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2020-10-13 參考消息

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報導稱,伯明罕大學數學學院的湯姆·蒙特內格羅-詹森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觸覺是一種基本的感覺,無論是對我們的祖先還是對現代哺乳動物都很重要,但它也是最複雜的感覺之一,因而我們對它的了解最少。例如,我們有普通法則來解釋視覺和聽覺,卻是第一次能夠以這種方式來解釋觸覺。」

報導還稱,蒙特內格羅-詹森博士的團隊研究了一種被稱為「瑞利波」的地震波,它是由兩個物體撞擊產生的。

報導指出,研究團隊運用地震數學知識來模擬振動在皮膚裡的傳播,發現皮膚下面的振動感受器對瑞利波的反應不分年齡、性別甚至物種都完全一樣。

論文的另一位作者詹姆斯·安德魯斯說:「我們定義的這些原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各式各樣物種對接觸的不同體驗。例如,如果把犀牛的皮膚縮進5毫米,它們的感覺會跟人類皮膚縮進5毫米的感覺一樣——只不過產生這種縮進所需要的力量不同。」

報導稱,有關這項萬有定律的論文載於《科學進展》雜誌。

報導還稱,伯明罕大學的這些研究人員是歐洲聯合企業H-Reality的組成部分,該企業已經在利用這一理論研發下一代虛擬實境(VR)技術。該企業的目標是「給予虛擬物體實體,打造革命性的、不受約束的、有虛擬觸覺的現實」。(編譯/何金娥)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 「觸覺通用定律」或助力虛擬實境技術發展
    科學家們利用與地震相關的瑞利波創建了首個觸覺靈敏度的通用定律。近日,由英國伯明罕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與地震有關的瑞利波創建了首個觸覺靈敏度的通用衡量定律,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這一理論開發覆蓋觸覺的虛擬實境技術。瑞利波是由物體之間的碰撞產生的,通常只沿物體表面傳播。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當有肢體接觸時,波也會穿過皮膚和骨骼層,被身體的觸覺感受器細胞接收。
  • 首個「觸覺通用定律」,或讓虛擬實境技術迎來新發展
    科學家們利用與地震相關的瑞利波創建了首個觸覺靈敏度的通用定律。近日,由英國伯明罕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與地震有關的瑞利波創建了首個觸覺靈敏度的通用衡量定律,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這一理論開發覆蓋觸覺的虛擬實境技術。瑞利波是由物體之間的碰撞產生的,通常只沿物體表面傳播。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當有肢體接觸時,波也會穿過皮膚和骨骼層,被身體的觸覺感受器細胞接收。
  • 英媒:科學家首次繪出「宇宙路線圖」 歷時10年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系之間的路徑。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4日報導,由恆星、行星和小行星構成的、擁有10萬萬億個恆星的波瀾壯闊的本超星系團圖景綿延5億光年,被命名為「蘭天」,夏威夷語意為「無盡的天堂」。  這一驚人的發現向人們展示出我們的家園——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正位於這一廣袤的宇宙網絡的邊緣。  這幅壯闊的路線圖看似密度很大,實則不然。
  • 英媒:科學家計劃編纂全球通用的地球物種名錄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計劃創建首個普遍認可的地球物種名錄,這有望結束數百年來圍繞如何對世界生物資料庫進行分類的分歧和混亂局面。 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7日報導,計劃包含十條內容,旨在最終確立分類秩序,制定一份世界物種權威名錄,並建立對質量負責的治理機制。研究人員希望,各方認可的單一名錄可以推進全球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瀕危野生動物貿易、生物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的努力。
  • 英媒:特斯拉開售太陽能屋瓦 能抵禦壘球大小冰雹
    (原標題:英媒:特斯拉開售太陽能屋瓦 能抵禦壘球大小冰雹)
  •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2019-05-02 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5月2日電 據外媒2日報導,研究發現,科學家在測試河流中的化學品時
  • 英媒數千科學家支持群體免疫,呼籲結束對年輕人封鎖,網友:胡說
    英媒數千科學家支持群體免疫,呼籲結束對年輕人封鎖,網友:胡說新冠疫情是全球共同的敵人,但有些國家總是提出比較荒唐可笑的防疫措施,估計很多理由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吧,據數據顯示,英國目前新冠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54萬例,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4.2萬例,令人痛心。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這兩個高達2.5萬光年的巨大氣泡被認為是銀河系中心古老氣體爆發的遺蹟。但科學家不知道爆炸的源頭。光外流的原因可能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不斷吞沒物質,或者是恆星在形成過程中大量排放物質。報導稱,在費米泡內部,氣體向外膨脹,其運動改變了光的表面波長。
