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2020-10-26 新浪探索

  太陽其實是一顆挺無聊的恆星。「已到中年的」太陽,它的核心仍在燃燒著氫,對當前相對嬌俏的尺寸也沒什麼不滿意。儘管它會繼續保持這種狀態約50億年,但我們的太陽最終還是會耗盡氫,然後繼續消耗核心更深處的氦。這時候,太陽會在短短幾億年時間裡膨脹成為紅巨星。在吞噬了距離最近的行星(可能也包括地球)之後,太陽會繼續剝落其外層,最終變成一顆悶燃的白矮星,周圍環繞著美麗的發光氣體行星狀星雲。

  這就是大多數恆星瑰麗的一生。但是就像人一樣,有些恆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快速了解一下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恆星。

  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

儘管確定任何一顆恆星的確切特徵不容易,但據我們了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

  和DC宇宙一樣,有時候天文學家在描述某些真正非凡的東西時,採用的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在名字前面加上「超級」(super)一詞。像是超巨星——適合宇宙中已知最大恆星的一個類別。這顆最大的恆星叫盾牌座UY。某一天,太陽也會變成紅巨星。如果起初太陽的質量是現在的十幾倍的話,它說不定最終也可以變成紅特超巨星。(盾牌座UY也已經損失了很多質量。)這些恆星中最大的有時被稱為超巨星,可以膨脹到太陽大小的1000倍以上。但位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盾牌座的這顆盾牌座UY,寬度大約是太陽的1700倍。

  1860年,德國波恩天文臺的天文學家首先對盾牌座UY做了分類。但後來,研究人員注意到,盾牌座UY的亮度會每隔大約740天發生變化,於是他們重新將其歸類為變星。這類恆星有些是因為外部的原因而改變亮度,比如從我們的視角望去,被其他恆星或星雲或雲氣遮擋。但是,像盾牌座UY這些內因變星,它們的亮度改變是因為內部的物理變化,比如脈動。就盾牌座UY而言,它的亮度變化是因為尺寸的持續擴展和收縮,這也給精確測量其「腰圍」帶來麻煩。

  但是和任何紅特超巨星(包括參宿四)一樣,盾牌座UY也註定會在爆炸中死去。在核心的氦燃料耗盡後,它會劇烈地融合越來越重的元素。但只要盾牌座UY在它的餘生中不噴出太多質量的話,它最後就會開始生產鐵。

  一旦開始造鐵,這就相當於給恆星宣判了死刑。和融合較輕的元素不同的是,當恆星開始將兩個鐵原子核融合在一起時,這個過程不會釋放任何能量;相反,它會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能量。最終導致塌縮:恆星不再能夠產生足夠的向外壓力以防止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內爆。

  最終結果是什麼呢?一顆強大的核塌縮(II型)超新星——儘管過程短暫——但還是最終會讓盾牌座UY足夠明亮閃耀,以至於我們在地球上用肉眼也能看見它。

  質量最大的恆星:RMC 136a1

像RMC 136a1這樣巨大而明亮的恆星具有極強的恆星風,是從恆星表面流出的帶電粒子流。還會發出強烈的紫外線

  星不可貌相。恆星的大小跟它的質量可沒有必然關係。宇宙中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RMC 136a1就是如此。纖細的身材卻蘊藏巨大質量。雖然RMC 136a1的質量有超過300個太陽質量那麼多,但它的寬度僅是太陽的30倍。

  RMC 136a1位於銀河系最大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系中,是NGC 2070中眾多熾熱的恆星之一。這個巨大的開放星簇位於位於蜘蛛星雲的中心,而蜘蛛星雲也是銀河系星系團中已知最明亮的一處恆星形成區。多虧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天文學家現在知道RMC 136a1隻是附近區域200多顆明亮的大質量恆星中的一個,它們都聚集在一個被稱為RMC 136的星簇中。但是,RMC 136a1是其中最明亮的那一顆。除了是質量最大的恆星之外,RMC 136a1也是最明亮的恆星。

  雖然我們仍不知道這顆重量級恆星的確切年齡,但是根據2016年的一項研究,RMC 136a1可能還很年輕,只有幾十萬至一百萬歲,所以可以推測它的核心燃燒的可能也是氫。而且,因為RMC 136a1又是一顆罕見的沃爾夫-拉葉星,它的溫度極其高,布滿重元素,極強的恆星風持續吹走它的外層。

