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太空望遠鏡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2020-11-23 資源網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這幅圖是根據美宇航局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搜集的數據繪製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可以對宇宙——從太陽系內部到距地球數十億光年的遙遠星系——展開深入探測,以尋找稱為伽馬射線的高能射線的來源。伽馬射線處於電磁波譜圖的右側遠端,波長比紫外光、甚至X光線的波長短,但能量超過紫外光和X光線。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製作的太空全景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神奇的宇宙,仿佛我們的眼睛可以探測到能量是可見光1.5億倍的射線。這幅圖結合了費米廣域空間望遠鏡(LAT)從2008年8月4日到2008年10月30日曆時87天的觀測數據。

    美國史丹福大學廣域空間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彼得·米切爾森(Peter Michelson)說:「相比以前的太空望遠鏡,費米太空望遠鏡可以讓我們對太空實施更深入、更清晰的觀測。我們將會看到遙遠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噴發的火焰,看到脈衝星、高質量的雙星系統,甚至是太陽系中的球狀星團。」

    圖中還包括每個人都熟悉的一個天體——太陽。米切爾森解釋說:「因為太陽看上去是以天空為背景移動,它在地圖右上方生成了一個昏暗的圓弧。」在未來幾十年,隨著太陽活動日趨增強,科學家估計太陽會產生越來越多的高能耀斑。米切爾森說:「除了費米廣域空間望遠鏡,其它任何儀器都無法觀測到這臺望遠鏡能量範圍內的太陽耀斑。」

    藉助於這幅圖,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提出了「十大伽馬射線源」名單,五個來源在銀河系內,五個來源在銀河系以外。銀河系內的五個來源包括:太陽;一個名為LSI+61 303的恆星系統,由一顆超大質量普通恆星和一顆超密度中子星組成;PSR J1836+5925,是諸多新發現脈衝星中的一顆,脈衝星其實就是釋放伽馬射線束的快速自轉的中子星;以及球狀星團「杜鵑座47」(47 Tucanae),一個距離地球1.5萬光年遠的球狀古恆星。

    銀河系外的五個來源則包括:NGC 1275星系,這個星系距離地球2.25億光年遠,以其不斷釋放劇烈無線電波著稱;3C 454.3和PKS 1502+106這兩個極其活躍的星系,它們距地球都超過60億光年遠;PKS 0727-115,被認為是一種稱為類星體的活動星系。

    費米太空望遠鏡研究團隊的「十大伽馬射線源」名單還包括兩個研究人員仍需識別的來源——一個在銀河系外,一個在銀河系內。一篇描述廣域空間望遠鏡所能看到的205個最亮來源的論文已提交《天體物理學雜誌補充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美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費米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戴維·湯普森(David Thompson)說:「這是費米太空望遠鏡項目取得的第一項重大科學成果,為我們在今年下半年建立第一個來源目錄奠定了良好基礎。」

