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探金星?嫦娥五號軌道器已變軌,「嫦娥」「維納斯」或相會!

2021-01-17 外星人探秘

嫦娥五號返回艙已經返回地球,裡面承載著1731克的月壤,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計劃已取得圓滿成功,但是嫦娥五號升空的時候重量為8.2噸,最終只有返回艙回到了地球上,它大約只有幾百公斤的重量,剩下的7噸多載荷都去哪裡了呢?

 

我們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上升器四部分構成,帶著月壤樣本返回地球的只有返回器,那麼剩下的三個部分都去哪裡了呢?

先說著陸器,它在帶著上升器降落到月球上之後,就停留在了月球上,至今仍然待在那裡,並且基本就是一直停留在那裡了。

上升器在月壤取樣完成後,攜帶月壤樣本容器返回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對接,將樣本容器送入了返回器,之後上升器接收到科學家的指令,以受控落月的狀態降在月球的指定區域中軟著陸,以後它基本上也是永遠停留在那裡了。

返回器就不用說了,它已經返回地球軌道並將攜帶著月壤樣本的返回艙準確地降落在了內蒙古四子王旗太空飛行器著陸場。

那麼軌道器呢?其實它仍然在地球外太空運行,不過12月20日有消息傳出,嫦娥五號的軌道器正在開始變軌,說明它在進行新的擴展任務,12月21日,嫦娥工程相關負責人宣稱軌道器將前往地月拉格朗日點收集相關軌道數據,為今後的木星土星等相對較為遙遠的天體的探測活動鋪路,不過這項探測活動費不了太多燃料,也有人分析認為之後它很可能被派去探訪金星。

可能很多朋友會很納悶,先前並沒有公布嫦娥五號還有這樣的任務啊!這是因為我國嫦娥五號探月和取樣任務完成得極為完美,先前制定的35項預備故障和意外保障方案一項也沒有實施,因此剩餘了大量的燃料,還可以執行其他任務。嫦娥五號軌道器上共有39臺發動機,分布在艙體的各個位置,目的就是為了調控軌道器以或者整個嫦娥5號的姿態,而在嫦娥五號的整個任務階段,軌道器共經歷了19個飛行階段、8種飛行姿態及5種不同的構型(與著陸器、返回器或上升器在不同階段的組合),整個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這是因為嫦娥五號的發射飛行和變軌都操作得極為完美,根本不需要啟動預備方案修正它的軌道,因此軌道器之中還剩餘了幾百公斤的推進劑,再加上嫦娥五號上有多個專用高清攝像機,其太陽能帆板又能長期供給電能,因此它完全可以再執行一項擴展計劃。那麼為什麼推測它會前往金星呢?就不能留在月球軌道或者前往火星以及小行星等探測嗎?這是因為嫦娥五號來到月球也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即便要拍攝月球表面資料,任務完成的也差不多了,更何況我國之前就發射過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都對月球的情況進行過詳細的探測和拍攝,基本不需要再多做這方面的工作,因此留在月球軌道上就不如前往其他天體進行探測。

而目前我國又有「天問一號」正前往火星,並且將對火星實行繞、落、巡三方面的詳細探測,嫦娥五號若去拍些照片,也沒多大意義。

小行星探測方面,我國也有已經提上日程的針對性的探測計劃,無需嫦娥五號去做這方面的工作,因此度量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只有金星最適合嫦娥五號前去相會。金星是地球的鄰居,距離我們最近時只有3,800萬公裡,比火星最近時還近了1,600多萬公裡,嫦娥五號變軌之後趕去金星,燃料推進劑方面應該足夠,但是如果去木星和土星的話,由於距離遙遠,又需要克服太陽的引力拖曳,未必能夠順利完成。

金星的體積和質量都與我們的地球相似,常被稱為是地球的姊妹星,但是我國至今還未對金星進行過任何近距離的探測,而美俄兩國在幾十年前就進行了多次探測,因此如果我國嫦娥五號變軌前往金星造訪,將是我國首次進行金星探測活動,同時這也將使我國成為首個探測金星的亞洲國家。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目前還沒有官方消息公布,這還都只是推測,嫦五軌道器接下來會做什麼?還是要以官方消息為準。

這裡再講一下金星,它就是傍晚時分常能在西面的天空中看到的明亮的大星,古人稱之為長庚星,有時候它也會在黎明時分出現在東方的天空,稱之為啟明星,主人並不知道它們是一顆星體,因此給它取了兩個名字,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太白金星的化身,而嫦娥是月宮仙子,如果嫦娥五號前往金星探測的話,那也真可說是「嫦娥」造訪「太白金星」了。

