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人類首次發現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人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比金星距太陽更近的小行星——人們一般認為在其所在區域較難找到小行星。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0日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每151天繞太陽運行一圈,它的飛行軌道位於水星與金星的軌道之間。人們最早在2012年就預測存在這類被稱為瓦提拉級的小行星,但此前從未發現任何一顆。

小行星2020 AV2是美國南加州帕洛馬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於1月4日發現的。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觀測中心發出提醒消息後,全世界的觀察者確認並完善了這顆小行星軌道的數據。

報導稱,在地球軌道內的小行星是出了名的難發現,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離太陽非常近。因此,天文學家只能在短暫的黃昏時分才能去尋找此類天體。

根據計算機模擬,瓦提拉級小行星非常罕見,僅佔所謂的近地天體的0.22%。它們很可能誕生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與巖石行星發生一系列近距離接觸後,最終來到水星和金星之間。模擬表明,瓦提拉級小行星通常不會在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停留很長時間——附近天體持續的引力和不均勻的太陽加熱最終會使其中大多數撞向行星或掠過太陽。

相關焦點

  • 又有新發現:一顆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或顛覆學術界的認知
    繼金星發現了佐證極有可能存在厭氧生命物質的磷化氫之後,天文學家們,又突然發現了一顆特殊的小行星,直徑僅僅2公裡,但它的不期而遇,或許會顛覆學術界對於小行星軌道的認知。至少,在此之前,天文學界是從來沒有在金星軌道之內,觀測到或發現過,有比它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 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出現了!直徑2公裡,其結局令人心酸!
    宇宙對人類已經不再遙遠,藉助宇宙飛船,人類見識到了宇宙的真實面目。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金星的大氣層中出現了硫化氫。就在最近,科學家就在金星附近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它的直徑只有兩公裡,但卻顛覆了科學界的認知,引起了諸多爭議,這是什麼原因呢?
  • 離太陽最近小行星
    2020 AV2  圖片來源:《科學》   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在金星軌道內發現了一顆奇怪的小行星——它是預測存在的靠近太陽的小行星群中的第一個成員。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是太陽系初期形成的一些小行星的線索,這些小行星從未得到正確的解釋。 已知的近100萬顆小行星大部分位於火星外的一個小行星帶,並受到木星引力的控制。科學家僅在地球軌道內發現了23顆阿提拉小行星,因為與內行星的相互作用打亂了軌道,這些小行星最終撞向其他行星或太陽。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過去科學家一直以為水星和金星由於離太陽系近,受到太陽風和磁場的作用,是很難捕捉到塵埃粒子,自然也就不會存在塵埃環。可是後來當探測器逐漸靠近水星和金星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的認知完全錯了,水星和金星不僅有塵埃環,而且其規模比地球還要大,這是怎麼回事?水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行星,它表面的溫度非常高,按正常的天體理論,水星附近是不應該存在塵埃環的。
  • 英媒:科學家首次繪出「宇宙路線圖」 歷時10年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系之間的路徑。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4日報導,由恆星、行星和小行星構成的、擁有10萬萬億個恆星的波瀾壯闊的本超星系團圖景綿延5億光年,被命名為「蘭天」,夏威夷語意為「無盡的天堂」。  這一驚人的發現向人們展示出我們的家園——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正位於這一廣袤的宇宙網絡的邊緣。  這幅壯闊的路線圖看似密度很大,實則不然。
  • 金星軌道內驚現一顆小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0日報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科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首顆完全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可能因為與太陽系內行星碰撞而墜入現有軌道。 科學家利用設在美國帕洛馬天文臺的巡天相機「茲維基瞬態觀測設備」發現了這顆小行星,並將其命名為「2020 AV2」。
  • 首次發現目前在太陽系發現運行速度最快的小行星!
    據外媒最新消息,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顆每165個地球日繞太陽一周的小行星。這一消息徹底讓科學家沸騰了!太陽系的秘密似乎正在逐漸揭開那神秘的冰山一角!據探索小組成員說,當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天體,它的軌道幾乎不偏離金星的軌道,這是一項驚人的觀測。這是人類已知的小行星中繞太陽公轉最短的一年。這塊被稱為2019AQ3的天體,可能是太陽系內部一個巨大且幾乎不為人知的群體的一部分。這是小行星2019 AQ3繞日超快軌道。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新發現的光是由氣泡內帶電子或電離的氫氣發出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學家達內什·克裡希納拉奧和同事們在6月3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在線新聞發布會以及5月29日發表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發現。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
  • 英媒:太陽也有聲音 但波長遠遠超出人類聽力範圍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太陽的確會發出聲響,其形式是壓力波。據英國《焦點》月刊文章稱,壓力波從太陽內部深處升起的大團大團熱氣產生的,它們以每小時幾十萬千米甚至更高的速度飄行,最終突破太陽表面。於是,太陽的大氣就像一鍋沸水那樣翻滾。聲波的特點(如速度和振幅)取決於它們所穿越物質的材料,因此它們可用於研究太陽的深部。
  • 英媒:NASA敲定靈神星探測計劃 擬2022年底前發射探測器
