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大行星

2021-01-16 外星探索與未解之謎


點擊《外星探索與未解之謎》一鍵免費關注!

人生感悟分享,讓生活更美好,讓人生更精彩,讓金錢為您工作。每天分享企業家智慧資訊和善知識!




有了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任務後,「發現新行星」的報導已經不那麼令人感到興奮了。畢竟在最近20年的時間裡,利用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2000顆新行星。但是,當加州理工學院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新行星時,還是引起了轟動,因為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就在太陽系中,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對於太陽系,之前你或許認為我們已經對它觀測得十分詳盡了。

很明顯,事實並非如此。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康斯坦丁·巴特金和邁克·布朗表示,他們找到了強有力的間接證據,證明有一顆質量大約10倍於地球的巨大行星正運行在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外層空間。他們是通過觀測到的少量小天體軌道的反常現象推斷出這個結論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行星形成和行星動力學家格雷格·勞克林說:「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為一件事如此激動過了。」

這一天體已經被研究人員暫時命名為「第九大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不小於305億千米,是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的5倍以上。研究者說,儘管它的個頭很龐大,但是它可能相當昏暗,所以目前還沒有人觀測到它。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才讓人感到悲傷。」布朗說,「因為直到今天,我們也沒能實實在在地看到它。」但是,相關的證據又是如此強有力,以至於其他專家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夏威夷雙子座天文臺的乍德·特魯希略說:「我認為這已經相當有說服力了。」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太陽系理論學家戴維·奈斯沃尼說:「這些夥計真是太棒了,他們幹得漂亮。」

奇怪的軌道

巴特金和布朗並不是最早認為太陽系中還有另外一顆行星的科學家。 2014年,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特魯希略和斯科特· 謝潑德就在《自然》雜誌上聲稱,他們發現的一顆名為2012VP113的較小天體,以及之前觀測到的存在於外太陽系的少量天體的運行軌跡,暗示那裡可能存在一個行星大小的天體。證據存在於這些小天體的軌道中,尤其是一個名為近日點輻角的、不為人關注的參數上。該參數是用來描述一個天體到達其近日點的時間,與其穿越太陽系平面的時間之間的關係的。特魯希略和謝潑德發現,這些小天體的近日點輻角相似到令人驚異的地步,這意味著它們可能被同一個未被人們觀測到的行星的引力制約著。「我們注意到此事有些蹊蹺,」特魯希略說,「然後想,應該有人對此進行進一步探索。」

一些團隊已經去做了。最新的發現使這一推斷得到了戲劇性的加強。巴特金說,近日點輻角的相似已經被證明「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他和布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分析特魯希略和謝潑德的數據。巴特金說:「我們注意到,這些天體運行軌道的長軸均落在相同的太空象限中。」換句話說,它們指向了相同的方向。不過,這個結果並不能向我們保證什麼,因為即使是兩個軌道外形不盡相同的天體,也可能擁有相似的近日點輻角。但是,當布朗和巴特金將這些外太陽系天體的軌道繪製出來後,他們注意到,這些天體的軌道緊密地排成了一線。「諸如此類的東西,應該是很難被錯過的吧?」布朗說,「是的,你也許會這樣想。就是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將注意力完全埋在了數據中,從未退後一步,從更高的角度來觀察整個太陽系。我簡直不能相信,此前我們竟從未注意到這一點,這真是太荒謬了。」

邁克·布朗(左,行星天文學教授)和康斯坦·丁(右,行星科學系助理教授)

這些遙遠天體運行軌道的指向性是一個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明有某種力量正實實在在地約束著這些遙遠的天體。布朗說:「最初,我們說著『那兒不可能有一顆行星』那樣的話,簡直是太瘋狂了。」因此,他們檢驗了一種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由冰凍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其中所有的天體在形成過程中都是自然而然地聚集成群的,就像星系是由大爆炸釋放出的宇宙氣體雲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互相吸引自發成形一樣。

但是,他們很快意識到,該替代方案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柯伊伯帶的質量不足以使這一切發生。然而,就在他們開始轉向存在一顆行星這一瘋狂的主張時,他們的模擬器正好模擬出了這些天體的軌道,但這些天體的軌道之間並沒有對齊,其軌道與太陽系行星的運行軌道相比,呈現大幅度傾斜——與太陽系平面的夾角可達90°甚至更大。「這似乎的確令人費解,」巴特金說,「但隨後邁克說,『我想我以前在數據裡見過與此相似的情況』。」果不其然,觀測者已經發現了6個與之類似的天體,但對於這些天體為何會如此運行,沒人能夠給出很好的解釋。現在,巴特金和布朗的模擬實驗正在提出一種解釋。勞克林說:「他們正在為這一假想行星整理出兩條全新的、獨立的證據鏈,令他們的假設更加有說服力。」

近日點幅角

超級地球

最貼合數據的行星,其質量大約相當於地球的10倍——憑藉這一質量,足可將它歸入超級地球的範疇。它最有可能的運行軌道,是一個被高度拉扁的軌道,其近日點距離太陽在350億千米以內(布朗認為,這正是它造成所有破壞的位置),遠日點是其近日點的3倍至6倍。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603/819.html

