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研究稱若海平面持續上升 美國海岸線將因洪水頻發而無法居住

2020-12-0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英媒稱,一項新研究警告,逐漸升高的潮水將「徹底改變21世紀的海岸線」,如果海平面上升趨勢得不到遏制,美國人原本一生中難得看到一次的大洪水可能會成為美國絕大多數海岸線上「每天都會發生的現象」。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6日報導,這項研究發現,火奴魯魯、紐奧良和邁阿密等大城市將越來越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推動的潮位升高和暴風雨增強等現象影響。海灘和懸崖遭侵蝕將加劇這種狀況。

報導稱,該項研究認為,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意味著,到本世紀末,在美國政府、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和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的90%以上的沿岸地點中,目前被認為是一生中難得見到一次即每50年左右發生一次的洪水將成為每天都會來臨的高潮。

這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的研究論文稱,從現在起的30年內,在美國沿海70%以上地方,這些目前罕見的洪水事件每年都將發生。這一前景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巨額損失,並可能威脅到一些沿海社區的生存。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肖恩·維陶謝克說:「如果未來海平面上升導致以前極端而罕見的洪水頻繁發生,那麼,美國沿海一些地方可能會變得無法居住。」

維陶謝克還說,頻繁的洪水造成的破壞將對美國很多沿海地區的可居住性構成威脅——對太平洋中很多低海拔島嶼,已有普遍的相同預測。

報導稱,這篇論文利用了一項對美國沿海200多個驗潮儀的極端水位的分析,並結合了關於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模型。未來海平面上升程度取決於各國通過發電、交通和其他活動向大氣層排放的截熱氣體量。

研究人員發現,海平面上升5到10釐米能使發生洪水的可能性增加一倍,本世紀,美國全國大部分沿海地點發生極端洪水事件的概率每10年就會翻一番。

1880年至今,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大約8英寸,但美國沿海一些地方的海平面上升幅度更大一些。平均而言,即使排放量得到控制,預計海平面到本世紀末至少還會再上升1英尺。(編譯/裘芳)

