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鬣狗」「魔鬼熊」「貪吃鬼」「貂熊」,這是人類送給我們的外號;暴躁、狡猾、兇殘,這是人類對我們的評價……你猜對了,我們就是讓人類聞之色變的狼獾!
但是,人類呀!你們真的了解狼獾嗎?狼獾真的是孤僻、危險的血腥殺手嗎?今天,我就要來說說我們家族的秘密,給狼獾正正名!
非狼不是獾
我的家在遙遠的北部森林,那裡有美麗的白樺林、松林和灌木叢。我的媽媽叫奧拉,是一位英雄母親。在我和弟弟的上面還有六位哥哥姐姐。所幸它們成年後都已經離開了家,所以我們暫時能獨佔母親的愛。
從小我就好奇自己的身世,雖掛著狼獾之名,但我們既不像狼,也不像獾。而且事實恰恰相反,狼是我們的天敵,唯一的共同點是我們都吃肉;獾倒是和我們有那麼一丁點兒關係——同為挖洞高手,可惜獾以植物的根、昆蟲和蚯蚓為食,和我們絕對不是一國的。於是乎,我們時常被鄰居嘲笑,說我們是小一號的熊,然後加了一條類似貂的尾巴!這可真讓人抓狂,我們究竟是誰?
那天,老媽終於和盤託出——原來我們狼獾是鼬科中的一員,論體型還算是鼬科中的老大,而臭鼬、白鼬,甚至水獺竟然是我們的親戚!哦,天吶,我可一點兒都不想和那些臭臭的傢伙為伍。不過後來,我才明白當時這個想法有多可笑。因為幸好是鼬科,才使得我們狼獾擁有了一項秘密武器……
●知識連結
狼獾只生活在北半球的北部,包括北極、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等地。在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北部、內蒙古和新疆北部也曾發現過它們的蹤跡。
學習本領忙
出生三個月後我們就斷奶了,還被老媽逼迫著學習各項生存本領。哎,時值夏季,水草豐美,魚跳鳥叫,我們兄弟倆玩還玩不夠呢!但是老媽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教授我們爬樹、遊泳、捕魚、獵食,我倆心不在焉地學了個七七八八。
到了秋天,我們兩兄弟迷上了嬉戲打鬧。奇怪的是,老媽對這點並未阻止,只是放任自流。我們互相吼叫、追趕,從上而下地攻擊,抓臉,甚至咬嘴唇。但我們懂得點到為止,結果也互有輸贏。後來我才知道,正是在這種玩耍中,我們學會了攻擊、摔跤、擒拿、小跳躍等本領,這為以後的捕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知識連結
為了生寶寶,懷孕的狼獾會自己挖掘洞穴,修建2米寬、1米高且入口只有約30釐米的產房。狼獾的妊娠期長達7個月,但實際上受精卵只需要兩個月便發育完畢。狼獾媽媽會精心計算,要到第二年的春季才會產下幼崽,因為這是一年中食物最充足的季節。
被老爹趕出門
偶爾,我們也會想念那不曾謀面的老爹,纏著老媽給我們講講它的故事。老媽卻總是多愁善感,閃爍其詞。從隻言片語中得知,老爹叫尤瑪,它的領地有上千公裡,在這一帶是王一般的存在。這一點讓我們無比敬仰和自豪。
可惜,我們和老爹的第一次見面一點兒都不愉快,甚至說如噩夢一般!當高大威猛的老爹出現,我們想撲上去擁抱時,老爹卻大聲怒吼,並作出警示的動作。當我們不明所以,發蒙之時,老爹乾脆衝上來對我們拳腳相加。出於本能,我們兩兄弟只能出手還擊,但姜畢竟還是老的辣,三五個回合下來,我們已經被打得稀裡譁啦!結果是怎麼也想不到的,我們被親爹驅逐出家門,當我最後回望時,看到老媽眼裡不舍的淚光。
當然,當時我們很不解,不過後來我們明白了,狼獾生性喜歡獨來獨往,只有在養兒育女時才會聚在一起。而且狼獾絕不允許有同性出現在自己的領地,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兒子成年後必須離家,而且還會被趕到幾百公裡之外,女兒可以留在母親領地附近幾十公裡。
完全不挑食
在離開老媽後,我和兄弟也分道揚鑣,去開拓自己的領地了。獨自生活時,才知道當年老媽教我們的生存本領有多麼重要。從森林、河谷到冰川,為了找尋食物,我每天會奔跑超過60公裡的路程,只為了填飽肚子。都說我們貪吃,沒錯兒,我一頓要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20%的食物。還好,我食性雜,完全不挑食,什麼小魚、小鳥、老鼠……哪怕是樹上的漿果我都來者不拒。當然,如果想要大快朵頤,飽餐一頓,就必須發揮我的捕獵絕技了!
