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科學家為地球歷史劃分新篇章

2020-12-01 大眾網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英媒稱,地球的官方歷史有了新篇章。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8日報導,地質學家將過去的4200年劃分為地球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期,將其稱為梅加拉亞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誌是一場大旱災,這場旱災摧毀了全球範圍內的許多文明。國際年代地層表——描繪地球歷史時間線的著名圖表——將被更新。

報導稱,不過應該說,科學界對引進這種變化的方式感到有些不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自六年前一篇學術論文首次提出梅加拉亞期這一理念以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還不夠充分。

地質學家將地球46億年的歷史分割成幾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都對應著地球上的重大事件——比如大陸出現分裂,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甚至是出現特定種類的動物和植物。

報導稱,人們現在生活在所謂的「全新世」時代,這個地質年代從1.17萬年前開始——當時一場戲劇性的變暖使人們走出了上一個冰河時期。但根據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說法,「全新世」本身還可以進一步細分。

國際地層委員會提出,「全新世」可以分成上、中、下三個階段,這些階段都記錄了重大的氣候事件。梅加拉亞期是最年輕的階段,從4200年前一直持續到現在,標誌這個時期開始的是一場全球大旱,這場旱災的影響持續了兩個世紀,嚴重破壞了埃及、希臘、敘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河谷和長江流域的文明,它很可能是由海洋和大氣環流的變化所引發的。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秘書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地質學教授斯坦利·芬尼說,在地球的眾多地質年代中,梅加拉亞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個時期的開始恰逢由全球氣候事件所引發的全球文化變遷。

「全新世」的中間階段是從8300年前到4200年前,這個階段將被稱為Northgrippian。這個時期的開始伴隨著突然降溫,原因是加拿大冰川融化產生的大量淡水流入北大西洋並擾亂了洋流。「全新世」最早的階段——從冰河時期結束開始——將被稱為Greenlandian(格陵蘭期)。

報導稱,要獲得分類,一般來說某個地質時期必須反映出某些影響遍及全球的事件,並且與某種清晰明確的巖石或沉積物類型聯繫在一起。6600萬年前地球從白堊紀轉換到古近紀的時候,銥元素沉積物中的痕跡代表了這種「金釘子」,它散布在毀滅恐龍的小行星遍布於整個地球的碎片中。對梅加拉亞期來說,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毛姆盧洞穴的石筍裡的氧原子同位素是這個地質年代的標誌。

推薦閱讀

  • 司法部20日公布《司法鑑定執業活動投訴處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針對投訴處理實踐反映出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作出相應規定,促進鑑定活動的規範和鑑定質量的提升。[詳細]

  • 司法部20日公布《司法鑑定執業活動投訴處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針對投訴處理實踐反映出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作出相應規定,促進鑑定活動的規範和鑑定質量的提升。[詳細]

  • 近日,被海澱法院拘留的被執行人蔡某,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即使是交了執行案款,也可能會被拘留。[詳細]

  • 上半年杭州GDP增長7.6%。嚴華英)7月20日下午,杭州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杭州調查隊聯合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杭州市經濟運行情況。[詳細]

  • 伊朗中部一石油倉庫發生爆炸。致1人受傷2人失蹤海外網7月20日電。[詳細]

  • 2018年薩列馬歌劇節19日在位於愛沙尼亞薩列馬島的庫雷薩雷拉開帷幕,中國上海歌劇院藝術家與來自俄羅斯、法國的藝術家合作推出開幕演出歌劇《卡門》受到觀眾歡迎。一同觀看演出的愛沙尼亞外交部長米克塞爾和文化部長薩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均表示,這樣的...[詳細]

