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科學家首次繪出「宇宙路線圖」 歷時10年

2021-02-08 搜狐網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系之間的路徑。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4日報導,由恆星、行星和小行星構成的、擁有10萬萬億個恆星的波瀾壯闊的本超星系團圖景綿延5億光年,被命名為「蘭天」,夏威夷語意為「無盡的天堂」。

  這一驚人的發現向人們展示出我們的家園——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正位於這一廣袤的宇宙網絡的邊緣。

  這幅壯闊的路線圖看似密度很大,實則不然。在每個光亮之間,都是無盡的黑暗,是幾百光年的虛空。

  人類描繪本超星系團「蘭天」尚屬首次,這幅圖景顯示了沿著閃光路徑、呈現發散狀的星系在茫茫宇宙中運行時是如何受重力牽引聚合的。

  一直以來,科學界就深知,星系並非隨意散布於宇宙深空中,而是以星團的形式聚合在一起。宇宙中的星團交織在一起便形成了蔚為壯觀的超星系團,如前面所提到的「蘭天」。

  為了讓你對「蘭天」的大小有個基本概念,請想像,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太陽則是銀河系中數十億顆恆星中的一個。我們的銀河系是「蘭天」約10萬個星系中的普通一員,並無任何與眾不同之處。

  即便這璀璨奪目的「蘭天」是如此之浩大,也只是我們肉眼可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已。在「蘭天」中,星系向著一個中央區域流動,這一區域叫做巨引源,相當於一個巨大的重力「峽谷」。

  在「蘭天」附近,還有其他四個超星系團,分別名為「沙普利」、「武仙座」、「后髮座」以及「英仙座-雙魚座」。然而我們很難清楚地界定鄰近超星系團的起止點。

  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布倫特·塔利博士的帶領下,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對我們周圍星系速度的測算繪製出了「蘭天」的邊界。

  研究人員將星系的運動比作山上或是峽谷中的水流,以此追溯劃定星系向內淨移動區域的外表面。

  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我們認為,超星系團是在這樣一個表面之下的介質,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界定本超星系團、即『蘭天』的範圍。」

http://news.sohu.com/20150317/n409897682.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參考消息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5/0317/707120.shtml report 1106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

