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科學家首次找到一個特殊天體,其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

2021-01-12 騰訊網

趣味探索訊 雖然太陽系內飛行著成萬上億個小天體,但是科學家發現飛行金星軌道內天體實際上少之又少,因為金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只有0.725個天文單位。

一旦小天體不小掉入金星軌道內側,那麼很容易被太陽引力所捕捉,最後命運可能是被太陽吞噬。但是現在,天文學家終於首次在金星內側找到一個特殊小天體,它是有史以來第一個。

2020年1月8日,一張由14張60秒的曝光組成合成圖像顯示,一個新發現的小天體竟然飛到了金星軌道內側,為了使於觀看,科學家用白色箭頭在圖像上進行標識,這14張圖片都由虛擬望遠鏡項目的Elena機器人單元進行遠程採集。

由於該類小天體本身十分罕見,於是它被科學家命名為2020 AV2,然後隨後的觀測讓科學家非常吃驚,因為2020 AV2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

雖然科學家已經對外太空探索了上百年,在太陽系內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小天體,但截止到今天能進入金星內側的小天體僅只發現21個,但它們一部分軌道在金星軌道外側。

不過現在發現的2020 AV2並不只是這樣,顯得非常特殊,因為它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移動。很多科學家稱這是一項重大發現,因為它是有史以來發現第1個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運行的小天體。

小行星研究中心專家在2019年表示,我們共記錄了79.2萬條軌道數據,而這些小行星都以很大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然而要查詢多少個天體在金星軌道內側,我們數據只能返回了21個。

在很多年前,天文學家們曾多次深入地尋找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運行的小天體,結果都無功而返。在2020年1月4日,小行星中心報告稱發現了一個標識為ZTF09k5的物體,初步軌道表明,它可能運行在金星內側,但後來才發現,它只有大部分軌道都在金星內側,並非完全。

