就不僅是積累數據進行計算,而且把數據聯繫在一起。這顯然是一個社會過程。這一過程非常複雜非常重要。」 美國科學史家 Spencer Weart 如是說。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對人類疫病流行影響具有尺度效應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氣候變暖導致人類疫病的發生或傳播。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知彬和挪威奧斯陸大學教授Nils Chr. Stenseth領導的合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疫病流行的影響具有尺度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