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響警報!北大西洋洋流處在「崩潰邊緣」,歐洲可能面臨氣候災難

2021-01-09 騰訊網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日益凸顯,而歐洲可能面臨一場氣候災難,因為氣象專家認為北大西洋洋流正處於崩潰的邊緣。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洋流正在減弱,並有崩潰的危險。如果真的如此,歐洲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變得幾乎令人無法忍受的寒冷。北大西洋洋流,也被稱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攜帶著來自墨西哥灣的熱量,部分導致了北歐氣候的高溫。

氣候變化正在對洋流造成損害,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和大西洋上空的過度降雨是造成洋流減弱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隨著更多的水從北方進入海洋,它可能會阻止水流,甚至完全逆轉水流。格陵蘭島某些地方的冰層厚達3公裡,面積是英國的7倍,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新水量,它將在阻斷水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科學家進行的模擬發現,未來100年裡,洋流部分崩潰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是這樣,從墨西哥灣到達歐洲的熱量將會減少,這可能導致氣溫驟降。研究小組認為,北大西洋洋流在下個世紀崩潰的機率為15%,而在一千年的時間軸內幾乎肯定會崩潰。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這一體系的崩潰,甚至2004年轟動一時的電影《後天》的靈感也來源於此,在這部電影中,主人公們在一個氣溫驟降至冰點的世界裡奮力求生。

雖然人們沒有預料到會發生如此規模的災難,但此前的研究顯示,英國冬季氣溫可能下降3攝氏度,這意味著1月份的平均氣溫可能低於2攝氏度。然而,如果氣溫下降10攝氏度,冰島部分地區的冬季氣溫將降至零下40攝氏度。海洋儲存了大量的能量,洋流對地球氣候有很強的影響,研究小組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首次利用大偏差理論的方法,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確定了噪音引起的AMOC轉移概率的估計數。

科學家發現有兩種類型的轉變,部分或完全崩潰的AMOC,具有不同的轉變概率。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估計未來100年部分坍塌的過渡概率約為15%,對地表淡水噪聲振幅的敏感度很高。但這僅僅是猜測,因為現在的估計僅僅是針對目前的變暖狀況定的,但是全球變暖的速度如果突然加劇,這一概率就會增加,為了緩解或者減緩這種現象的到來,現在給地球降溫才是最佳的補救措施。