金星在西方稱之為「維納斯」,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美麗和愛情女神的象徵,而嫦娥在我國神話中也同樣是美麗和愛情女神的象徵,如果嫦娥五號前去造訪「維納斯」,那毫無疑問也可以說是東西方兩大美人的星際相會了,這兩大女神在東西方歷史上出現的時間都超過了3000年,兩位「女神」的會面也可說是「一見三千年」呢。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軌道器變成太空垃圾?專家:仍有重要任務,類似嫦娥二號
    高難度的月軌無人交會舉世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其中軌道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核心部件,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繞、落、回」三個環節,哪一個都少不了軌道器。尤其是38萬公裡外的月軌自主無人交會對接,軌道器的抱爪式對接結構,屬於世界首創,成就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號稱「太空郵差」的軌道器,因為入軌精度高,減少了很多次原計劃的軌道修正,省下了不少推進劑。專家進行估算之後,認為「太空郵差」還可以繼續作貢獻,即將飛往150萬公裡之遙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為什麼要去日地拉格朗日L1點?
  • 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疑似執行額外任務,極可能準備探測金星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運算來推斷嫦娥5號的任務對象。再加上嫦娥5號軌道器搭載了數款照相設備,那麼完全有能力進行一些地外行星、小行星的視覺探測任務。  實際上將軌道器二次利用進行深空小行星探測,中國也並不是第1次執行了。2012年12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工局發布消息,嫦娥2號衛星在完成探月任務後,其軌道器成功飛抵距離地球約700萬公裡的深空,以10.73公裡每秒的相對速度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並且利用嫦娥2號星載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這是國際上首次對該小行星進行探測。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時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與嫦娥家族的其他成員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 8200 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軌道器攜帶返回器從月球返回
    嫦娥五號軌道器(黃色)攜帶返回器(白色)從月球返回,在地面5000公裡上空分離,返回器返回地球(模擬圖)。圖/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新京報訊(記者倪偉)12月17日凌晨,出發23天的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任務獲得成功。深夜蒼穹中,嫦娥五號的回家之路蘊含著重重威脅:返回器能否準確回到著陸區域上空?降落傘能否準時打開並切斷?在通信的「黑障區」,太空飛行器能否作出自主判斷?最具不確定性的一環,是返回器將兩次進入大氣層,仿佛打了個水漂。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又變軌了,嫦娥五號奔月跟「姐姐們」有何不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牛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自11月24日凌晨發射升空之後,嫦娥五號已於當晚實施了首次中途軌道修正。截至第二次軌道修正,它已在軌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目前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觀察|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出發,燃料富餘動力充沛
    嫦娥5T1軌道器軌道機動就在此時此刻我們還有一顆部署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的探測器,它就是服務嫦娥四號探測器月背中繼通信的鵲橋衛星,目前該探測器已在該點環繞軌道穩定運行兩年以上。綜上所述,中國航天先後對日地拉格朗日L2點、地月拉格朗日L2點實施過三次探測,而今嫦娥五號軌道器對日地拉格朗日L1點的探測又將是一個首次。
  • 嫦娥五號「摘月」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近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對媒體介紹稱,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嫦娥工程整體可分為「探」、「登」、「駐」三大步驟,分別指無人探月、載人登月、長久駐月。我國計劃於今年擇機發射嫦娥工程第三階段——「採樣返回」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全月球影像圖嫦娥二號(由嫦娥一號備份星進行技術改進)於2010年10月1日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6日正式進入月面上空100千米工作軌道,28 日擇機變軌,離月面最近時僅15千米,對月面物體的影像解析度優於1.5米。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專家解答↓↓
    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正式開始持續2天的月面工作。本期《軍視問答》為你講解關於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些知識,一起聽聽!
  • 嫦娥五號發射日期已定,將首次月球起飛採樣
    作為當前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也備受大家關注。 11月17最新消息,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於今天早晨7時40分前後,開始垂直轉運至101發射工位,並計劃於11月24日凌晨擇機發射嫦娥五號。
  • 嫦五軌道艙正奔向比月亮遠4倍的日地特殊點,之後或遠赴金星
    送回月壤樣本之後,嫦娥五號並沒有停下腳步,其軌道艙已經踏上了新的徵程——前往地日拉格朗日L1點。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2月31日稱,嫦娥五號軌道器已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這是它在月壤取樣完成之後的拓展任務,在這裡,它將驗證地球到日地L1
  • 嫦娥五號再次實施制動 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
    【嫦娥五號再次實施制動 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晚20時23分,執行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 後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擇機實施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的分離。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奔月
    來源:北京商報據新華社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將帶回20倍重量的月球土壤的重要作用
    我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本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成功。對的,嫦娥五號它將採集回大概2千克左右的月球土壤樣本,而在此之前,人類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最多單次帶回的月球土壤也就100克左右。我國的嫦娥五號這次將帶回二十倍重量的樣本,也就是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