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 英媒稱,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與過去氣候發生劇烈和突然變化相關的溫暖的大西洋洋流目前處於至少1600年來的最低活動水平。基於多項科學證據獲得的這一發現對之前作出的該洋流需要數百年時間才會發生災難性衰減的預測提出了質疑。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1日報導,這樣的衰減將讓西歐遭受遠比現在更為極端的冬天,美國東海岸的海平面會出現迅速上升,並且會擾亂至關重要的熱帶地區降雨。這一新研究顯示,該洋流目前的活動水平比公元400年前後減弱了15%,這樣的變化水平是非常驚人的,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是該洋流出現衰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報導稱,被稱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這支洋流攜帶溫暖的海水一路北上,流向北極。它在那裡溫度下降、密度增加並且下沉,然後重新向南流動。但是全球變暖阻礙了海水的冷卻,而北極冰川,尤其是格陵蘭島冰層的融化讓該區域充斥著較低密度的淡水,削弱了Amoc的活動。
    科學家們知道,從2004年開始在海上放置儀器測量Amoc時起,這支洋流的活動速度就已經放慢了。不過現在,兩項新的研究提供了以海洋為基礎的廣泛證據,表明衰減的嚴重程度至少是1600年來未曾有過的,這也是這項新研究所能追溯的最遠的時間。
    其中一項新研究的帶頭人、倫敦大學學院的戴維·索納利博士說:「Amoc是地球氣候系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過去的氣候驟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說,洋流氣候模型沒有再現觀測到的這種減緩,表明Amoc不像想像的那麼穩定。
    報導稱,在上一個冰川期,Amoc的一些重大變化導致冬季氣溫在短短一到三年內發生了5到10攝氏度的變化,對緊鄰大西洋的大陸的氣候產生重大影響。他說:「(洋流)氣候模型沒有預測到未來會出現(Amoc停止活動的情況)——問題是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斷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種爆發點雖然出現的概率相對較低,但影響巨大。」
    該研究的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研究人員利用北卡羅來納州哈特拉斯角附近一個關鍵站點的沉積物巖心來分析Amoc在過去1600年裡的發展變化。沉積物顆粒物較大說明Amoc洋流運動速度較快,而反之亦然。他們還分析了在大西洋中生活的小型海洋生物的外殼,以此來衡量能夠說明Amoc強度的溫度特徵模式。當洋流變弱時,冰島周圍大片區域的海水降溫,因為被送到北方的溫暖海水減少,而美國東海岸的海水則更加溫暖。
    另一項研究的結果也發表在《自然》周刊上,該研究也使用了溫度特徵模式,但通過收集到的最近120年左右的溫度數據來對該模式進行評估。
    兩項研究都發現,Amoc如今比1600年前衰減了大約15%。從事第二項研究的團隊成員之一、馬德裡大學學者亞歷山大·魯濱遜說:「如果不迅速阻止全球變暖的勢頭,我們必會看到大西洋翻轉環流進一步長期放緩。」
    報導稱,2004年的災難片《後天》設想了Amoc迅速停止運動並導致毀滅性冰凍的場景。電影中描述的基本科學原理是正確的,索納利說:「顯然,電影有誇大的成分——變化在短短幾天或幾周內發生,而且極端得多。但的確,Amoc在過去非常迅速地出現了衰減,而且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深層寒流和表層暖流的回流往復形成了大西洋洋流循環(英國《自然》周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