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2020-11-23 科學網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這幅圖是根據美宇航局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搜集的數據繪製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可以對宇宙——從太陽系內部到距地球數十億光年的遙遠星系——展開深入探測,以尋找稱為伽馬射線的高能射線來源。伽馬射線處於電磁波譜圖的右側遠端,波長比紫外光、甚至X光線的波長短,但能量超過紫外光和X光線。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製作的太空全景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神奇的宇宙,仿佛我們的眼睛可以探測到能量是可見光1.5億倍的射線。這幅圖結合了費米廣域空間望遠鏡(LAT)從2008年8月4日到2008年10月30日曆時87天的觀測數據。

 

美國史丹福大學廣域空間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彼得·米切爾森(Peter Michelson)說:「相比以前的太空望遠鏡,費米太空望遠鏡可以讓我們對太空實施更深入、更清晰的觀測。我們將會看到遙遠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噴發的火焰,看到脈衝星、高質量的雙星系統,甚至是太陽系中的球狀星團。」

 

圖中還包括每個人都熟悉的一個天體——太陽。米切爾森解釋說:「因為太陽看上去是以天空為背景移動,它在地圖右上方生成了一個昏暗的圓弧。」在未來幾十年,隨著太陽活動日趨增強,科學家估計太陽會產生越來越多的高能耀斑。米切爾森說:「除了費米廣域空間望遠鏡,其它任何儀器都無法觀測到這臺望遠鏡能量範圍內的太陽耀斑。」

 

藉助於這幅圖,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提出了「十大伽馬射線源」名單,五個來源在銀河系內,五個來源在銀河系以外。銀河系內的五個來源包括:太陽;一個名為LSI +61 303的恆星系統,由一顆超大質量普通恆星和一顆超密度中子星組成;PSR J1836+5925,是諸多新發現脈衝星中的一顆,脈衝星其實就是釋放伽馬射線束的快速自轉的中子星;以及球狀星團「杜鵑座47」(47 Tucanae),一個距離地球1.5萬光年遠的球狀古恆星。

 

