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大西洋洋流作用在被減弱,《後天》場景恐會上演!

2021-01-08 科學探一探

在好萊塢的各種災難電影中,都有關於在全球變暖逐漸加重的作用下,一些類似於海嘯地震等自然現象襲擊人類社會的片段,最終人類將重新進入一個長時間的冰川時期。這個可不是在唬人,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像《後天》裡的場面恐怕真的是要上演了。

據相關報導,科學家在對太西洋的洋流循環系統進行觀察勘測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大西洋的洋流循環系統處於近1600年的最低水平,這意味著大洋沿岸的大陸都有可能出現氣候混亂的現象。

作為全球洋流循環中的重要一部分,科學家一直以來在大西洋洋流上給予巨大的關注,因為它對於全球的氣候調節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循環系統中,低緯度的溫水會被帶到高緯度位置從而釋放熱量,最後冷水流入原先的的低緯度地區,繼續形成暖流,從而維持這一區域的溫度平衡。然而從最近的幾個世紀以來,這種作用是一直在減弱的。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斷加強,我們都知道兩極的冰川開始融化 ,直接導致大量的淡水資源流向海中,在北冰洋地區,大量淡水的注入,稀釋原先的海水,海水的鹽度就是會降低,這些應該下降的冷海水無法正常下降,溫水無法進入,導致整個洋流系統都錯亂了。

雖然冰河時期過後,這裡循環作用是一直在削弱的,但是很明顯,在人類活動十分頻繁的最近幾個世紀,這種步伐才得以加快。到時不論是對於歐美各國 還是非洲大陸上的人來說,異常天氣的出現將會帶來無法預計的巨大災難。