相關焦點

  • 英媒:科學家計劃編纂全球通用的地球物種名錄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計劃創建首個普遍認可的地球物種名錄,這有望結束數百年來圍繞如何對世界生物資料庫進行分類的分歧和混亂局面。結果是,環境保護組織、各國政府和科學家通常使用不同的哺乳動物、真菌和其他生物名錄,這些名錄的分類描述不一。 例如,科學證據顯示,非洲象可能存在兩個物種——森林象和草原象。然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主要環境保護組織卻只承認一個物種。
  • 英媒:大氣甲烷濃度創歷史新高 成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嚴重威脅
    參考消息網4月18日報導英媒稱,全球甲烷濃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此前,這種強大溫室氣體的年度增長几乎創造新的紀錄。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13日報導,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收集的初步數據,2019年地球大氣中的甲烷濃度接近10億分之1875,高於上一年的10億分之1866。報導稱,如果這一數據在今年晚些時候得到證實,那麼2019年將是20多年來甲烷含量增幅第二高的年份。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從1983年開始收集全球甲烷數據。
  • 英媒:科學家首次繪出「宇宙路線圖」 歷時10年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系之間的路徑。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4日報導,由恆星、行星和小行星構成的、擁有10萬萬億個恆星的波瀾壯闊的本超星系團圖景綿延5億光年,被命名為「蘭天」,夏威夷語意為「無盡的天堂」。  這一驚人的發現向人們展示出我們的家園——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正位於這一廣袤的宇宙網絡的邊緣。  這幅壯闊的路線圖看似密度很大,實則不然。
  •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2019-05-02 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5月2日電 據外媒2日報導,研究發現,科學家在測試河流中的化學品時
  • 英媒:地球若沒有人類 北歐將是哺乳動物的天堂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英媒稱,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現在北歐大部分地區也許是狼、駝鹿、熊和大象等生物的家園。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1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如果沒有人類破壞生態系統,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應該類似於非洲塞倫蓋蒂平原。
  • 英媒:化學風化可緩解氣候變化影響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發現,化學風化過程的發生速度有可能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進而有可能抵消當前和未來的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變化的部分影響。化學風化指二氧化碳分解巖石,然後被封存在沉積物中。
  • 英媒:地球如果停轉或倒轉會怎樣?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如果地球徹底停轉,數十億人將在幾秒內死亡。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8月9日報導,首先發生的是無數人以幾乎兩倍於音速的速度撞到牆上和建築物上,變成肉醬。赤道地區的轉動速度為每小時向東1000英裡(約合1610公裡),但越往兩極速度越慢。
  • 英媒:科學家揭開星際來客「奧陌陌」形成謎團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英媒稱,據研究人員稱,從其他恆星系造訪我們太陽系、名為「奧陌陌」的雪茄狀星際天體可能是一個被其母恆星撕裂的較大天體的殘餘。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3日報導,這顆2017年衝入我們太陽系的暗紅色天體一直令科學家感到困惑。「奧陌陌」在夏威夷土著語言中意為來自遠方的信使。報導稱,其怪異之處包括缺乏彗星在變熱之際通常會釋放出的氣體和塵埃。
  • 英媒:科學家探測到已知最大黑洞 距離地球近90億光年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 英媒稱,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又發現四對黑洞,其中包括迄今為止最大的黑洞。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一直在監測引力波。LIGO宣布又發現四個時空的漣漪,這些時空漣漪是在一對黑洞圍繞彼此旋轉靠近和撞擊過程中產生的。
  • 英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小黑洞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比原先認為有可能存在的最小黑洞更小一些的新類型黑洞。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黑洞的質量必須至少是太陽的5倍。然而,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是太陽3.3倍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銀河系中已知的最小黑洞。
  • 英媒:NASA敲定靈神星探測計劃 擬2022年底前發射探測器
    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準備執行一項飛行任務,希望此任務將有助於了解一顆疑似某被毀行星內核殘骸的小行星。不同於其他石質或冰質天體,直徑約為150英裡(約合241公裡)的靈神星似乎主要由鎳和鐵構成,與地核中存在的元素相同。通過研究這顆小行星,科學家們希望能一窺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歷史。當時,大規模的撞擊——比如科學家認為創造了地球的那次撞擊——十分常見。利用伽馬射線和中子能譜儀等大量儀器,靈神星探測器還將獲取該小行星成分和電磁場的精確讀數。
  • 英媒:過去10年大西洋溫度為近3000年來最高水平
    英媒稱,利用加拿大上北極地區鋸齒湖湖底沉積物的獨特屬性,氣候科學家們將大西洋海面溫度記錄的時間跨度從100年左右延長到2900年,而記錄顯示這段時期內的最暖時間段是過去10年。通過測量不同沉積層的鈦含量,科學家可以估算出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溫度和氣壓。論文作者們說,新近延長了時間跨度的記錄顯示,最冷的溫度出現在大約公元1400年至1600年之間,最暖時間段在剛剛過去的10年。弗蘭克斯還說:「我們獨特的數據集首次重現了跨越3000年的大西洋海面溫度,這將使氣候學家得以更深入了解大西洋的習性在長期內逐漸變化的方式。」
  • 英媒盤點2020年宇宙及古生物重大發現
    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年度回顧:2020年的這些科學論斷一旦確證將是重大新聞》的報導稱,2020年,有關宇宙和地球上古生物的發現引起科學家和公眾的濃厚興趣。但這些重大論斷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在科學教科書裡取得一席之地。英媒總結了六大相關新發現。
  • 英媒:生物專家在印尼發現全球最大蜜蜂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 英媒稱,過去數十年被認為已經消失的巨型蜜蜂,再次被人發現。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2日報導,野外生物專家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印尼小島上發現該巨型蜜蜂,它的身體長度與成年人拇指相若。經過數天的搜索,野外生物專家發現一隻雌性巨型蜜蜂,並進行了拍照及錄像。
  • 英媒:"哈勃"照片展現罕見木星細節 "大紅斑"縮小變圓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新拍攝的圖像中,木星被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細節。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9日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照片是從木星正對著太陽和地球的角度來觀察這顆氣態巨行星的。
  • 英媒:「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英媒: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世界許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在關注美國要出臺什麼疫情復甦刺激計劃。但對於世界各國的長期健康來說,近來最重要的經濟新聞可能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多黎各和月球。
  •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都無法抵禦新冠病毒,在人類面臨新冠的死亡威脅,尋求疫苗以及治癒的方法時,英國《新科學家》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都無法抵禦新冠病毒,在人類面臨新冠的死亡威脅,尋求疫苗以及治癒的方法時,英國《新科學家》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 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
    原標題: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有關昆蟲數量的首份全球性科學綜述說,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走向滅絕之路,這可能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
  • 英媒:全球海洋最深處發現「吃油」細菌
    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 英媒稱,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是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科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獨特的「吃油」細菌。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12日報導,類似的細菌以前就已經被發現,甚至曾被用來幫助處理洩漏的石油,比如2010年「深水地平線」災難留下的浮油。但此次的新研究顯示,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這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