銀河系外的五個來源則包括:NGC 1275星系,這個星系距離地球2.25億光年遠,以其不斷釋放劇烈無線電波著稱;3C 454.3和PKS 1502+106這兩個極其活躍的星系,它們距地球都超過60億光年遠;PKS 0727-115,被認為是一種稱為類星體的活動星系。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的「十大伽馬射線源」名單還包括兩個研究人員仍需識別的來源——一個在銀河系外,一個在銀河系內。一篇描述廣域空間望遠鏡所能看到的205個最亮來源的論文已提交《天體物理學雜誌增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美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費米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戴維·湯普森(David Thompson)說:「這是費米太空望遠鏡項目取得的第一項重大科學成果,為我們在今年下半年建立第一個來源目錄奠定了良好基礎。」(來源:新浪科技 秋凌)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NASA太空望遠鏡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高能伽馬射線繪出宇宙能量新「地圖」
    根據美國宇航局所屬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搜集的數據,美國一研究小組現正在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描繪出一幅宇宙能量新「地圖」,而宇宙「十大高能射線」名單在此基礎上出爐
  • 大寒期間極端最低氣溫分布圖
    圖1:大寒節氣期間極端最低溫度分布圖在我國,大寒前後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俗話說:「大寒小寒,冷成冰團」。根據對全國氣象站1951年或建站以來氣象資料的統計分析,「大寒」節氣期間(為統計方便,統一取1月20日至2月4日),我國各地曾出現過的極端最低氣溫如圖1所示。
  • 中日合作團隊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伽馬射線 有助於揭示宇宙中極端...
    (新華社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日訊(記者 沈慧、實習生 程曼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中日合作西藏ASgamma實驗團隊利用我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發現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這些宇宙伽馬射線來自蟹狀星雲方向,能量超過100TeV(1TeV即10的12次方電子伏特),最高達450TeV,比此前國際上正式發表的75TeV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 有助於揭示宇宙中極端天體...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董瑞豐、李鍵)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3日對外公布,我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近日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標誌著超高能伽馬射線天文觀測進入到100 TeV(1TeV即10的12次方電子伏特)以上的觀測能段
  • 美國成功繪出大西洋漂浮垃圾分布圖(圖)
    令人震驚的太空垃圾分布圖  新華網北京8月22日消息 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8月1 9日報導 (作者傑西麥克納利)   數百萬件塑料垃圾碎片———大多數都不到一英寸大  科學家從過去22年海面拖網打撈結果中收集數據,以繪製北大西洋垃圾漂浮帶的地圖並記錄其變化,並製作出地球上最準確的遠洋漂浮塑料垃圾分布圖。   海洋教育協會組織數千名學生收集了這些數據,他們用手挑選、清點並測量在1986年到2008年之間6000次拖網打撈中收集到的超過6.4萬件塑料垃圾。
  • 美專家首次繪出大腦關鍵區域發育基因「分布圖」
    新華網洛杉磯12月23日電(記者陳勇)美國達納·法爾布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第一次繪製出了控制大腦關鍵區域發育的基因「分布圖」。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關鍵基因如果發生變異,可能會導致腦癌或神經系統疾病,因此繪製這一基因「分布圖」將加快相關疾病機理和醫藥的研究。
  • 市白蟻防治所這一招很管用:繪就一張分布圖就知哪裡有白蟻
    市白蟻防治所這一招很管用:繪就一張分布圖就知哪裡有白蟻
  • 科研人員繪出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
    新華社日內瓦7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對宇宙中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分析,並發布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繪出這份地圖的是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項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項目「斯隆數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最新成果建立在世界各地數十家機構的數百名科研人員超過20年合作的基礎上,由eBOSS項目耗費數年完成。
  • 科研人員繪出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
    新華社日內瓦7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對宇宙中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分析,並發布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繪出這份地圖的是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項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項目「斯隆數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
  • 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快速了解一下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恆星。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  和DC宇宙一樣,有時候天文學家在描述某些真正非凡的東西時,採用的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在名字前面加上「超級」(super)一詞。
  • 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宇宙全景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 李學梅)歐洲航天局5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根據此前收集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的珍貴之處在於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經過137億年的漫長旅行才到達地球,對研究人員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
  • 最近的研究發現,極端黑洞揭示了能量和秩序之間的根本聯繫
    1974年,這位英國物理學家計算出,黑洞表面的量子抖動會導致它們蒸發,並隨著輻射熱量而慢慢縮小。從那時起,黑洞蒸發就為量子引力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2006年,四名物理學家意識到,如果極端黑洞可以衰變,這就意味著引力必定是宇宙中最弱的力,這有力地說明了量子引力與其他量子力的關係。這一結論使人們對極端黑洞的命運進行了更細緻的審視。
  • 首繪銀河系的生命元素分布圖 - 博科園
    「你我也是在大爆炸時開始,因為宇宙所有的物質整個是一個有機體。在萬古之前,所有的物質都聚合成一大塊,質量極其緊密,因此即使是小如針頭般的一塊,也可以重達好幾十億噸。在這樣大的重力作用下,這個『原始原子』爆炸了,就好像某個東西解體一樣。所以說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我們其實是在試圖找尋回到自我的路。」
  • 暗能量光譜儀將啟用,繪製史上最細宇宙物質立體分布圖!
    經過十年的準備,暗能量光譜儀(DESI)即將於今年底啟動,開始一項為期五年的任務,繪製一套史上最細節的宇宙物質的立體分布圖。宇宙膨脹示意圖。(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Conceptual Image Lab)科學家認為這份地圖將有助於揭示宇宙的重要謎題,包括理論預測宇宙膨脹背後的神秘推動力量——暗能量。DESI如何工作DESI主要由美國能源部出資,由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和墨西哥合作建成。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宇宙中的能量
    這是由很多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的調查組共同繪製的星系分布圖。我們共已標出了超過四百萬個星系的位置,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在過去幾十億年中宇宙質量、能量及構成如何演變。一個在研究超過二十萬個星系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測出了宇宙的大部分能形成多少能量,這比以往都更為精確。這是針對附近宇宙所輸出能量的最全面的評估。這些天文學家們證實,這部分宇宙如今所產生的能量約為二十億年前的一半。這種能量減少存在於所有波段的光——從紫外光到遠紅外光的能量都在衰退。宇宙正在逐漸衰亡。
  • 黑洞加速出宇宙中能量最高的粒子
    作為對比,目前能量最高的加速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只能把粒子加速到7TeV。冰立方的主要科學目標是通過中微子尋找高能宇宙射線的起源。為此,它建立了一個預警網絡,對每個超高能中微子,實時重建出其方向,發布給其它望遠鏡,以便通過射電、光學、伽瑪等波段觀測對應的天體活動。觀測到這個中微子後43秒,自動預警信息發出。4小時後伽瑪射線協作網發出通知。
  • 史上最強切倫科夫望遠鏡 尋宇宙極端伽馬射線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切倫科夫望遠鏡,具有28米直徑的碟形天線陣列,並與此前建造的四臺200年部署的小型12米直徑的望遠鏡組網,形成了龐大的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將作為最先進的陸基伽馬射線觀測網,為科學家們研究宇宙中高能輻射源之謎,比如黑洞、脈衝星和超新星,並尋找新的高能宇宙射線源。
  • 整個宇宙的總能量是多少?
    考慮到單個鈾原子核中堆積的能量數量,或者數十億年來一直不斷從太陽輻射出的能量,或者在可觀察到的宇宙中存在10 ^ 80個粒子的事實,似乎宇宙中的總能量必定是巨大的。但這不是;它可能為零。光,物質和反物質是物理學家所謂的「正能量」。是的,有很多(儘管沒人能確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