  這些恆星風是那麼強大——每小時速度可達580萬英裡,以至於等走到生命的終點時,這顆恆星可能會吹走足夠多的氣體,使得它的最終質量只有50多個太陽質量那麼多。即便如此,它也足夠大,可以產生令人驚訝的超新星爆炸。

  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

天文學家在其穿過三合星系統中較大的兩顆恆星,阻擋了部分光芒時,才發現了這顆袖珍的恆星EBLM J0555-57Ab

  尺寸就是恆星的一切。

  如果一顆恆星超級大,它就會吞噬自己的燃料,從而匆匆走完一生。但是,如果一顆恆星又小又輕盈,那麼它的新陳代謝就會很慢,它的一生也會極其地漫長。但問題是,一顆恆星到底可以有多小呢?答案:EBLM J0555-57Ab就是那已知最小的。

  EBLM J0555-57Ab的質量大約是85倍的木星質量,半徑比土星稍微大一點點。EBLM J0555-57Ab的狀態位於當前恆星模型中核心可發生氫融合的天體質量下限。

  「我們的發現揭示了一顆恆星到底可以有多小,」來自劍橋大學的主要作者亞歷山大·博蒂切爾在2017年發現這顆袖珍恆星後說,「這顆恆星形成時如果質量再低一點點,那麼它核心的氫聚變就無法維持,屆時也就只能變成一顆褐矮星。」

  雖然尚不為人所知,但褐矮星它不是行星,也不是恆星,可以說是一顆失敗的恆星。「了解恆星和褐矮星之間的區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弄明白恆星的形成與演化,」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專門研究最小恆星的天文學家謝爾格·迪特裡裡希說。

  EBLM J0555-57Ab或許很袖珍,但其他袖珍的恆星也不少。比如,TRAPPIST-1這顆恆星,周圍有7顆類地行星,質量只比EBLM J0555-57Ab多一點點。又因為質量不到25%的太陽質量的恆星是最常見的恆星,也是擁有類地行星的極佳候選者,因此了解小恆星的生命或許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它們周圍找到潛在的適宜居住的類地行星。

  最熾熱的恆星:WR 102

WR 102隱藏在這紅外圖像拍攝到的星雲狀物中心。恆星的極端輻射正在電離周圍氣體,從而使氣體發光。

  恆星燃燒得越快,它的一生就越短暫。這鐵律尤其適用於沃爾夫-拉葉星。這類恆星不僅燃燒起來非常熾熱、非常明亮,它們的恆星風也會不斷把潛在的燃料吹向太空。目前已知最熾熱的恆星WR 102,就是這樣一顆沃爾夫-拉葉星,其表面溫度大約是太陽的35倍以上。

  就像31冰激凌一樣,沃爾夫-拉葉星也有多種「風味」。質量最大的RMC 136a1的光譜類型為WN。但最熾熱的恆星WR 102則是一顆極其罕見的WO型沃爾夫-拉葉星。它是一顆晚期恆星,表面富含離子化氧。這麼說吧,在我們的整個宇宙中,天文學家所知道的WO型沃爾夫-拉葉星一共也就10顆左右。

  即便是在沃爾夫-拉葉星中間,WR 102的恆星風也十足強烈。目前,WR 102的恆星風每10萬年從其表面吹走約一個太陽質量的物質,也就是說WR 102每年損失的質量是太陽損失的好幾億倍。雖然這對一顆大質量的恆星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考慮到這種速度,WR 102可能會在200萬年之內徹底消失。只不過,200萬年太久,沒人等得到。

  天文學家對WR 102感興趣,不僅因為其表面地獄般的極高溫度和快速的質量損失,也因為它馬上就要到達恆星演化的最終階段——超新星爆炸。

  最快的恆星:S5-HVS1

天文學家認為S5-HVS1是從雙星系彈出來後才達到如此驚人的速度。如渲染圖所示,這個雙星系統非常接近黑洞

  太陽以相對於銀河系490000英裡/小時的速度在太空中移動。速度是挺快的,但也不算特別。能把自己的速度拿出來吹噓一番的是恆星中的「閃電俠」S5-HVS1,它是已知速度最快的恆星(非白矮星)。S5-HVS1是一顆中年超高速恆星,以超過每小時390萬英裡的速度飛離我們的銀河系。作為參考,這個速度大約為光速的0.6%。