相關焦點

  •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
  • 高能伽馬射線繪出宇宙能量新「地圖」
    根據美國宇航局所屬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搜集的數據,美國一研究小組現正在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描繪出一幅宇宙能量新「地圖」,而宇宙「十大高能射線」名單在此基礎上出爐
  • 歐航局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在圖中的最右側,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獵戶座,而色彩斑駁的宇宙背景輻射則向天文學家提供了有關宇宙形成的最新線索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公布了「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首張整個宇宙的全景圖,圖中展現了宇宙中最古老的光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據悉,為了慶祝這樣的歷史時刻,NASA推出了「生日天文圖」,你只需要輸入自己的生日時間(月份/日期),那麼NASA就會公布哈勃30年來在該日期最重要的天文發現,這些圖片可以自由下載和在社交網站分享。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你曬不出你的「生日天文圖」的話,那麼很抱歉,你暴露年齡了。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並不順利的升空之路 在參與建造的天文學家眼中,哈勃太空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強大、最複雜的光學望遠鏡。 但這個強大的傢伙,升空之路並不順利。 20世紀70年代,NASA開始考慮一個大計劃:發射大型太空望遠鏡。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NASA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啟1年倒計時
    一年後的今天,美國宇航局(NASA)將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往太空,並在繞日軌道上展開工作。 相比之下,前任哈勃望遠鏡繞著地球運轉,通過可見光和紫外波長來觀測宇宙。地日距離在 1.5 億公裡左右,地月距離 38.44 萬公裡,而哈勃望遠鏡處在距離地球 570 公裡處的軌道。
  •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巨型星系
    這個巨型螺旋星系或許會被稱為「哥斯拉星系」(Godzilla galaxy),因為該星系有可能是其所在宇宙中已知的最大星系。該星系名為UGC 2885,比銀河系寬2.5倍,其恆星數量則是銀河系的10倍。
  • 史上最強切倫科夫望遠鏡 尋宇宙極端伽馬射線
    (HESS II)在西非國家納米比亞開始運轉,該望遠鏡系統將觀測宇宙中極端事件發出的高能伽馬射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切倫科夫望遠鏡,具有28米直徑的碟形天線陣列,並與此前建造的四臺200年部署的小型12米直徑的望遠鏡組網,形成了龐大的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將作為最先進的陸基伽馬射線觀測網,為科學家們研究宇宙中高能輻射源之謎,比如黑洞、脈衝星和超新星,並尋找新的高能宇宙射線源。
  • 它不是哈勃望遠鏡,卻同樣拍出這些壯麗絕美的宇宙圖
    前天,也就是8月25日,是個特殊的日子,NASA在其官網上發帖,來慶祝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升空15周年。說到太空望遠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哈勃望遠鏡」,誠然,哈勃是人類科技的璀璨結晶,它就像一雙眼睛,為我們的文明帶來了太多驚奇。
  • ...NASA 斯皮策望遠鏡服役 16 餘年後完成使命,最後一張星雲圖曝光
    發射星雲附近的恆星發出的紫外線會電離星雲內的氫氣(HⅡ regions)等,令其發光——星雲的顏色取決於具體的化學組成和被游離的量,由於在星際間的氣體絕大部分都是只要較低能量就能游離的氫,所以不少發射星雲都呈紅色。如果有更高的能量電離其他元素,那麼綠色、藍色都可能出現。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最後捕獲到的「加州星雲」便是一種發射星雲。
  •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怎麼查?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  從NASA官網了解到,為紀念哈勃太空望遠鏡啟用30周年,NASA宣布將公開其拍得的366張張珍貴宇宙影像,網友只要在其上線的「生日宇宙」專題頁面選擇其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拍下的宇宙圖像。
  • NASA 斯皮策望遠鏡服役 16 餘年後完成使命,最後一張星...
    發射星雲附近的恆星發出的紫外線會電離星雲內的氫氣(H Ⅱ regions)等,令其發光——星雲的顏色取決於具體的化學組成和被游離的量,由於在星際間的氣體絕大部分都是只要較低能量就能游離的氫,所以不少發射星雲都呈紅色。如果有更高的能量電離其他元素,那麼綠色、藍色都可能出現。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最後捕獲到的「加州星雲」便是一種發射星雲。
  • NASA的費米望遠鏡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的耀變體
    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證認了5個最遙遠的伽馬射線耀變體(blazar)——一種具有由超大黑洞驅動的強烈噴射的星系。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定發射日期更新
    由於當下的新冠疫情(COVID-19)與技術問題,美國航天局預定在2021年10月31日於法屬蓋亞那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個決定是基於對剩餘系統整合與發射前測試項目的進度風險評估。此前,韋伯項目本計劃於2021年3月發射。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是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用來觀察黑洞、類星體、超新星等等——宇宙中所有的高能量來源它展示了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宇宙的一面。在服役十多年後,天文臺幫助科學家們瞥見了宇宙的運行。它觀察到星系碰撞,觀察到黑洞與宇宙的颶風,還觀察到超新星在爆炸後內部翻轉。該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臺一起被宣傳為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大型天文臺,同時也是該機構的公關工具,NASA經常在新聞稿中使用它的照片。
  • 「哈勃」望遠鏡重新定義宇宙構成:70%暗能量和30%宇宙物質
    例如,在哈勃的幫助下我們測算出了宇宙138億光年的壽命;我們看到了太陽一樣的恆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我們還了解到了絢爛的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1968年NASA確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徑3米反射望遠鏡的計劃,當時暫時命名為LST(大型軌道望遠鏡或大型空間望遠鏡),並預計在1979年進行發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NASA向國會申請預算,卻遭到了拒絕。為此,天文學家不得不四處呼籲,國家科學院也專門強調太空望遠鏡的重要性。
  • NASA「生日宇宙」 | 你生日那天哈勃望遠鏡看到了什麼?
    美國NASA在1990年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上宇宙,今年是哈勃望遠鏡服役30周年,為此NASA上線「生日宇宙」專題頁面,公開了366張珍貴圖像,只需要在頁面內輸入你的生日,就可以看到當天哈勃望遠鏡看到的宇宙哦~使用瀏覽器打開以下網址,即可看到活動頁面: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what-did-hubble-see-on-your-birthday
  •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恆星的自我爆炸!
    哈勃注視著爆炸的恆星漸漸消失當一顆恆星在幾天內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幾十億年內釋放的能量時,你就知道它不會持續太久。哈勃望遠鏡的天文學家將超新星作為精確測量宇宙膨脹率的項目的一部分——這是理解宇宙物理基礎的關鍵價值。超新星是測量星系距離的裡程碑,而星系距離是測量空間膨脹所必需的基本值。在近一年的時間推移序列中,這顆超新星最初是作為一顆位於星系外邊緣的熾熱恆星出現的。在消失之前,它的亮度超過了銀河系中最亮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