相關焦點

  • 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水可能使我們的星球損失14.2萬億美元
    隨著溫度和海平面上升, 該研究估計,到 2100年,多達2.87億人可能遭受沿海地區的偶發性洪水襲擊,而如今這一數字為1.71億。超過100萬平方公裡的海岸線也可能遭到破壞-面積幾乎是法國的兩倍。他們說,他們之所以走這條路,是因為洪水或海灘侵蝕最有可能在暴風雨期間發生。他們將所有「一百年一遇」的洪水事件-尤其是強風暴和氣旋造成的破壞性風暴潮和洪水-繪製在世界海岸線上。將這些數據與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海平面上升的預測相結合,作者對海平面的最大上升進行了建模。揚說:「我們正在尋找極端。」
  • 隨著海平面不斷升高,2100年美國城市「幾乎每天」都將遭遇極端洪水
    ,如果海平面繼續以目前的速度上升,到本世紀末,美國沿海城市可能幾乎每天都會經歷「一生一次」的極端洪水事件。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排放已經使地球溫度比前工業時代升高了1攝氏度以上,極地冰蓋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據預測,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至2米,美國研究人員對美國海岸線沿線202個測潮儀測量的極端水位的頻率進行了研究。他們將這些數據與海平面上升的各種模型路徑相結合,以預測未來洪水事件可能增加的速度。
  •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2018-04-26 15:26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新的研究表明,由於受海平面上升和驅動浪帶來的洪水影響,低洼的熱帶島嶼可能在30年內無法居住。
  • 海平面上升威脅是此前估計的三倍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9日發表一項氣候學報告,通過最新結合神經網絡的模型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認為,海平面上升和海岸洪水對全球海岸線的威脅,是此前估計的3倍。一般認為,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了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區社會經濟、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等有著重大影響,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並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海平面上升加劇。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導致維吉尼亞州洪水頻發。圖片來源:MATT MCCLAIN本報訊如果問氣候科學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因海平面上升,2100年義大利威尼斯將失去居住功能
    IPCC於1995年指出:若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按目前速率增加,21世紀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量可能數倍於這個數字,估計每百年的上升值最高為110釐米,最低為31釐米。海平面上升不但會直接淹沒一些地勢較低的地區,而且還將加劇風暴潮、洪澇等災害的威脅,引起海水入侵和地下水位上升,破壞動、植物的生態環境,影響城市和港口功能的發揮等。研究資料表明,假設海平面上升1米,將會使沿海地區5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10億人口和1/3的耕地遭受滅頂之災。威尼斯2100年將失去居住功能?
  • 海平面可能上升82釐米或更高
    科學家們關於全球變暖的很多預測正在發生:平均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野生動物種群和棲息地的變化等。世界各地野火頻發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2019年夏季,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持續燃燒數周,引發全球關注。
  • 地球海岸線重組?海平面上升島嶼消失已開始,我國部分也或被淹沒
    的問題可以說引發了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因為世界主要的發達城市,大部分都是近海地區,海岸線的高度都是相對較低的地帶,然而海平面上升正在衝擊這些地區,並且越來越嚴重。所以如果持續下去,這些百年甚至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都將可能會面臨生存問題,這種趨勢在地球上是越來越明顯了,甚至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海平面的影響。
  • 最新研究:海平面將上升10米 吞沒美國紐約
    據香港《文匯報》10月14日報導,全球變暖後果嚴重,美國及德國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採取減排措施,美國沿岸的邁阿密、紐奧良等城市仍將被海水淹沒。按目前趨勢發展,2000萬沿岸人口將受影響,最大城市紐約也會在2085年前變得無法居住。
  • 專家稱氣候問題迫在眉睫:2100年部分海岸線或上升9米
    近日,來自《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氣候影響,未來80年內,遭受「極端洪水」影響的陸地面積將增加96000平方英裡(250000平方公裡),部分海岸線或將上升9米。 報導稱,該研究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共同研究,研究顯示,洪災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14.2萬億美元(約合99萬億人民幣),佔全球GDP的20%。
  • 專家稱氣候問題迫在眉睫:2100年部分海岸線或上升9米
    近日,來自《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氣候影響,未來80年內,遭受「極端洪水」影響的陸地面積將增加96000平方英裡(250000平方公裡),部分海岸線或將上升9米。報導稱,該研究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共同研究,研究顯示,洪災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14.2萬億美元(約合99萬億人民幣),佔全球GDP的20%。此外,將有大約7700萬人面臨遭受洪水的危險,增加52%,達到2.25億人。
  • 報告稱,由於海平面上升,美國沿海洪災「異常」增加
    去年,美國沿海地區的社區發生了創紀錄的高潮洪水,這是科學家們周二預計到2021年海平面上升趨勢的一部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特別是在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自2000年以來,高潮洪災呈「異常」上升趨勢。
  • 海平面上升可能重塑城市布局
    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Bistra Dilkina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稱,由於海平面上升,同樣的事情在幾十年內可能會在更大範圍內發生。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受災民眾向內陸遷移,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波及整個國家,超出有洪水風險的沿海地區。僅在美國,到2100年就將有1300萬人因海平面上升而被迫遷移。因此,全國各地的城市將努力應對新人口。其影響可能包括就業競爭加劇、房價上漲以及基礎設施網絡面臨更大壓力。
  • 英美海岸線局地或將上升9米,是什麼原因?
    當然這肯定會導致很多人出現往內陸遷徙的情況,因為海岸線上升9米,非常多的大城市都將出現不利於居住的情況,因為攜帶的還有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根據模擬數據顯示,在地球升溫之後,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越來越快,氣候變化也增加了海洋極端事件的頻率。我們通過最新的模型發現,未來百年一遇的極端洪澇事件將因氣候變化而增加10倍。
  • 英美海岸線局地或將上升9米,是什麼原因?
    當然這肯定會導致很多人出現往內陸遷徙的情況,因為海岸線上升9米,非常多的大城市都將出現不利於居住的情況,因為攜帶的還有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這不得不說,如今的氣候問題真的是「迫在眉睫」,應該快速實施《巴黎協議》將全球升溫縮減到最小。
  • 美國宇航局將發射衛星跟蹤海平面上升情況
    ▼ 美國航天局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發射一顆衛星,跟蹤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的影響,並收集數據以改進天氣預報。這顆衛星將繼續美國宇航局長達三十年的工作,記錄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並將為科學家提供比以往從太空中更精確的海岸線視圖。
  • 研究稱華北平原將因極端高溫天氣而無法居住,是否危言聳聽?
    幾十年後華北平原還適宜居住嗎?近年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經過數值仿真得出結論: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中國的華北平原將因為極端高溫天氣而不宜居住,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多樣,但灌溉農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這一研究成果被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
  • 海平面上升和人類活動致廣東海岸線不斷縮減
    上升的海平面和人為因素 造成海岸侵蝕嚴重 城市吃水或困難  隨著每年3毫米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以及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海岸線正在不斷地縮減。  廣東全省海岸線長達4114公裡,佔全國的12.9%,海域面積4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全省陸地面積的兩倍多。沿海有島嶼1431個,佔全國的22%。
  • 格陵蘭島冰損加快,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地球會怎麼樣?
    例如在2020年的時候,Walhi稱,印尼的蘇門答臘南部已有兩座小島因不斷上升的海平面而消失了,另有四個小島也即將消失所以如今還在持續融化,那麼未來肯定有很多地區將會被淹沒。根據自然雜誌指出,通過研究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減少,從2000年到2100年,千米厚的冰塊將減少約36萬億噸的質量,足以將全球海洋水線提升10釐米。
  • 格陵蘭島冰損加快,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地球會怎麼樣?
    例如在2020年的時候,Walhi稱,印尼的蘇門答臘南部已有兩座小島因不斷上升的海平面而消失了,另有四個小島也即將消失,其中Betet和Gundul島都已分別在海平面一米和三米之下。所以如今還在持續融化,那麼未來肯定有很多地區將會被淹沒。根據自然雜誌指出,通過研究科學家們也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