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13年了!難道真的沒有第九大行星嗎?不,科學家稱這個遙遠天體奇怪的軌道可能會帶來我們一個驚喜!

這是一幅藝術家繪製的行星九的插圖,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隱藏在遙遠的太陽系外的假想世界。

藝術歸藝術,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些遙遠天體的奇怪的聚集軌道可以在不涉及尚未發現的「第九大行星」的情況下得到解釋。這項研究再次讓科學家沸騰了!

尋找第九顆行星X的行動在2014年正式開始。那一年,天文學家查德提出海王星之外存在一個巨大的、看不見的「擾亂源」,它的引力影響可以解釋遙遠天體軌道上的奇特現象,比如矮行星Sedna和2012年VP113。2016年1月,科學家康斯坦丁以及步朗提供了更多證據,宣布有六顆TNOs(海王星外天體, trans-Neptunian objects)似乎也帶有這種引力印記。這6顆天體雖然以不同速率運轉,但其運行軌道卻擁有相同的傾角,且朝向太陽的角度相近,而自然條件下碰巧出現這一情況的機率只有1/14000(0.007%)。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這兩位天文學家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未知行星在背後默默地發揮引力影響。他們估計這個擾亂源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10倍,距離太陽600個天文單位(AU)。(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9300萬英裡,或1.5億公裡。)自那以後,隨著天文學家發現越來越多的TNOs「聚集」在一起,這一現象就一直在形成;目前的總數大約是30個候選者。但是尋找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形成軌道的引力更有可能來自許多小天體。根據這項研究,這個引導性的引力可能來自許多跨海王星天體,而不是一個單一的巨大世界。

科學家稱,如果柯伊伯帶天體(海王星外的天體區域)的質量是地球的幾到10倍的話。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如果」,因為大多數估計認為柯伊伯帶天體的質量不到地球質量的10%,最近的一項研究認為這個數字是0.02地球質量。

