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西洋洋流處在「崩潰邊緣」,歐洲可能面臨氣候災難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日益凸顯,而歐洲可能面臨一場氣候災難,因為氣象專家認為北大西洋洋流正處於崩潰的邊緣。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洋流正在減弱,並有崩潰的危險。如果真的如此,歐洲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變得幾乎令人無法忍受的寒冷。
-
北大西洋洋流有15%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
北大西洋洋流有15%的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目前全世界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全球氣溫變暖,但是對於氣溫的影響大家認為什麼才是最決定的呢?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過於多,造成溫室氣體的過量,才導致了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現象,但其實對於氣溫氣候影響最大的是洋流。
-
北大西洋洋流循環急速減弱,歐美天氣將轉為嚴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研究人員發現,北大西洋的洋流已「急劇減弱」,目前北大西洋的洋流已處於1500年來的最低水平,導致這一現象應該被歸咎於氣候變化。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洋流的異常變化將對北美和歐洲氣候產生深遠影響。
-
如果北大西洋洋流崩潰,氣候危機將降臨,氣溫下降3度
地球上空有多個系統,每個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數億年來周而復始,維護了地球氣候環境的穩定,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一平衡被徹底打破,地球的調節功能逐漸失去規律性。氣象專家就表示,如果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崩潰,氣候危機可能會降臨到英國,並對該國的農業造成重大損害,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北大西洋露脊鯨可能在20年內滅絕
曾經有一段時間,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是在逐漸增長的。這種極度瀕危的鯨魚在1990年到2010年期間,從270頭增長到了483頭,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巨大的增長,但這是一個好兆頭。然而,這也許是露脊鯨的最後一個好兆頭。
-
北大西洋露脊鯨可能在20年內滅絕!
曾經有一段時間,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是在逐漸增長的。
-
冰島不明洋流 「大洋傳送帶」改變大西洋氣候
其之所以作為我們地球上重要的海洋環流,且關乎到北大西洋或者北歐乃至全球的氣候變化,是因為低緯度的表層海水可以通過這個「傳送帶」抵達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將溫暖的洋流帶過去,再由深層洋流運動,將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補償赤道低緯度地區。
-
年增長率2%,NOAA:保護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有可能提升數量
作者:文/鄧興菊《百家號獨家內容》最近,大家看到快要滅絕的生物消息太多了,不過有一個好消息也出現,根據NOAA證實,人類想到辦法可能可以成功的拯救了一個瀕臨滅絕的生物,那就是北大西洋露脊鯨。它的增長率可能可以提升不少,這總算是有了結果了吧。在以前,由於海洋環境的影響,大多數的北大西洋露脊鯨都因為漁具的纏繞和與船隻的碰撞造成死亡,科學一再擔心它會因此而滅絕,沒想到經過努力,人類已經得到了回報的消息。根據NOAA科學數據顯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幾乎可以增長2倍,達到了我們所期待的水平。
-
北大西洋「異常」!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進入小冰河是真的?
