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是我們的「好兄弟」,但其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卻始終處在較低的水平。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巴基斯坦國內的基礎建設落後。我國喊了很長一段時間「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就是這個含義,沒有完善通達的公路、鐵路、港口,會使國內經濟發展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國內政局不穩,民生凋敝,投資也很難帶動經濟發展。所以到現在,巴基斯坦許多地區仍然還很貧窮。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麼窮苦的一個國家,卻擁有現在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的核武器!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
根據聯合國制定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只有五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才是被普遍承認的、能夠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巴基斯坦是一個非法擁核國家。當然,聯合國不能阻止任何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只可以決定其正當的使用權。在當前核威懾的大環境下,擁有核武器無疑能為保衛國家領土完整與安全做出巨大貢獻。
巴基斯坦在1983年,首次進行了冷試驗,1992年坦然承認「擁有了核武器能力」,在1998年還進行了6次核試驗,從此巴基斯坦就成為了擁核國家,這一舉動對於印度來說,具有巨大的威懾力,次年雙方就籤署了《拉合爾宣言》,同意雙方都停止進行核試驗。
道路曲折
核武器對於維護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如果沒有核武器,印度的入侵行動會更加放肆和野蠻,正是因為擁有核武器,印度才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就算能吞併成功,被核武器打擊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失。而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器,也正是出於對印度的警惕。巴基斯坦的經濟和人數都不如印度,如果按部就班發展常規兵力,那只能在還沒有發展完之前就被印度吞噬殆盡。巴基斯坦國內的智者很早就把目光投在核武器發展上,認為核武器是唯一制衡印度的武器。
但是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器的道路非常曲折,經歷了38年,期間數次停滯。在1954年,巴基斯坦最初的國家原子能研究院成立,開始制定核開發計劃;1956年,又成立原子能理事會。但可惜的是,因為資金問題和技術問題,這個項目最終失敗。巴基斯坦隨即派遣多名科技人員外出學習。在此過程中,又有很多科技人員不願回國,巴基斯坦甚至還面臨著人才流失。其核武器研究過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緩慢前行。
在印度第一顆核裝置成功爆炸的情況下,點燃了巴基斯坦緊繃的神經。政府開始儘可能多地向核武器研究部門撥款、與國外商談合作事宜、購買國外相關設備,此段時期核武器發展進入了平穩時期。在阿富汗戰爭爆發之後,巴基斯坦變成前線國家,美國一改常態,為巴基斯坦核武器發展提供了很多援助。雖然戰後,美國想再度制裁,但此時已經為時已晚,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已經研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