  • 研究人員發明 3D 人體解剖模型,還能模擬觸覺
    耗時 3 年時間,花費 100 萬英鎊,格拉斯哥大學推出了 3D 頭頸解剖項目。據外媒報導,這個項目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給出了好評。目前,他們正在完善的男性和女性的整體模型,將在 2018 年初推出。
  • 英媒:科學家受金剛狼啟發研製出可自愈傳導材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種可自愈材料在被切斷後(左圖)可在室溫條件下逐漸自我修復(右圖)(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 英媒稱,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幾個人在內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透明、可自體癒合、高延展性的傳導材料
  • 英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小黑洞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比原先認為有可能存在的最小黑洞更小一些的新類型黑洞。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黑洞的質量必須至少是太陽的5倍。然而,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是太陽3.3倍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銀河系中已知的最小黑洞。
  • 英媒:科學家揭開星際來客「奧陌陌」形成謎團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英媒稱,據研究人員稱,從其他恆星系造訪我們太陽系、名為「奧陌陌」的雪茄狀星際天體可能是一個被其母恆星撕裂的較大天體的殘餘。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3日報導,這顆2017年衝入我們太陽系的暗紅色天體一直令科學家感到困惑。「奧陌陌」在夏威夷土著語言中意為來自遠方的信使。報導稱,其怪異之處包括缺乏彗星在變熱之際通常會釋放出的氣體和塵埃。
  • 英媒:世界大學排名英國表現優異 得益於這一因素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英國大學以其在全球年度排名中的優異表現提升了自己的聲譽。它們在13個專業的排名中勇奪桂冠,從人類學到獸醫學,比去年的10個專業有所增加。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27日報導,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牛津大學在5個專業的排名榜上位列第一。
  • 英國或在明年遭遇第三波疫情!英首相宣布再捐3億鎊,將成世衛最大...
    來源:英倫投資客9月27日英國疫情和時事日更重點有:英國政府顧問:英國「完全有可能」在明年迎來第三波疫情擔心財相辭職,英媒稱首相鮑裡斯已放棄二次全面封國計劃最新民調:更多選民擔心疫情影響經濟,而不是國民健康
  • 英媒:全球海洋最深處發現「吃油」細菌
    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 英媒稱,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是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科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獨特的「吃油」細菌。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12日報導,類似的細菌以前就已經被發現,甚至曾被用來幫助處理洩漏的石油,比如2010年「深水地平線」災難留下的浮油。但此次的新研究顯示,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這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研製出一種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充電兩小時就達到每升200瓦時的能量密度。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4月10日報導,校際微電子中心是世界領先的納電子學、能源和數位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同時也是研究機構EnergyVille的合作夥伴。
  • 科學網—PRL:英科學家測算出中微子質量上限
    通過分析宇宙星系3D圖像
  • 英媒稱NASA規劃星際任務:在太陽系外尋找生命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計劃執行星際任務,要在太陽系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尋找生命。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19日報導,這次任務的名稱尚未確定,而且能讓飛行器飛那麼遠的技術目前尚不存在,不過預計飛行器發射時會恰逢人類首次登月100周年。這次雄心勃勃的任務要求飛行器的速度至少要達到光速的10%。
  • 美媒:牛頓和愛因斯坦萬有引力定律非完全正確?
    參考消息網站1月4日報導 美媒稱,荷蘭萊頓大學的瑪戈·布勞沃很勇敢——如果你一舉挑戰愛因斯坦和牛頓的話,你必須得勇敢。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2日報導,布勞沃和她的同事們認為,牛頓發現並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進一步擴展的萬有引力定律並非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