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洋流,長度超2.1萬公裡,每秒流量1.3億方,分割出新大洋

2020-12-03 草民有話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當中曾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主人公和家人乘坐一艘日本輪船前往加拿大,卻不幸在馬尼拉東部的菲律賓海遇到可怕的暴風,船上的人和動物幾乎全部遇難。主人公靠著一艘救生小船,穿越了茫茫的太平洋,從菲律賓海一直漂到墨西哥的海岸。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與船上那些動物的故事,以及漂流過程中的奇妙景象徵服了許多觀眾。

從菲律賓海到墨西哥,中間間隔著至少1萬公裡寬的太平洋,一條小船理論上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穿越如此寬的海域。但事實上,主人公正是靠著北大西洋環流(洋流)的作用力,硬生生給「漂」到墨西哥的。

洋流是大洋中海水的區域性線形流動方式,風、鹽度、溫度、地轉偏向力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從理論上講,地球上的洋流應該都是環繞地球一周的閉合形環流,但是在北半球,受到陸地和諸多島嶼的幹擾,洋流無法連續,呈現多個區域性環流,最著名的就是北大西洋環流和北太平洋環流。

北大西洋環流中的墨西哥灣暖流和北太平洋環流中的日本暖流是這兩個環流當中最強勁的洋流,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暖流。可是,在三個大洋的南部,環繞著南極大陸,卻存在著世界上唯一環繞地球一周的洋流,也是地球上最強勁的閉合環流 - 南極繞極環流。

這個環流之強,甚至直接隔斷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海水、海洋氣候和大致生物類型,在三大洋中硬生生地切割出了世界第五個大洋-南大洋,其面積大於北冰洋,位列世界第四大洋。

說起世界最強洋流,一般大家都會想到墨西哥灣暖流,因為這個灣流的衝積能力之強大,可以讓遠在7000公裡之外,位於北極圈附近的冰島以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變得不再寒冷,並且海水也不會結冰,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因此成為俄國在北極圈內唯一的不凍港。

墨西哥灣暖流的規模十分巨大,每秒流量可以達到7400萬一9300萬立方米,相當於第二名日本洋流的將近200%,是地球上所有陸地河流總流量的約80倍。但是,比起南極繞極環流來說,這個長度和流量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狹義上的南極繞極環流,是指極地東風帶對應下的,環繞在南極大陸近海的環形洋流,環流方向是逆時針。而廣義上來的南極繞極環流包含南半球(南緯40-60度)的西風漂流,其運轉方向是順時針。在規模上,西風漂流要比南極繞極流大得多,但是在屬性上,二者都是屬於環繞南極大陸做運動,都被稱為廣義上的南極繞極流。

南極繞極流存在於南極大陸的周邊,以及亞南極地區(南緯46°-60°之間的南極地區),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部邊緣,通過德雷克海峽形成閉環,周而復始。沿途不斷受到來自印度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的暖流的侵襲,但閉環的繞極流會將這些暖流阻擋、衝淡,並在裹挾至一定距離後向北釋放,形成寒流。如此一來,南極地區的海域就極少能夠受到南半球暖流的影響,南極冰層也不會因為暖流的衝刷而融化。

3D展示南極繞極流

從總體上看,南極繞極流的方向永遠向著東方,並在運動過程中不斷得到補充,其總長度約2.1萬公裡,包含了世界上最長的洋流(西風漂流)。除此之外,南極繞極流的流量也很大,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洋流,每秒流量可達1.3億立方米,是世界所有陸地河流總流量的100多倍。

在20世紀之前,人們不知道南極大陸的存在,也無法接近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只是認為那裡可能存在一些冰封的島嶼,所以就曾將南部極地區域稱之為南大洋。即:沿著南極圈的海洋,北極限是合恩角、好望角、範迪門的土地和紐西蘭南部。