  2019年,這顆恆星橫穿過南部星座天鵝星座時,被天文學家們第一次發現。追溯了它的軌道後,天文學家們很快發現,這個傢伙來自銀河系的中心,非常接近我們那大約4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這太令人興奮了,因為我們一直懷疑黑洞會議超高速彈出恆星。但是,我們從未明確地將一顆這麼高速的恆星和星系中心聯繫在一起,」研究的主要作者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謝爾蓋·科波索夫說,「我們認為,黑洞大約在500萬年前以每秒數千公裡的速度彈出恆星。當時,我們人類才剛剛學會用兩隻腳走路。」

  雖然目前只發現了一顆,但研究人員認為S5-HVS1遲早會有同伴的。有證據顯示,這顆恆星是在希爾斯機制過程中被彈出來的。天文學家傑克·希爾斯在三十年前提出了這個概念。也就是說,S5-HVS1曾經是雙星系的一部分,而這個雙星系跟人馬座A*有點糾纏不清。當雙星十分靠近黑洞時,黑洞會捕獲其中一顆恆星,而將S5-HSV1從雙星系中釋放,彈入太空。

  對一顆恆星來說,這可能不是理想的結局,但至少它躲過了同伴的悲慘命運。(勻琳)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揭示宇宙中最極端的行星之一
    天文學家們首次使用CHEOPS數據進行的研究,揭示了宇宙中最極端的行星之一。CHEOPS,全稱:CHaracterising ExOPlanets Satellite,為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是歐洲航天局太空計劃中的一個太空望遠鏡,致力於研究系外行星,即那些繞太陽系運行的星體。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宇宙中5大極端事件
    ,它刷新了人類肉眼可見最遠天體,一顆誕生於宇宙早期的超高質量恆星,因燃料耗盡開始向內坍塌,核心所有的物質都被壓縮到無盡的黑暗時空。一場無與倫比的超新星爆炸在宇宙中呈現,在這一瞬間爆炸產生的光亮超過我們整個銀河系的100萬倍。 兩股可怕的伽馬射線噴流以勢不可擋的趨勢,震蕩宇宙,該事件在爆炸發生的75億年後的被科學家發現,其餘暉在裸眼可見的情況下,依然持續了大30秒鐘、(打個比方-想像一下黑夜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75億年前的光,而且還是持續亮了30秒鐘,)。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
  • 宇宙中可能有極端的生命形式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無數的各種行星,有非常炎熱的,也有非常冰冷的。雖然我們一直在找其特徵與地球類似的行星,但新的研究表明,生命可能和地球非常不同的情況下存在。「一般可以居住的星球應該離恆星不遠,不太熱,也不太冷。」這個區域被稱為「可居住區」(棲息地區),這取決於恆星的大小和類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外行星都在軌道上旋轉,就像地球一樣,它離恆星的距離很近。科學家們發現,許多行星都有大量的橢圓形軌道,並在一個居住地進行。它們是寒冷的世界,在漫長的寒冷的冬天中加熱。
  • 宇宙中最奇異的七大恆星!最亮的恆星是太陽的870萬倍!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恆星,太陽便是為我們所熟知的恆星之一。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存在於宇宙中的十大奇異恆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恆星都各有哪些稀奇古怪的特點吧。1、最快速度的恆星宇宙中也存在著流浪漢這件事,你知道嗎?一顆被命名為SDSS J090745.0 024507的恆星,就被哈佛科學家沃倫*布朗賦予了一個外號叫「流浪恆星」。在2005年的時候,這顆「流浪恆星」被布朗先生發現它正在以超快的速度運行並逐漸遠離銀河系且不再返回,也因此成了宇宙中的「流浪漢」。
  • 在宇宙中的恆星爆炸裡,千新星是威力最大最糟糕的一種
    FEILD (STSCI)當一個巨大的行星耗盡燃料死亡,它也許會在一場輝煌的爆炸中結束一生,而這種爆炸,叫做超新星。但是超新星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毀天滅地的爆炸。「千新星」,它比新星亮一千倍(當一個白矮星爆發),卻不如超新星明亮。
  • 宇宙記錄保持者:宇宙中12個最「極端」的天體
    浩瀚的宇宙對於人類來說,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宇宙中充斥著無數的行星,恆星,星系、星雲、星系團以及我們未知的事物。1、最大的系外行星:GQ Lupi b天文學家不確定2005年首次發現的神秘GQ Lupi b是由什麼構成。
  • 宇宙可能存在半徑一光年的恆星嗎?聊聊宇宙中的「恆星之最」
    宇宙這麼大,是否存在半徑為一光年的恆星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那麼在比地球更大更浩瀚的宇宙中,就可能存在更多刷新我們世界觀的現象和事物出現,並且人類總會說「一山更有一山高」,在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我們的太陽在恆星中並不算特殊,甚至可以說十分的「普通」。
  • 宇宙恆星之最,你都知道哪些?有些恆星還沒人體熱乎?