北大西洋有個地區持續變冷 根據氣候科學家表示,這個區域是在2015年首次被發現的,是位於北大西洋的一個異常情況·普朗克氣象研究研究人員根據模擬表示,按照現有的情況來看,自20世紀中葉以來,一種稱為大西洋子午翻轉環流(AMOC)的水流已經大大減弱。
-
世界最強洋流,長度超2.1萬公裡,每秒流量1.3億方,分割出新大洋
但事實上,主人公正是靠著北大西洋環流(洋流)的作用力,硬生生給「漂」到墨西哥的。洋流是大洋中海水的區域性線形流動方式,風、鹽度、溫度、地轉偏向力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從理論上講,地球上的洋流應該都是環繞地球一周的閉合形環流,但是在北半球,受到陸地和諸多島嶼的幹擾,洋流無法連續,呈現多個區域性環流,最著名的就是北大西洋環流和北太平洋環流。北大西洋環流中的墨西哥灣暖流和北太平洋環流中的日本暖流是這兩個環流當中最強勁的洋流,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暖流。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編譯:王德華北大西洋露脊鯨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威脅,因為在它即將結束繁殖季節,人們沒有觀察到任何新生的幼鯨。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這一物種將在20年內「功能性滅絕」。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
-
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差得多
研究表明瀕臨滅絕的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比南半球的同類要差得多。 該研究團隊使用無人機和一種稱為航空攝影測量法的方法來測量全球四個區域中單個露脊鯨的體長和寬度,將北大西洋露脊鯨的身體狀況與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近海的三個數量不斷增加南部露脊鯨種群的個體進行了比較。
-
全球洋流的成因與分布(航海和租船的朋友看過來)
結果顯示溫鹽環流不但使北大西洋氣溫升高,北半球平均氣溫也升高,但是南半球氣溫則下降。相反的,如果沒有溫鹽環流,北大西洋及北半球平均氣溫皆將下降。他們的研究證實了Broecker等人的看法。 除了影響氣候,北大西洋也具有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作用。這是因為,大量二氧化碳在北大西洋溶解於海水,隨著海水下沈進入溫鹽環流,使得北大西洋成為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海洋地區之一。
-
全球僅存450頭的北大西洋露脊鯨 在美國東海岸迎來生育高峰
世界上最瀕危鯨物種之一的露脊鯨,正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附近迎來一小波生育高峰。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美國海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在美國科德角灣發現了三對來自北大西洋的母子露脊鯨。它們冬天在喬治亞州和佛羅裡達州出生,春天才會遷徙到美國的東海岸。據了解,目前北大西洋露脊鯨在全球僅存450頭左右。
-
北極冰的融化正在改變洋流
洋流是脆弱的北極環境的一部分,現在已經被淡水淹沒,這是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的結果。 利用12年的衛星數據,科學家們測量了這種被稱為波弗特環流的環流是如何不穩定地平衡大量湧入的冷水和淡水的——這種變化可能會改變大西洋的洋流,並使西歐的氣候變冷。 波弗特環流通過在海洋表面附近儲存淡水來保持極地環境的平衡。
-
北大西洋露脊鯨僅剩400隻,科學家警告:20年後恐將滅絕
今年6月20號,科學家們在海洋中發現一頭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屍體,隨後科學家們把她的屍體拖上岸並進行科學屍檢,並以她身上的傷痕給她起名為「標點」。北大西洋露脊鯨在19世紀早期遭到大量捕殺幾乎滅絕,在1937年禁止商業捕鯨後得以倖存下來。
-
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北大西洋有個地區持續變冷根據氣候科學家表示,這個區域是在2015年首次被發現的,是位於北大西洋的一個異常情況,他們也稱之為「冷斑點」,而在這5年之中,這個斑點是在持續性的降溫(變冷),這與周邊海洋區域完全是不一樣的,周邊的海溫是在不斷上升,而這個斑點是在不斷地降溫,如今科學家們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因為海洋的複雜性使它難以解釋,所以說這「冷斑點」到底是什麼情況,還得繼續研究才行
-
鯨之悲歌:北大西洋露脊鯨兩月內死了8頭,全球僅剩400頭!
在19世紀中葉,人類為了照明曾一度大肆捕殺多種鯨魚,其中北大西洋露脊鯨被捕殺到幾近絕種的程度。自上世紀30年代禁捕令推行,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日子才好過一點。雖然它們沒有再被人類獵殺,但近年來連續出現非自然死亡事件,令這種稀有鯨魚離滅絕又更近了一步。
-
北大西洋露脊鯨註定要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僅有450頭生存。有美國政府官員就此警告,如果不採取新的保護措施,瀕危的露脊鯨就會滅絕。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北大西洋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僅有450頭生存,其中17頭死於2017年。
-
科學家重建末次冰期以來南海深層洋流動態演化歷史
在氣候突變時期的海因裡希(Heinrich 1, 17500~14500 yr)和新仙女木事件(Young Dryas, 13000~11600 yr),北大西洋經向翻轉流急劇減弱甚至停止,全球氣溫驟降,兩極和阿爾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蓋擴張,大量動植物死亡,這也就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