相關焦點

  • 拉響警報!如果北大西洋洋流崩潰,氣候危機將降臨,氣溫下降3度
    地球上空有多個系統,每個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數億年來周而復始,維護了地球氣候環境的穩定,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一平衡被徹底打破,地球的調節功能逐漸失去規律性。氣象專家就表示,如果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崩潰,氣候危機可能會降臨到英國,並對該國的農業造成重大損害,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北大西洋洋流可能在下一世紀「暫停」
    長久以來,北大西洋洋流將暖流從墨西哥灣輸送到歐洲,為西北歐的大部分地區提供了相對溫和的氣候。但是,科學家懷疑格陵蘭的冰川融水和過多的降雨會干擾這種洋流。格羅寧根大學和烏得勒支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模擬顯示,由於北大西洋上空降水的微小而迅速的變化,目前洋流不可能完全停止。但是,在未來100年內,北大西洋洋流有15%的可能性中斷。
  • 北大西洋洋流有15%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
    北大西洋洋流有15%的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目前全世界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全球氣溫變暖,但是對於氣溫的影響大家認為什麼才是最決定的呢?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過於多,造成溫室氣體的過量,才導致了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現象,但其實對於氣溫氣候影響最大的是洋流。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
    大西洋洋流對歐洲與北美氣候有明顯的增溫作用。不過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致使洋流停止。
  • 北大西洋洋流循環急速減弱,歐美天氣將轉為嚴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研究人員發現,北大西洋的洋流已「急劇減弱」,目前北大西洋的洋流已處於1500年來的最低水平,導致這一現象應該被歸咎於氣候變化。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洋流的異常變化將對北美和歐洲氣候產生深遠影響。
  • 科學家為「海洋健康」拉響警報
    埃菲社馬德裡6月1日發布題為《氣候變化、廢料傾倒、過度捕撈:海洋面臨的挑戰》的文章,2020年06月05日為世界環境日,環境問題是我們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氣候變化的影響也非常大,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洋流和海洋中氧氣的生成,加上海洋生態健康的還受其他方面的影響,沿海居民依海而生,過度捕撈現象嚴重,加上旅遊業的繁榮發展
  • 珊瑚有預警,科學家拉響警報:人類已經站在第6次大滅絕邊緣……
    文/仗劍走天涯珊瑚有預警,科學家拉響警報:人類已站在第6次大滅絕邊緣…近些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張,地球上很多生物都因此受到了迫害,生物的多樣性也銳減了不少隨之而來的就是地球上氣候環境的惡化。人類究竟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呢?科學家拉響警報,人類已經站在大滅絕的邊緣了,需要小心謹慎,不能夠再持續的危害地球了。世界性的權威雜誌科學報告中表示,人類可能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也許已經開啟了它的序幕,而人類將在這次大滅絕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又會受到怎樣的迫害,這都是需要人類去重視的。
  • 北極海冰大幅融化,大西洋洋流大幅減弱!後天真的要重現?
    在這個循環中,海洋將低緯度地區獲取的熱量向高緯度海域輸送,並在高緯度海域向大氣釋放熱量,低緯度的表層海水也可以通過這個「傳送帶」抵達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釋放熱量的同時,水的溫度則變低且密度增大,低溫海水下沉並翻轉方向,由深層洋流運動,將北大西洋高緯度冰冷的海水補償到赤道低緯度地區。
  • 冰島不明洋流 「大洋傳送帶」改變大西洋氣候
    目前,在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影響下,對北半球以及北歐氣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出現在冰島北部的環流則是北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又被稱為「大西洋傳送帶」,是調節地球氣候的關鍵影響因子。該環流在大西洋上層海水中向北運動,下層海水的流向則相反。
  • 北大西洋暖流持續減緩 驅動因素包括人為碳排放造成的氣候變化
    自19世紀以來,幫助歐洲與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維持暖和的北大西洋暖流正持續顯著減緩,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地理系團隊研究,此減緩現象是1600年來最弱的情形。這套海洋環流系統的弱化可能是自然而然地開始,但也可能是因為持續受到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氣候變化所影響。北大西洋暖流。
  • 南極巨大冰山滑落:或阻斷洋流進而改變氣候
    資料圖片  或許是因為全球變暖,上個月,一塊大冰從南極大陸上融化下來,可能會改變地球的氣候,諷刺性的是,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讓歐洲的冬天變得更冷。這種情況可能與電影《後天》中描述的存在相似之處。  「冰舌頭」融斷  這塊大冰長80千米,寬40千米,從莫茲(Mertz)冰川上脫離出來。莫茲冰川是一條長達160千米的「冰舌」,從南極大陸上伸出來。
  • 科學家拉響警報:氣候環境惡化,人類已站在大滅絕邊緣…
    ——在珊瑚眼中,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到來了。 珊瑚已經拉響了「物種緊急狀態」的警報,開始進入「戰時狀態」,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做好準備。 我們可能正在經歷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從人類工業革命出現以後,人類對地球環境肆意地改變,讓整個地球的生命維持系統已經不堪重負。
  • 歐洲鰻魚現身香港市場,拉響瀕危物種警報
    然而,香港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處於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歐洲鰻魚」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出現在普通大眾的餐桌上。[1] 歐洲鰻魚是一種原產於大西洋的蛇狀、在海洋出生、淡水河流生長的洄遊性魚類。成年鰻魚將卵產在北大西洋的薩加索海(Sargasso Sea),卵孵化後,幼鰻隨洋流漂流至6000多公裡外的歐洲淡水河,在那裡生活10-25年直至成熟。自1970年以來到達歐洲的歐洲鰻魚數量減少約90%,潛在原因可能是過度捕撈、遷徙障礙、寄生蟲、環境汙染、海洋環境變化等 [2]。
  • 歐洲北美氣候變遷原因有新說
    新華社莫斯科3月4日電記者欒海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專家卡爾瑙霍夫等人提出,北大西洋兩股主要洋流的漫長周期性變化,是導致歷史上歐洲和北美地區若干次氣候冷暖變遷的主要原因,而且這種氣候變遷還有可能會持續下去。
  • 歐洲多國再度拉響警報,這次已不是新冠,中國也發現同類病毒
    歐洲多國再度拉響警報雖然歐洲多國在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時呈現出十分慌張的態勢,但是這並不僅僅是它們唯一需要面對的病毒,近日歐洲多國再度拉響警報,不是因為新冠病毒,而是多國都爆發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止是歐洲,如今在中國也發現了同類病毒,根據報導,在中國山西省平陸縣也出現了幾隻野生天鵝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的情況。按照相關科學家的研究,在歐洲出現的禽流感是HPAI病毒,而中國發現的禽流感病毒H5N8,這也是HPAI的亞型,意味著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係。
  • 北冰洋淡水增多或導致洋流變化 使歐洲氣溫下降
    新華社今晨專電 英國研究人員2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說,北冰洋一處大型淡水水體水量正在增多,可能導致洋流變化,使歐洲氣溫下降。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國家海洋學中心的研究人員使用衛星觀測全球海平面變化。
  • 今天防空警報拉響 背後故事竟然是這樣!
    很多人應該都能答出來:防空警報。為什麼要拉響防空警報?相信也有不少人答得出來:因為今天是防災減災日。防空警報這個名字,好像和防災減災沒什麼關係。防災減災日,為什麼要拉響防空警報?在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你可能想不到,這件事和浙江有很大關係。已閱君今天要來聊聊。
  •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
    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防空警報響是什麼意思?>918為什麼要拉防空警報?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是1931年9月18日晚上10點半,日軍炸斷柳條湖鐵路,然後進攻瀋陽,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為了銘記歷史,為了警醒廣大市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也是為了增強人們的國防觀念和人民防空意識。因此,這天就會拉響防空警報。什麼時間拉防空警報呢?
  • 二月將發生更大災難?印度年輕預言者再度預言2021,警報提前拉響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北大西洋有個地區持續變冷根據氣候科學家表示,這個區域是在2015年首次被發現的,是位於北大西洋的一個異常情況,他們也稱之為「冷斑點」,而在這5年之中,這個斑點是在持續性的降溫(變冷),這與周邊海洋區域完全是不一樣的,周邊的海溫是在不斷上升,而這個斑點是在不斷地降溫,如今科學家們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因為海洋的複雜性使它難以解釋,所以說這「冷斑點」到底是什麼情況,還得繼續研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