    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準備執行一項飛行任務,希望此任務將有助於了解一顆疑似某被毀行星內核殘骸的小行星。該任務的首席研究員、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琳迪·埃爾金斯-坦頓在一份聲明中說:「在過渡到這一新的任務階段後,我們朝揭開靈神星這顆神秘的巨型金屬小行星的秘密邁出了一大步,這對我們意義非凡。」靈神星最初於1852年被發現,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繞太陽運行,被認為是一顆在太陽系形成時被「撞擊逃逸式碰撞」摧毀的原行星留下的殘骸。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至少要比火星節省一半的時間,而且從基本數據來看,金星也要更接近地球,為何我們要捨近求遠的放棄金星,非要將火星當做我們的第二個家園嗎?因為金星上面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人類根本就無法靠近。金星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最內側,因為靠近太陽,所以它的表面溫度高達400-500攝氏度,非常的恐怖。而且,金星的大氣層充滿了溫室氣體,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非常的嚴重,而且時時刻刻都在下著硫酸雨。說起硫酸大家都知道,硫酸具有腐蝕性,即使我們重重防護登上了金星,也很難保證安全,並在金星上開展科研考察行動。
  • 天文學家發現特殊天體,在金星內側運行
    雖然如此,但是因為當時眾多知名天文學家都發現過「金衛一」,這也讓它多年來,一直都是天文學界的未解之謎,並且被多人研究。前段時間,天文學家在多次的觀測中,終於重新發現了「金衛一」的身影,在金星的內側,一個特殊的小天體出現在天文學家的視線中,這個小天體被天文學家稱作「2020 AV2」,它也是多年以來,天文學家首次在金星的內側,發現了圍繞著金星運行的小天體。
  • 英媒盤點2020年宇宙及古生物重大發現
    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年度回顧:2020年的這些科學論斷一旦確證將是重大新聞》的報導稱,2020年,有關宇宙和地球上古生物的發現引起科學家和公眾的濃厚興趣。但這些重大論斷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在科學教科書裡取得一席之地。英媒總結了六大相關新發現。
  • 帕克太陽探測器靠近太陽,發現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一項史無前例的探索太陽的任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空間區域,那裡充滿了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這些驚喜只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首次觀測到的其中一部分,帕克太陽探測器於去年發射升空,是為了與我們最近的恆星近距離接觸和探測。
  • 新發現!科學家首次找到一個特殊天體,其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
    趣味探索訊 雖然太陽系內飛行著成萬上億個小天體,但是科學家發現飛行金星軌道內天體實際上少之又少,因為金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只有0.725個天文單位。 一旦小天體不小掉入金星軌道內側,那麼很容易被太陽引力所捕捉,最後命運可能是被太陽吞噬。
  • 科學家首次發現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自然天體!
    我們知道,太陽系離太陽最近的自然天體是水星,其次是金星。但是一項最新發現可能改變這個格局了!科學家最新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它距離太陽比金星還要近,因此它成為了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自然天體!這張照片就是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 AV2,它比金星離太陽更近。這顆小行星在金星軌道內圍繞太陽公轉,打破了各種記錄。這顆被稱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除了是已知的第一個有這一軌道的小行星外,它是太陽系中除水星外所有已知自然天體中離太陽最近的一個。
  • 如果地球靠近太陽10釐米,會怎麼樣?後果可能人類無法承受
    筆者:龍葵草根據古生物學家長期的考古和研究,發現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在36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地球最早的生命都是簡單的生命體,它們在偶然和必然因素的作用下誕生了。然後又經過幾億年的時間逐漸演化成複雜生物,其中寒武紀時期的物種出現了大爆炸的趨勢,人類至今仍不知道這一事件的起因是什麼。
  • 英媒:科學家揭開星際來客「奧陌陌」形成謎團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英媒稱,據研究人員稱,從其他恆星系造訪我們太陽系、名為「奧陌陌」的雪茄狀星際天體可能是一個被其母恆星撕裂的較大天體的殘餘。他們說,「奧陌陌」星是一顆「活躍的小行星」,由一個被其母恆星撕裂的天體形成,並被彈射進入恆星際空間。這篇新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的張韻說:「大多數行星天體……是由在重力影響下聚結起來的眾多巖石組成的。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漂浮在太空中的沙塔。」這些天體在經過它們的恆星時將受到很多力量的影響。
  • 如果地球靠近太陽一點點會發生什麼?太陽系可能會多一個「金星」
    目前地球的位置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它既有月球和木星作為屏障,又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太陽吸收能量。如果地球靠近太陽一點點會發生什麼?地球是宇宙中最為特殊的一顆星球,因為它在十幾億年前就開始誕生了生命。地球生命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局面,而生命的誕生和地球合適的自然環境是離不開的。放眼整個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上存在液態水,而且是大量的液態水。
  • 金星適合人類居住嗎?大氣層結構比預想的更複雜
    金星快車探測器發現的大氣重力波位於金星表面之上130—140公裡處,科學家認為它們起源於金星大氣層頂端雲層。研究稱數十億年前金星曾適宜生命存活美媒稱,金星毫無疑問是地球有毒的兄弟。儘管兩顆星球的大小和密度相仿,人類鄰居的氣溫卻高到可以融化鉛,那裡的風速是其自轉速度的60倍,大氣壓是地球的90多倍。據報導,一些誘人的線索顯示,數十億年前,金星可能更像是地球的孿生兄弟。除了大小相仿,這兩個星球也是在近距離形成的,暗示構成它們的主體材料相同。主要區別在於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由於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近4100萬公裡,它接受的陽光比地球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