相關焦點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這兩個高達2.5萬光年的巨大氣泡被認為是銀河系中心古老氣體爆發的遺蹟。但科學家不知道爆炸的源頭。光外流的原因可能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不斷吞沒物質,或者是恆星在形成過程中大量排放物質。報導稱,在費米泡內部,氣體向外膨脹,其運動改變了光的表面波長。
  • 英媒盤點2020年宇宙及古生物重大發現
    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年度回顧:2020年的這些科學論斷一旦確證將是重大新聞》的報導稱,2020年,有關宇宙和地球上古生物的發現引起科學家和公眾的濃厚興趣。但這些重大論斷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在科學教科書裡取得一席之地。英媒總結了六大相關新發現。
  • 英媒:科學家首次用尖端事件視界望遠鏡嘗試拍攝黑洞邊緣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圍繞黑洞的未解之謎可能終於要被解開了。天文工作者不久將首次嘗試聚焦於這種天體現象的邊緣。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將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來設法了解銀河系核心的黑洞。這個黑洞即「人馬座A*」,其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
  • 英媒:過去10年大西洋溫度為近3000年來最高水平
    英媒稱,利用加拿大上北極地區鋸齒湖湖底沉積物的獨特屬性,氣候科學家們將大西洋海面溫度記錄的時間跨度從100年左右延長到2900年,而記錄顯示這段時期內的最暖時間段是過去10年。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0月14日報導,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氣候系統研究中心的弗朗索瓦·拉普安特和雷蒙德·布拉德利以及魁北克大學的皮埃爾·弗蘭克斯分析了埃爾斯米爾島上鋸齒湖中一年一年積累起來「保存完好的」沉積層,其中含有數百年來巖石風化留下的鈦。通過測量不同沉積層的鈦含量,科學家可以估算出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溫度和氣壓。
  • 英媒:宇宙膨脹速度快於預期 或證明相對論錯誤
    參考消息網6月4日報導 英媒稱,宇宙膨脹的速度比人們之前認為的要快,這一驚人發現可能會使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部分內容面臨考驗,這一理論是宇宙學的支柱,已經承受了一個世紀的挑戰。據路透社6月2日報導,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舉行聯合記者會,宣稱宇宙膨脹的速度比之前預測的快5%至9%。
  • 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 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 英媒:科學家受金剛狼啟發研製出可自愈傳導材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種可自愈材料在被切斷後(左圖)可在室溫條件下逐漸自我修復(右圖)(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 英媒稱,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幾個人在內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透明、可自體癒合、高延展性的傳導材料
  • 英媒:人類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研究表明這種可能性很大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 英媒稱,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牛津大學的三位哲學家對現有的科學文獻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們可能真的是孤獨的。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6日的報導稱,這似乎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安。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
  • 英媒:「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英媒: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世界許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在關注美國要出臺什麼疫情復甦刺激計劃。但對於世界各國的長期健康來說,近來最重要的經濟新聞可能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多黎各和月球。
  • 英媒:人類首次發現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人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比金星距太陽更近的小行星——人們一般認為在其所在區域較難找到小行星。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0日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每151天繞太陽運行一圈,它的飛行軌道位於水星與金星的軌道之間。
  • 英媒:科學家說彗星撞地可能使古人類產生最早的農民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英媒稱,一項新的研究認為,近1.3萬年前,在幼發拉底河畔,一顆彗星帶來了地獄之火吞噬了世界上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但也使得一些倖存者變成早期的農民。現在,一篇新論文表明,它還應該得到另外一項榮譽——它不僅經歷了人類文明首次巨大的進步,也是首個被彗星擊中的定居地。安德魯·穆爾參與了這個遺址最初的挖掘,那是一個最多有幾百人的村莊。他所發現的種子和骨頭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那裡有覓食的碎屑,後來又出現了小麥和黑麥等作物。「這裡變成了農民的村莊,」這位英國考古學家說。
  • 英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小黑洞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比原先認為有可能存在的最小黑洞更小一些的新類型黑洞。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黑洞的質量必須至少是太陽的5倍。然而,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是太陽3.3倍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銀河系中已知的最小黑洞。
  • 科學家繪出了栽培茶樹進化路線圖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茶葉研究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首次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解釋了「龍井43」質優、抗逆的分子本質
  •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2019-05-02 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5月2日電 據外媒2日報導,研究發現,科學家在測試河流中的化學品時
  • 歷時22年建成的超級工程
    來源:芒果TV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國新興行業領域奮鬥者的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第五集《超級工程師》5月27日10:00於芒果TV上線,湖南衛視5月29日17:50播出,獻禮全國兩會。
  • 朝鮮宇宙開發局徽章遭英媒調笑 被指山寨NASA
    朝鮮宇宙開發局徽章遭英媒調笑【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4月2日報導,朝鮮日前公布了朝鮮宇宙開發局(NADA)的徽章。有人指出,該徽章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徽章極其相似,英國媒體指出,朝鮮疑似山寨了美國的設計。
  • 英媒稱NASA規劃星際任務:在太陽系外尋找生命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計劃執行星際任務,要在太陽系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尋找生命。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19日報導,這次任務的名稱尚未確定,而且能讓飛行器飛那麼遠的技術目前尚不存在,不過預計飛行器發射時會恰逢人類首次登月100周年。這次雄心勃勃的任務要求飛行器的速度至少要達到光速的10%。
  • 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宇宙全景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 李學梅)歐洲航天局5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根據此前收集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的珍貴之處在於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經過137億年的漫長旅行才到達地球,對研究人員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