    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甚至更大。人類所觀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約是由4.9%的普通物質(構成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的物質)或「重子」,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構成。重子物質構成星系際的「蛛網」。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 在宇宙最極端的環境裡,這個基本常數依然保持不變!
    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試圖超越它們的理論,一些替代理論預言那些被認為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應該保持的不變的自然常數(比如光速或萬有引力常數等)或許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發生輕微的改變。最近,一個國際合作的物理學家團隊選擇在宇宙中最極端的環境中,檢驗一個非常重要的常數——精細結構常數是否會發生變化。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精細結構常數或許是最「血性」的一個基本自然常數!
  • 宇宙中的恆星:盤點5個「最」特別的
    太陽的履歷表中規中矩,然而宇宙中有一些恆星並不安分守己,它們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不凡。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盾牌座UY位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它是一顆超巨星,也就是超級的紅巨星。質量最大的恆星:RMC 136a1RMC 136a1是宇宙中已知恆星中質量最大的,儘管它的直徑只有太陽的30倍,但是質量達到了太陽的300倍。RMC 136a1不僅是質量最大的恆星,也是最明亮的恆星。
  • 宇宙中另一種外星生命形式:活在恆星內部的核能生物
    然而好比地球最極端的環境中也有嗜極生物存在,一篇最新研究指出,能在恆星內部形成、演化甚至繁衍的極端外星生物理論上可以存在。嗜極生物(Extremophile)是指在極端環境中以碳為基礎生長繁衍的生物,越難熬的環境它們越喜歡,但凡極端炎熱
  • NASA太空望遠鏡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科普:恆星的威力有多大?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
    衡量宇宙中最厲害的恆星,從我們的太陽到更大、更厲害的恆星,其中有些擁有超強磁場,有些則會產生有史以來最明亮的爆炸。請找個好位子坐好,在小笨熊的興趣課堂裡來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為了解恆星究竟有多強大,我們要去尋找宇宙中最大、最可怕、最令人敬畏的恆星。但想讓我們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恆星究竟是什麼?其實恆星是由大片氣體雲產生,重力使得氣體雲聚集在一起,後來氣體雲密度達到其核心開始融合,進而變成恆星,所以恆星基本上是由重力驅動的巨大能量球。
  • 科普:恆星的威力有多大?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
    衡量宇宙中最厲害的恆星,從我們的太陽到更大、更厲害的恆星,其中有些擁有超強磁場,有些則會產生有史以來最明亮的爆炸。請找個好位子坐好,在小笨熊的興趣課堂裡來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為了解恆星究竟有多強大,我們要去尋找宇宙中最大、最可怕、最令人敬畏的恆星。但想讓我們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恆星究竟是什麼?
  • 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恆星又是誰?宇宙中還有比它們更大的天體
    作為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如果拿它和地球相比,太陽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33萬倍,而體積更是達到了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大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現象能力,但放在宇宙之中,太陽同樣也不值一提,因為它在太陽系中是唯一,可放在宇宙之中就再普通不過了。僅銀河系之中的恆星數量就在1000億顆以上,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 六大宇宙極端黑洞 最小黑洞跨度僅數十公裡
    美國宇航局當地時間11月15日宣布,「錢德拉」天文望遠鏡發現了迄今宇宙中最年輕的黑洞,只有31年的歷史。黑洞是由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殘餘物質形成的,是宇宙中最奇異的天體之一。即便是在這些奇異的黑洞當中,還有一些比其他的更極端。以下即是宇宙中最極端的黑洞。  1.最年輕的黑洞
  •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