後來南極大陸發現之後,人們一度放棄了南大洋的說法,但隨著20世紀海洋水文探測的不斷更進,人們發現了南極繞極環流的存在,連綿不斷的繞極流阻隔了低緯度地區南下的暖流,使得南緯60度以上的南極地區海域保持寒冷,並且其海水也不同於地球上任何一片海域,也不參與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海水交互,基本是一片內循環海。

因此,在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將其確定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不過,也有一些人士認為南大洋雖然有相對獨立的水體和洋流,但它缺乏大洋中脊,不足以被稱為大洋。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洋流,長度約2.1萬公裡,水量是全球河流的200倍
    世界上最大的洋流,長度約2.1萬公裡,水量是全球河流的200倍曾經地理學的不好的你是否現在看到洋流這一個詞的時候你頭皮都會發麻?不用擔心,你現在又不用學習在這裡你只是去了解一下。所以今天想要帶大家了解的就是全球最大的洋流。據了解它的長度超過2萬公裡,水量是全世界河流總量的200倍,看新聞的時候我們也經常聽到說有哪一股洋流有怎樣的動態,這樣我們也可以推算出其實全世界有很多股洋流的。那麼,你是否知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條全世界最大的洋流,他是哪一條呢?
  • 世界上最大的洋流,長度約2.1萬公裡,水量是全球河流的200倍
    據了解它的長度超過2萬公裡,水量是全世界河流總量的200西風環流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南極洲環流,他能夠從非洲和南美洲南端環繞整個南極州,他的總長度約2.1萬公裡,他的水流量每秒可達1-2億立方米,是全世界同向流動的水體中最大的。
  • 全球最大的洋流,長度超2萬公裡,水量是全世界河流總量的200倍
    在北大西洋暖流之外,地球海洋中的洋流還有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千島寒流、秘魯寒流、本格拉寒流等,這些洋流構成了地球海洋水流的活動圖,也催生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漁場。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又被叫做西風環流,環南極洲洋流、南極洲環流等,它是全球洋流系統中最強勁的洋流,環繞南極洲由西向東流動的洋流,範圍覆蓋了南緯40~60度,在這個緯度上,地球大氣層形成了西風帶,風力常年達5~12級,強勁的西風吹過海面時
  • 全球最大的洋流,長度超2萬公裡,水量是全世界河流總量的200倍
    ,這些洋流構成了地球海洋水流的活動圖,也催生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漁場。 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又被叫做西風環流,環南極洲洋流、南極洲環流等,它是全球洋流系統中最強勁的洋流,環繞南極洲由西向東流動的洋流
  • 全球最大的流動水體,長達2萬多公裡,水量可達全球河流的百餘倍
    1.風海流在地球風帶盛行風吹拂下,表層海水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這樣形成的洋流稱為風海流,也叫吹送流,世界上的洋流大多數是風海流,可見地球的信封袋對洋流的影響有多大。從理論上講,因為信風作用和地轉偏向力,地球上的洋流應該都是環繞地球一周的閉合形環流,但是除了南極洲附近維度的所有區域海洋是相通的,其他地方的海洋都會被大陸或者島嶼阻擋,因此洋流大多會呈現區域性環流,比如北大西洋環流、北太平洋環流、太平洋環流等,其中北大西洋環流中的墨西哥灣暖流十分強大,其長度可達七八千公裡,水流量約為每秒八九千萬立方米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  國家航天局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打破常識,世界上的第五大洋:淨土的衛士、學術上的爭議
    我們學到過世界上有「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這七大洲,還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這四大洋」,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不斷重複,這些常識已經漸漸地深入腦海了。其實這個現實,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改變了。
  • 世界河流長度排名前10的河
    全長約4700公裡,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裡由於流經赤道兩側,獲得南北半球豐富降水的交替補給,具有水量大及年內變化小的水情特徵,河口年平均流量為每秒41000立方米,最大流量達每秒80000立方米。嚴格意義上的鄂畢河是在比亞(Biya)河與卡通(Katun)河在阿爾泰山的西伯利亞段山麓匯合後形成的,其長度從這裡算起為3,650公裡(2,268哩)。