但是科學家又指出其他的太陽系在它們的外部區域也有大量的物質盤。他們強調說,我們不能在太陽系周圍發現它們,但是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所以科學家認為可能有一個巨大的圓盤和第九顆行星,並且隨著每一個新的TNO的發現,我們收集了更多的證據,可能有助於解釋它們的行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他們繼續在黑暗的宇宙中尋找著天文學上的聖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尋找就是84年。一直到了1930年的2月18日,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這樣科學家又將太陽系的邊緣擴展到了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它成為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是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冥王星的不斷觀測發現,冥王星的質量非常的小。它並不具備大行星的特性。近年來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遙遠黑暗的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些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的跡象。如果這些發現一旦被證實,那麼太陽系又將會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了。科學家認為這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附近。這是一顆怎樣的神秘行星呢?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本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突然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引起了天文愛好者的質疑,近日,冥王星上發現有不明生物出現,本以為冥王星有望恢復行星身份,但卻有消息稱替代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天文行星)於1930年2月18日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發現。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因為質量不足被降格為矮行星。
  •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第九大行星存在於太陽系邊緣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是天文學領域最大的謎團之一。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了新的證據,表明一顆巨大的行星正沿著一條離奇的軌道圍繞太陽運動。該天體被研究人員們暫稱為"第九大行星"。研究者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推測出了這顆行星的存在,但從未直接觀測到過這個天體。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冥王星與地球對比十九世紀末,天文學家根據經典力學分析海王星的軌道,他們發現很有可能還要另外一顆還未發現的神秘天體,在攝動天王星的軌道,他們將這顆天體稱之為X行星。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是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到的「常識」。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 行星」的時代。
  • 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回答:有望十年內發現!
    在冥王星被排除出九大行星以來,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一直無星代替,科學家一直寄希望於太陽系靠近邊緣的柯伊伯帶,希望能夠在那裡找尋到第九大行星的線索,卻始終未能如願。似乎在我們太陽系寒冷的廣闊區域外,軌道上的一些天體與我們太陽系的八顆行星相比毫無意義。
  • 冥王星翻身無望?太陽系邊緣或藏新的第九大行星
    推測中的「第九大行星」——其質量約為冥王星的5000倍。然而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開除」大行星資格,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不過現在事情可能又將出現變化,科學家們近日宣稱他們似乎找到了太陽系外圍隱藏的另外一顆大行星存在的跡象,如果這一發現能夠被證實,那太陽系就將重回「九大行星」的時代。 太陽系邊緣隱藏的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嗎
    (原標題: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真有「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新華/法新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 第九大行星
    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康斯坦丁·巴特金和邁克·布朗表示,他們找到了強有力的間接證據,證明有一顆質量大約10倍於地球的巨大行星正運行在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外層空間。他們是通過觀測到的少量小天體軌道的反常現象推斷出這個結論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形成和行星動力學家格雷格·勞克林說:「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為一件事如此激動過了。」
  • 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過去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記得冥王星嗎?自從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後,就只有八大行星了。然而,一直在研究太陽系最遙遠區域的科學家們認為,可能還有另一顆行星潛伏在那裡……。他們稱這個神秘的、未經證實的物體為第九大行星。如果他們還沒有看到第九大行星,為什麼他們相信它的存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極端的柯伊伯帶天體的奇怪軌道。
  • 發現新行星: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它和其它行星有不同之處嗎?
    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康斯坦丁·巴特金和邁克·布朗表示,他們找到了強有力的間接證據,證明有一顆質量大約10倍於地球的巨大行星正運行在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外層空間。  他們是通過觀測到的少量小天體軌道的反常現象推斷出這個結論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形成和行星動力學家格雷格·勞克林說:「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為一件事如此激動過了。」
  • 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零下200℃尺寸大於冥王星(圖)
    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零下200℃尺寸大於冥王星(圖)   上周,美國科學家對外宣布,有「充分證據」顯示,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這一發現受到了外界的官方關注,對此,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相繼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 區域內,發現了一批天體,其中的一些天體尺寸大於冥王星,而冥王星只是「柯伊伯帶」中眾多天體中的一員。
  • 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被科學家踢出九大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在太陽系最神秘的區域之一,曾經被誤認為太陽系邊界的柯伊伯帶,這裡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在無數小行星中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之一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它曾被人們稱之為太陽系中最可怕的星球。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幹了什麼,為什麼被剝奪了行星稱號?
    談及第九大行星,想像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冥王星」,但是目前冥王星已經被科學家從行星中「踢」了出去,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並不符合行星的標準,當然這個標準也是在科學家決定提出冥王星後才規定的。為什麼冥王星被列為行星,在之後又被移除,這個被命名為「冥王」的星體,到底有多可怕?
  • 冥王星將回歸九大行星行列?科學家對行星定義再次爭辯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這也曾被人們寫入了教科書。但是後來,科學家對行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冥王星也因此被踢出了九大行星,太陽系從此就只有八大行星。自從2006年的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從新定義、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以來,有一些天文學家一直在反擊。最新的一次調查來自中佛羅裡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格領導的一項研究,他認為IAU(國際天文聯合會)弄錯了。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布朗解釋道,由於第九大行星的運行方向與這幾顆天體相反,偏向右側,因此在這張圖上沒有畫出來。「我還沒有進行統計分析,但我認為本次發現純屬僥倖的概率應該只有0.001%。」布朗在推特中寫道。 這六顆已知的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都按照同一個方向排列。巴蒂金和布朗認為,只有在某種外力作用下,它們的軌道才能保持這樣的排列方式。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運用假想中第九大行星與其他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能夠證明在一定參數條件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將能夠自然地造成太陽自轉軸從最初的垂直黃道面到出現一定的傾角。」因此,第九大行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關於太陽系傾角謎團的可檢驗的解釋。而根據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