相關焦點

  • 地球大西洋環流可能停止,「後天」的場景或會發生,後果難以想像
    文/瑤堇雲詩地球大西洋環流可能停止,「後天」的場景或會發生,後果難以想像就地球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地球是面臨著一些困難的,這無外乎就是環境的問題,這不就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後果嗎?不過就算是已經面臨著這樣惡劣的情況,地球卻還是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相信大家對於《後天》這部電影有所了解,對於那個時候地球出現的情況,那可是非常的惡劣,但是地球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還有可能也會像電影裡面一樣,地球將會出現非常惡劣的氣候環境,或許人類很難生存下來。
  • 北極海冰大幅融化,大西洋洋流大幅減弱!後天真的要重現?
    而現在,耶魯大學和南安普敦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北極海冰不僅僅是反映著全球的氣候變化,它也正改變著地球上最為龐大的系統之一——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美國能源部科學院、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以及英國自然與環境研究委員會都在關注這項研究。AMOC是地球上最嘆為觀止的能量和物質交換系統。大西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暖池墨西哥灣,也造就了強盛的墨西哥灣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 英媒:研究稱大西洋洋流活動加速衰減
    &nbsp&nbsp&nbsp&nbsp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11日報導,這樣的衰減將讓西歐遭受遠比現在更為極端的冬天,美國東海岸的海平面會出現迅速上升,並且會擾亂至關重要的熱帶地區降雨。這一新研究顯示,該洋流目前的活動水平比公元400年前後減弱了15%,這樣的變化水平是非常驚人的,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是該洋流出現衰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 這條洋流減速31%,電影中的「後天」有可能重來嗎?
    電影《後天》劇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影片當中,氣象相關人員在開會,然後討論著一條洋流的問題,主講人向在場聽眾展示了大洋傳送帶的模式圖。然而沒有了洋流的熱量輸送,兩極地區只會越來越冷。冰雪反射陽光,地面吸收的熱量更少,溫度更低。
  • 大西洋洋流變弱將導致氣候加速變暖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中美研究人員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對抑制全球氣候變暖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其速度放慢可能導致今後幾十年裡氣溫加速上升。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又稱墨西哥灣流,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表層的溫暖海水從赤道附近運往高緯度地區,並將較冷的海水從深海運回赤道地區。
  • 冰島不明洋流 「大洋傳送帶」改變大西洋氣候
    目前,在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影響下,對北半球以及北歐氣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出現在冰島北部的環流則是北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又被稱為「大西洋傳送帶」,是調節地球氣候的關鍵影響因子。該環流在大西洋上層海水中向北運動,下層海水的流向則相反。
  • 大西洋洋流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
    原標題:大西洋洋流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   英國《自然》雜誌11日發表了兩篇分析大西洋經圈翻轉環流(AMOC)減弱的研究論文,AMOC對氣候具有重要影響,涉及熱量的再分配,並且影響碳循環。研究發現AMOC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但這是否反映了長期性的自然變化仍不為人知。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
    大西洋洋流對歐洲與北美氣候有明顯的增溫作用。不過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致使洋流停止。
  • 地球只有一個,如果失去它,我們該到哪裡去尋找家園——《後天》
    《後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美國氣候學家傑克(丹尼斯奎德)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影片《後天》開頭便講述了由於氣象原因,零下52度的極寒即將席捲美國,會給美國中西部地區帶來了極寒天氣。在這樣的溫度下,美國政府發出了禁止民眾出行的告示令。有的民眾說全球氣溫變暖是騙人的,氣象部門說雖然此次災難降臨的是極寒,但是不代表全球變暖不存在了,可他們不知道極寒天氣正是因為氣候變暖導致的。
  • 如果北大西洋洋流崩潰,氣候危機將降臨,氣溫下降3度
    地球上空有多個系統,每個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數億年來周而復始,維護了地球氣候環境的穩定,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一平衡被徹底打破,地球的調節功能逐漸失去規律性。氣象專家就表示,如果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崩潰,氣候危機可能會降臨到英國,並對該國的農業造成重大損害,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南極巨大冰山滑落:或阻斷洋流進而改變氣候
    現在科學家擔心這個冰山會阻塞冷的、含鹽量高的水的形成。這種水被稱為「底部水」,它是洋流系統的驅動力之一。  任何洋流的改變都會影響全世界的氣候。比如南極洲「底部水」驅動的溫和洋流一旦從英國海岸消失,那麼這裡的冬天就會更加寒冷。還記得著名的災難片《後天》嗎?雖然這種情況不會如電影中描繪的那麼迅速,但或許確實存在。  洋流的變化還可能會減少海洋的含氧量,進而殺死海洋生物。
  • 北大西洋洋流處在「崩潰邊緣」,歐洲可能面臨氣候災難
    北大西洋洋流,也被稱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攜帶著來自墨西哥灣的熱量,部分導致了北歐氣候的高溫。 氣候變化正在對洋流造成損害,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和大西洋上空的過度降雨是造成洋流減弱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隨著更多的水從北方進入海洋,它可能會阻止水流,甚至完全逆轉水流。
  • 科學:研究警告,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
    【科學:研究警告,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研究警告說,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而且它們將變得更加常見。一項新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末,該地區每年可能會出現幾次特大風暴。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1.風海流:成因:風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於信風和盛行風常年吹動海水形成。
  • 專家警告!地球正在發生磁極翻轉,大西洋南部已經開始了!
    專家警告!地球正在發生磁極翻轉,大西洋南部已經開始了!大家到野外的時候最怕什麼?反正小編最怕的就是迷失了方向,這是如果有一個指南針就非常不錯了,而指南針之所以能在任何位置為我們指明方向,全靠地球上的磁場發揮的功效。
  • 「極渦」來襲,今日北美成「後天」
    夏季會向北收縮,而冬季則會向南擴展。極渦的周圍存在著極鋒極流,冷空氣異常強大,因此,如果受到極渦的「青睞」,該地區就可能冰天雪地。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祝從文也指出,事實上,每年影響中國的寒潮都是源於北極地區的冷空氣,而今年極渦是順著加拿大、北美南下,影響了美國大部分地區,並造成了持續時間比較長,降溫幅度比較大的一個劇烈天氣過程。
  • 【常識積累】洋流
    若洋流的水溫比到達海區的水溫高,則稱為暖流;若洋流的水溫比到達海區的水溫低,則稱為寒流。前者表現為作用於海面的風應力,後者表現為海水中的水平氣壓強梯度力。加上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動,又有垂直流動。其中盛行風是風海流的主要動力。
  • 《後天》有啟示專家解謎團
    美國國防部的秘密報告和電影《後天》提出了氣候突變對國家安全和人類影響的可怕後果設想,本文根據有關材料將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以問答的形式敘述,供作參考。  一、什麼是氣候突變?  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定義氣候突變。
  • 全球暖化致大西洋洋流逐漸減弱 極端氣候將增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12日報導,研究發現,全球暖化讓調節全球氣候的大西洋洋流逐漸減弱,產生更多使冬季變得更冷夏季變得更熱的極端氣候。兩組國際研究團隊刊登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皆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簡稱AMOC)正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