運用臭屁功
話說這日,我憑藉良好的嗅覺,在森林中發現一頭駝鹿的屍體。四處逡巡,發現沒有競爭者,我立刻衝上前狼吞虎咽。就在肚子才半飽時,一頭灰熊搖晃著肥胖的身軀過來了。面對體重是我十倍的傢伙,我感到壓力很大。但是,就這麼放棄到嘴邊的食物還真是讓我不甘心呢!於是,我充分發揮了狼獾家族保護戰利品的絕招,那就是臭屁功。我刺激肛腺,排出「臭液」,並帶著這股強大的氣味小心翼翼地靠近這頭灰熊。大概是這臭味太刺鼻,差點兒讓灰熊窒息,它硬著頭皮扯下一截駝鹿腿,就訕訕地離開了。除了熊,我也拿這招兒對付過狼群,並僥倖奪取到食物,趁狼群被燻得暈暈乎乎時,我趕緊逃之夭夭。
雪地捕獵
冬季,馴鹿多了起來,也正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相比纖細高大的馴鹿,我們狼獾顯得矮小粗壯,但這也正是我們能捕獲到馴鹿的秘密所在。我們狼獾雖然很重,但厚厚的、像個平底鍋的腳掌,無論是在雪地上行走還是奔跑,都不會下沉,而馴鹿在雪地中前進則非常困難。因此,我們以絕對的速度優勢佔了上風。遭遇馴鹿時,我首先會快速奔跑,超越它,然後用粗壯的爪子和強有力的顎拖住柔弱又沒有攻擊力的馴鹿,又是拽,又是撕扯。苗條的馴鹿一下子就會因失去平衡而摔倒,最後不堪騷擾而崩潰,這時,我就憑藉尖牙和利爪,咬斷馴鹿的咽喉,而後大飽口福。
食物保衛戰
身長1米、體重20千克的我,即使再貪吃,也不能一次吃掉100多千克的馴鹿。當然,我更不會「拋棄」它,因為我們狼獾會珍惜捕獲到的每一份食物。於是乎,我會把吃剩的食物分幾個地方埋藏起來,可能是地下,也可能是樹上。為了保衛食物,我會在上面做一些特殊的「記號」——尿液。這樣一來,烏鴉等其他動物就不會打食物的主意了。除此之外,在食物缺乏的時候,我還經常依靠狼群和熊吃剩的殘羹度日。這下知道了吧,我們狼獾是有多強的生存意志啊!
一個壞消息
第二年冬季快要過去時,我在無意中竟然靠近了老爹的領地。遠遠地,我發現一個身影臥在一棵白樺樹下,走近一看,發現是一頭狼獾。憑藉雙眼上方的斑紋,我認出這正是我的老爹——尤瑪。但是,這次迎接我的不再是它的拳腳,而是沉默。老爹頭頂的彈痕證實,它是死於獵人的槍口下。沒錯,曾經聽老媽說過,這個季節正是獵人出動瘋狂捕獵的時候,這對狼獾來說簡直是災難。
我不太明白人類和我們狼獾之間的恩怨,非要說狼獾是血腥殺手,我無力辯駁,因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生存法則,而我們狼獾只是這一系列法則中的一環而已。事實上,真實的狼獾害羞、隱秘、愛玩,並且不會傷害人類。更何況,我們狼獾居住在極地針葉樹林和凍土地帶,那裡人跡罕至!
●知識連結
早在上個世紀,狼獾就開始遭遇血腥屠殺。農場主認為它們具有殺死家畜的能力,所以對其憎惡無比。獵人認為狼獾會偷食他們的戰利品,對其恨之入骨,時常設計陷阱誘捕狼獾。而且,狼獾是馴鹿殺手,這讓飼養馴鹿的主人非常惱火,因此它們惹上殺身之禍。另外,與其他野生動物一樣,狼獾也會因上好的皮毛而遭到捕殺。
新希望
因為老爹的離開,讓我非常擔心老媽,便偷偷潛回老媽的領地,想遠遠地看看它。很幸運,我看到老媽還健在,而且它身邊有兩隻幾個月大的小狼獾正跳來跳去地嬉戲玩耍。正疑惑時,我看到姐姐雷婭出現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當舅舅啦!
這個好消息立刻一掃幾日來的陰霾,小狼獾的出生無論是對我們這個狼獾家庭,還是對這一地區整個的狼獾大家族來說,無疑都是新的希望!
我們這次家庭聚會非常短暫,很快,姐姐雷婭就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而我也要恪守狼獾家的生存法則,離開老媽,踏上自己的領地。很快,我將在那裡生兒育女,讓整個狼獾家族能世代繁衍下去!
●小貼士
◆狼獾主要生活在偏遠的極地,以遼闊的地盤為家。這讓狼獾顯得難得一見,並且數量稀少。
◆狼獾是現存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身長1米、體重約20千克。
◆狼獾有敏銳的嗅覺和強有力的下顎,主要依靠嗅覺尋找食物。強大的咬合力能讓它們輕易咬碎骨頭,得到骨髓和油脂。
◆強壯有力的腿,能讓狼獾不知疲勞地運動,奔跑速度每小時可達40千米。
◆狼獾的腳寬大,同時部分有蹼,有長長的爪子。
◆小狼獾剛出生時只有橘子大小,渾身灰白色的毛,只會吃和睡。滿月後才能睜開眼睛,毛色慢慢變成棕褐色。
◆雄性狼獾的領地有些時候會交迭。而在它們面對面時經常是互相咆哮,以此解決爭端。
◆上樹是狼獾方便的逃脫之道,大樹也是藏匿食物與偵察周遭環境的好地方。
◆狼獾的毛皮又長又厚,有很強的耐用性和保溫性,在零下40攝氏度時,能保證自己的體溫在36攝氏度左右。
◆洞穴是個好地方,可以供狼獾休憩、藏身和抵禦強烈的暴風雨。
◆人類是狼獾最大的敵人,現在狼獾的數量在日益減少,已瀕臨滅絕。
徵集|我與少年科普報的故事——少年科普報40周年徵集活動開始啦!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公眾號「少年科普報」,關注少年科普報微信平臺,訂閱《少年科普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