即便是如此遙遠的距離,原則上講,這顆行星還是能被現有的望遠鏡觀測到的,比如位於夏威夷的日本昴星團望遠鏡。昴星團望遠鏡不僅擁有用來捕捉十分微弱的光線的巨大鏡頭,還有廣闊的視野,使研究人員可以高效地掃描大範圍的天空。「很不幸,昴星團望遠鏡不歸我們所有,」布朗說,「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太可能成為最早觀測到它的人了。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告訴其他所有人,該往哪兒觀測。」

6個海王星軌道以外的遙遠天體神秘地排列在了同一個方向(粉色)。在三維空間中,它們又和太陽系平面保持了相同的夾角。研究者發現,只有在太陽系的相反方向上存在一個質量10倍於地球的行星(黃色),才能維持這樣的軌道格局。

在真正看到它之前,天文學家也不能明確地說第九大行星是真實存在的。「對於宣稱太陽系裡還有另外一顆行星的言論,我傾向於保持十分懷疑的態度,」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哈爾·利維森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已經聽過太多太多此類言論了,但全部都是錯誤的。當然,軌道對齊是真實存在的,肯定有某些因素造成了這種現象。但這些因素究竟是什麼,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究。」

如果存在「第九大行星」,就會存在一組軌道非常特殊的天體。它們與「第九大行星」呈一定的夾角,並與太陽系平面幾乎垂直。這些天體確實存在,已知的有6個。(藍色)

但是,總而言之,我們可能行將有如此一個重大發現的前景,還是令行星科學家感到十分激動。「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謝潑德說,「我們曾以為,太陽系內的所有大行星都已經被發現了。知道我們過去的認識是錯的,真是讓人既感到振奮,又感到驚喜。」

第九大行星的藝術想像圖

勞克林說:「 1846年9月10日,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在與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的談話中提到的內容,極大地調動了整個天文學界的情緒。他觀測到了天王星軌道不合常規的變化,表明某個未知大行星的引力正在牽引著天王星。在談到這個神秘天體時,赫歇爾說:『我們要看到它,就像哥倫布從西班牙海岸眺望美洲大陸一樣。但利用觀測到的證據進行深遠的分析,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它的一舉一動。』僅僅兩周之後,人們就在理論家計算出來的位置上,發現了海王星。」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給出了他們的看法,這個自冥王星退位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的第九大行星確實存在。NASA強調,他們已經獲得了一些指向這個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的證據。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會會使得整個太陽系平面擺動,這些星體軌道的擺動也是由他帶來的。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
  • 第九大行星到底在哪裡?科學家信心滿滿!!
    目前,研究人員在利用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尋找第九大行星,並希望揭開其起源的秘密。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太陽到底有沒有第九大行星?
    目前看來確實是只有八大行星,我記得我小學那會的有一本叫做《科學》的課本,上面還提過九大行星。現在想來並不奇怪,只是那時的九大行星是還包括沒有降級的冥王星。只有滿足以上三點,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行星,可我們的冥王星不爭氣,唯獨第三點沒有滿足,隨著觀測證據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冥王星的軌道上,有一群的「冥王星」,這裡充滿其他的小天體,今天我們稱這裡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同樣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伊莉莎白·巴裡(Elizabeth Bailey)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表示,這一有關第九大行星的理論現在可以被進一步拓展到對其他大行星的軌道異常提供解釋。巴裡表示:「因為我們認為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應當擁有非常大的軌道傾角,這就意味著它可能對其他天體的軌道傾角數值產生影響。這似乎符合相關觀測,支持第九大行星可能的確存在的理論。」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第九大行星在哪裡?它是否存在?
    今夜,讓獵戶座來為你指明夜空中那顆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的大概位置。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看到過這顆太陽系行星,有時也被稱之為X行星。如果它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它應該很大很遙遠。兩名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聲稱已掌握堅實的理論依據,證明第九大行星沿著一個奇異的、極其狹長的軌道運行。然而,最近一些天文學家根據他們的數據做出了其他解釋,認為並不一定是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證明。
  •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
    冥王星被踢出局,新的「第九大行星」將出現?第九大行星存在於太陽系邊緣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是天文學領域最大的謎團之一。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了新的證據,表明一顆巨大的行星正沿著一條離奇的軌道圍繞太陽運動。該天體被研究人員們暫稱為"第九大行星"。研究者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推測出了這顆行星的存在,但從未直接觀測到過這個天體。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核心提示:對「第九大行星」存在的預言讓人回想起19世紀的一段歷史:當時天文學家研究了天王星的軌道攝動,認為它一定是由外圍另一個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所導致,因此正確預言並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
  • 太陽系邊發現「極端物體」 或第九大行星
    ­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圖為藝術家繪製的第九大行星可能的模樣。
  • 科學家尋找著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科學家尋找著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2020-11-22 14:09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會決定,由於冥王星過小(比月球還小),「開除」了冥王星在太陽系行星中的「星籍」。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日本昴星望遠鏡挑戰尋找「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9月5日報導,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組成的國際團隊5日發布消息稱,為尋找到太陽系中比海王星更為遙遠、質量預計為地球10倍的「第九大行星」,將於9月底至10月初使用美國夏威夷島的昴星望遠鏡嘗試進行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