  • 每秒飛奔2.4萬公裡,科學家發現最快恆星,然而其命運卻是被吞噬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在以一定的速度運行,比如月球在以每秒鐘1.02公裡的速度圍繞地球運行地球,以每秒29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運行,而太陽攜帶著整個太陽系在以每秒220公裡的速度在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可見太陽的公轉速度更快,但是即便如此,它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仍然需要2.5億年的時間,從恐龍滅絕直到今天
  • 30萬公裡長棍子沿固定點旋轉,每秒1周,棍子末端能超光速嗎?
    對於光速無法超越理論,相信有不少人一定不服,假想一下,如果將一根長達30萬公裡鐵棍一端沿一個固定點旋轉,每秒只需旋轉1周,不考慮棍子斷裂等因素,根據圓周長公式L=2πr計算得出,棍子末端線速度不就達到每秒188.4萬公裡嗎,是真空光速6.28倍。
  • 南極洲環流,世界水量之最
    南極洲環流,其水量相當於世界所有河流總量的100倍,奔騰2萬公裡的水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流。我們觀察過世界地圖會發現,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極洲北端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其形狀是東西向的喇叭口,就像是水流衝刷出來一樣。
  • 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
    在世界七大洲中,除了南極洲被冰雪覆蓋,其他大洲都湧動著無數條河流,她們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成千上萬。一起描繪出一個勃勃生機的地球。而在世界上有哪些流量最大的河流呢?她們的徑流量是多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No.1亞馬遜河起源於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河,是河流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的世界第一大河。亞馬孫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7.5萬立方米,年均徑流量6930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七倍。
  • 1億公裡!今天,天問一號飛出新裡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距離火星還有多遠?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給出的信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1億公裡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現在,天問一號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預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造訪我們地球的「姊妹星」。
  • 5大湖泊3個超保2個超警 湖北防汛工作仍嚴峻多部門紛紛預警
    就水文監測最新數據,《華夏時報》記者向湖北省水利廳發採訪函,對方提供給本報記者的信息顯示,截至17日8時,全省仍然還有長江幹流監利至九江段全線超警戒,五大湖泊中,洪湖、長湖、斧頭湖3個超保證水位,梁子湖、汈汊湖2個超警戒。
  •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國家,僅2個國家過十億,3個達2億4個超1億
    關於世界上人口數最多國家,早年曾一度說印度最多,不知道你有過這樣的印象沒有。不過近年看到的數據,一直是中國比印度多些。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概念,大概是兩國人口數多年來一直相差不大,誰越過誰,是一不留神的事兒。
  • 是真空光速19倍,1秒570萬公裡?類星體中的超光速現象實際是錯覺
    光,我們每天都有接觸到,沒有光子人類眼睛就看不到任何東西,如同瞎子一般,然而光卻是世界上最讓人難以理解的物質,不僅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光速還是一個不變常數,每秒299792.458公裡,無論你處在何種狀態中,所看到的光速不變。
  • 地球海洋「洋流」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洋流又被稱為「海流」,通常是指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著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洋流是地球表面熱環境的主要調節者,全球巨大的洋流系統促進了地球高低緯度之間的能量交換,維持著地球表面熱量的動態平衡。
  • 膨脹400年後速度仍達每秒1.1萬公裡
    編者按:科學家發現SN 1604超新星爆炸的衝擊波清空了周圍的星際氣體,400年後,SN 1604超新星殘骸仍以極高的速度膨脹,外圍的物質團塊最快膨脹速度達到了每秒1.1萬公裡,平均膨脹速度為每秒5000公裡。
  • 我國改良的霍爾推動器,每秒1萬公裡,3周可抵火星
    我國改良的霍爾推動器,每秒1萬公裡,3周可抵火星中國已經在很多的科學技術領域,都有著最為權威的話語權,甚至世界各國都羨慕中國的發展,認為中國可能會走向更強的道路。尤其是在航天航空領域,中國的發展更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