對於2020 AV2小行星,一開始科學家也不太確定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而現在在經過多次精確觀測後,才終於確定它的軌道真的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這項新發現對於整個科學界來說,是一個重大新發現。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特殊天體,在金星內側運行
    在太陽系中,金星雖然被稱作地球的「姊妹行星」,但是它卻非常的特殊,在它的周圍竟然不存在天然衛星,這也讓很多天文學家感到不可思議。其實,在300多年前,天文學家是曾經在金星周圍發現過衛星的,當時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在觀測的時候,在金星內側觀測到一個特殊的物體,後來在與其他天文學家交流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也曾觀測過,後來,經過數據分析,「金衛一」被確認了。
  • 金星軌道內驚現一顆小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0日報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科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首顆完全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可能因為與太陽系內行星碰撞而墜入現有軌道。 科學家利用設在美國帕洛馬天文臺的巡天相機「茲維基瞬態觀測設備」發現了這顆小行星,並將其命名為「2020 AV2」。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而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火星,一個是金星,它們都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除了火星和金星之外,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也是科學家非常感舉的一顆行星。科學家在對太陽系各行星進行觀測的時候發現,不少的行星都有塵埃環,地球也有一個非常弱的塵埃環,其實所謂的塵埃環就是由很多非常小的天體碎片組成的圍繞行星運行的圓環帶。
  • 科學家首次發現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自然天體!
    我們知道,太陽系離太陽最近的自然天體是水星,其次是金星。但是一項最新發現可能改變這個格局了!科學家最新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它距離太陽比金星還要近,因此它成為了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自然天體!這張照片就是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 AV2,它比金星離太陽更近。這顆小行星在金星軌道內圍繞太陽公轉,打破了各種記錄。這顆被稱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除了是已知的第一個有這一軌道的小行星外,它是太陽系中除水星外所有已知自然天體中離太陽最近的一個。
  • 嫦五軌道艙正奔向比月亮遠4倍的日地特殊點,之後或遠赴金星
    分析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去探測金星,這是因為日地拉格朗日L1點本身就位於地球軌道的內側,它距離金星的軌道要比地球近了150萬公裡,在這個地方向著太陽方向施加一點推力,它就會在太陽的引力的吸引下奔向內側的金星軌道,只要在它運行到進行軌道時,恰好金星也能運行到附近,那麼它就可以被金星引力捕獲,只要太空飛行器的速度與金星的距離與引力保持合理的幅度內,太空飛行器就可以進入到環繞金星運行的軌道上,完成軌道轉移,執行探索金星的任務
  • ESA-NASA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飛躍金星!逐日而去
    【CNMO新聞】據外媒消息,ESA和NASA的聯合探測器——「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完成了金星飛越,目前正在向太陽前進。 太陽軌道飛行器 太陽軌道飛行器於12月27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39左右完成了首次飛越金星的飛行,但是該探測器上的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研究太陽的主要任務上
  • 天文學家在水星軌道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環
    金星軌道上可能隱藏著一群未知的小行星。藝術家筆下描繪的太陽系若干塵埃環。Mary Pat Hrybyk-Keith最近,天文學家在水星軌道上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神秘塵埃環。這個塵埃環的存在又進一步暗示,在金星的軌道上存在著一群未知的小行星。人們此前只知道,地球和金星軌道上存在有這種塵埃環,這些塵埃因行星引力的影響而聚集在一起。至於水星,人們以為它太小,離太陽又太近,強烈的太陽風和太陽磁場,早就把塵埃清掃得一乾二淨了。
  • 水星軌道上發現的塵環
    兩個塵土飛揚的發現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太陽系內部的理解。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水星與一大堆徘徊的塵埃分享它的超級軌道。另一篇新論文得出結論,一堆尚未被發現的小行星可能在金星附近產生類似的光環。美國宇航局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金星研究和天體物理學家的共同作者馬克庫徹納在一份聲明中說:「並不是每天都能發現太陽系內部的新東西。」 「這在我們附近是正確的。」
  • 在金星上生活?科學家的新發現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太空機構現在都在爭相將其在地球和太空中的儀器轉向地球,以確認是否存在所謂的磷化氫氣體,並調查它是否真的可能來自生物來源。「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膦,我們需要了解它是否確實可以指示生命,」德國加興歐洲南部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萊昂納多·泰斯蒂說。
  • 嫦娥5號的軌道器將先飛向金星,再去木星!
    嫦5的成功月球取樣堪稱完美,而和返回器一起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附近的軌道器並沒有進入地球大氣層燒毀。進入大氣層打水漂返回的其實只有返回器。軌道器本身還在一個狹長的環繞地球的軌道上繞轉,其近地點距離地面只有幾百公裡,但是速度極快,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差不多能飛行11公裡。其遠地點距離地球30萬公裡以上,仍然靠近地月引力平衡點。
  • 中學數學 七年級上冊 行星軌道的發現
    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太陽系裡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6個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人們才藉助天文望遠鏡找到了一個太陽系的新成員,它就是天王星. 自從發現了天王星以後,人們就著手研究這個新行星的軌道.可是,觀察了一個時期以後,卻發現天王星是一個「性格很特別」的行星.因為別的行星都沿著確定的軌道繞太陽運行,而天王星繞太陽運行時,總是偏離它應走的路線.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科學家在火衛二軌道有新發現!火星或和土星一樣,曾存在過火星環
    在太陽系內,存在四顆巖石行星,其中除了地球以外,分別是火星、金星和水星,而在這四顆巖石行星當中,只有地球和火星才存在衛星,金星和水星並不存在衛星。科學家在火衛二軌道上有新發現:火星或曾存在火星環 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中提到,有研究人員在火星第二顆衛星火衛二的軌道中發現存在一些異常現象,即火衛二的運行軌道有些傾斜,這一度曾被天文學家忽視。
  • 每日一圖【宇宙的秘密】軌道共振
    軌道共振是天體力學中的一種效應與現象,是當在軌道上的天體於周期上有簡單(小數值)的整數比時,定期施加的引力影響到對方所產生的
  • 科學新發現,消失的「九號行星」,其軌道或許超越了柯伊伯帶
    近日,科學家公布了一顆軌道奇異的行星,該行星在距離宿主雙星系統336光年遠的軌道上運行,而這是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的軌道,因為這顆行星的運行軌道距離其宿主恆星和星盤很遠。這不由讓科學家想到太陽系「隱形」的「九號行星」。圖註:HD 106906b行星,它繞著336光年遠的雙星系統運動,該行星的運行軌道其宿主恆星和可見的星盤很遠。
  • 我國將探金星?嫦娥五號軌道器已變軌,「嫦娥」「維納斯」或相會!
    上升器在月壤取樣完成後,攜帶月壤樣本容器返回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對接,將樣本容器送入了返回器,之後上升器接收到科學家的指令,以受控落月的狀態降在月球的指定區域中軟著陸,以後它基本上也是永遠停留在那裡了。其實它仍然在地球外太空運行,不過12月20日有消息傳出,嫦娥五號的軌道器正在開始變軌,說明它在進行新的擴展任務,12月21日,嫦娥工程相關負責人宣稱軌道器將前往地月拉格朗日點收集相關軌道數據,為今後的木星土星等相對較為遙遠的天體的探測活動鋪路,不過這項探測活動費不了太多燃料,也有人分析認為之後它很可能被派去探訪金星。
  • 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不,科學家稱這個遙遠天體奇怪的軌道可能會帶來我們一個驚喜!這是一幅藝術家繪製的行星九的插圖,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隱藏在遙遠的太陽系外的假想世界。藝術歸藝術,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些遙遠天體的奇怪的聚集軌道可以在不涉及尚未發現的「第九大行星」的情況下得到解釋。這項研究再次讓科學家沸騰了!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行星正圍繞一顆白矮星運轉的跡象。白矮星具有極高的密度,被認為是中、低質量恆星演化階段的終點。換言之,它們是恆星死亡後留下的殘骸。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  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
  • 英媒:人類首次發現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人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比金星距太陽更近的小行星——人們一般認為在其所在區域較難找到小行星。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0日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每151天繞太陽運行一圈,它的飛行軌道位於水星與金星的軌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