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報導稱,伯明罕大學數學學院的湯姆·蒙特內格羅-詹森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觸覺是一種基本的感覺,無論是對我們的祖先還是對現代哺乳動物都很重要,但它也是最複雜的感覺之一,因而我們對它的了解最少。例如,我們有普通法則來解釋視覺和聽覺,卻是第一次能夠以這種方式來解釋觸覺。」
報導還稱,蒙特內格羅-詹森博士的團隊研究了一種被稱為「瑞利波」的地震波,它是由兩個物體撞擊產生的。
報導指出,研究團隊運用地震數學知識來模擬振動在皮膚裡的傳播,發現皮膚下面的振動感受器對瑞利波的反應不分年齡、性別甚至物種都完全一樣。
論文的另一位作者詹姆斯·安德魯斯說:「我們定義的這些原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各式各樣物種對接觸的不同體驗。例如,如果把犀牛的皮膚縮進5毫米,它們的感覺會跟人類皮膚縮進5毫米的感覺一樣——只不過產生這種縮進所需要的力量不同。」
報導稱,有關這項萬有定律的論文載於《科學進展》雜誌。
報導還稱,伯明罕大學的這些研究人員是歐洲聯合企業H-Reality的組成部分,該企業已經在利用這一理論研發下一代虛擬實境(VR)技術。該企業的目標是「給予虛擬物體實體,打造革命性的、不受約束的、有虛擬觸覺的現實」。(編譯/何金娥)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