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苑金秋一日】探秘麋鹿苑植物王國,成為植物小達人

2020-10-14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剛送走火熱的十一黃金周,蕭瑟的秋風已悄然而至,​​​​​​​身邊的植物你都認識嗎?​可曾仔細的觀察過它們?涼意襲來植物們都會用什麼方法度過寒冬呢?樹葉為什麼會變色?當果實掛滿枝頭,有哪些動物在「偷吃」?為了傳播種子,植物們都配備了哪些工具?走進麋鹿苑,和老師一起尋找答案吧~

麋鹿苑精心打造的植物探索課程,從戶外植物考察到室內講座,從科學小實驗到手工操作,科學的知識點+生動的講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步步深入,讓孩子們成為植物小達人。在這個秋天,拒絕走馬觀花,讓專業老師帶你走近自然,探秘植物王國,領略進化的奇妙。

​活動亮點

處處是美景

孩子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顆草,都是一堂生生動的自然啟蒙課。對孩子來說,自然界充滿太多的神奇之處和未解之謎。

這裡與其他城市公園不同,植物景觀往往不加修飾,儘量保持原始狀態。宛如城市中的諾亞方舟,更具野趣。

自然筆記

麋鹿苑除了有鹿、有鳥類,也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數目眾多的樹木和各式各樣的植物,成為許多生物重要的棲息地和庇護所。​

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在苑內探索, 運用與生俱來的「五感」,到自然中發現花草樹木,探索植物王國的神奇智慧,同時也能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

麋鹿大電影

觀看《鹿王爭霸》等科普電影,電影既能欣賞雄性麋鹿之間互相搏鬥的精彩畫面,又能夠體現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苑博物館

參觀講解世界鹿類博物館,博物館內的展廳運用文圖、多媒體、微縮景觀等多種形式,將世界近50種鹿類知識集於一處,探究和展示鹿類的科學知識、民俗文化,以及鹿類帶給人類的精神瑰寶。

植物講座

在大自然中植物隨處可見,不僅美化環境還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那麼植物們有哪些分類又是如何傳播種子從而自由生長的呢?聽聽老師的解答吧~

聽完老師解密,是否對見證植物的生長非常好奇,不急,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

小小飼養員

來了麋鹿苑,怎麼能錯過可愛的麋鹿苑們!帶著小鹿們喜愛的食物,和小鹿們來一場親密接觸吧~

活動時間表

09:00 麋鹿苑博物館集合開營儀式

09:20 進園區植物觀察完成自然筆記

11:30 午餐時間(自備)

12:30 觀看麋鹿大電影

13:00 麋鹿苑博物館講解參觀

13:50 植物講座-植物手工課(手工課成品可帶走)

15:00 小小飼養員體驗(餵食小鹿)自由活動

16:00 活動結束

返程

防疫要求

請聽從工作人員安排:

1. 參加人員需提供健康安全碼,符合條件方可參加;

2. 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

3. 參加人員需攜帶口罩;

活動時間地點

10月18日

集合地點:成團後群內通知(自駕)。

活動地點:麋鹿苑內

活動費用

兒童:228元/人,成人:168元/人

適合年齡:6歲以上

報名以家庭為單位,5個家庭成團,10個家庭滿團

不支持單飛(繳費前,請致電韓老師13910726106 確認活動剩餘名額)

報名方式/時間

報名聯繫方式:韓老師13910726106(微信同號)

即日起至10月13日12時止,報名按付款順序,先到先得。如未成團,所收款項如數退還;團員個人原因未能參加活動,已繳活動款項恕不退還。

付款方式

單位名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

開戶帳號:010 909 780 001 201 120 030 13

開戶銀行:北京銀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或微信掃描如下二維碼支付

活動注意事項

​1. 苑內動物生性敏感,參加活動的朋友請不要穿亮色衣服,儘量避免紅、黃、粉等鮮豔顏色。

2. 麋鹿苑草木繁茂,請您穿長褲、運動鞋,不要穿裙子、短褲,以及涼鞋。

3. 十月天氣較涼,活動時間長,請您備好防寒衣物。

4. 午餐自備,可以自帶水杯,午餐時提供熱水。

5. 戶外活動受天氣影響大,注意臨近時間天氣預報,如遇大風、雷雨等天氣,活動可能順延或改期。


公眾號名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微信號:bjast-wx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美拍聯合哈羅單車「一騎麋鹿舞」高顏值達人約你上車尬舞
    該活動一經上線,馬上吸引了陳靖川、飯飯、蕊蕊等美拍達人參與其中,還有不少專業舞團紛紛為這款可愛度爆表的麋鹿舞做專業的「測評」。「一騎麋鹿舞」作為聖誕期間的一場大型品牌曝光活動,也得到了螞蟻短租、天天遇美、唐山探店等數十家企業的關注,發起聯名海報宣傳,並組織員工線上跳舞響應!
  • 麋鹿的前世今生
    1900年前後,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將散落在歐洲各地的18頭麋鹿收集到其名下的烏邦寺莊園進行散養,經過繁衍生息,麋鹿的生機得以延續,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小種群。1985-1987年,我國政府著手開展麋鹿重引入工作,重引入77隻麋鹿成為為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以下簡稱北京麋鹿苑)和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江蘇大豐)的基礎種群,中國的麋鹿種群開始有計劃地恢復。
  • 2020年第一頭小麋鹿出生!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傳喜訊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月23日傳來喜訊,今年第一頭小麋鹿出生了。當天下午4點左右,保護區科研人員在巡防時發現,一頭小麋鹿正在水邊慢慢走動,搖搖晃晃。從身體特徵判斷,這是保護區今年出生的第一頭小麋鹿。兩個月來,麋鹿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直處於防控一線,確保麋鹿生境安全,小鹿的出生,讓大家十分開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技術處處長任義軍說, 隨著這頭小鹿的產生,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都感到無比的高興。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活動現場,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鹽城:活躍的麋鹿和牙獐
    王淼  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內有2500多種植物、394種鳥類,是東北亞雁鴨遷徙路徑上的重要溼地、東北亞鶴類重要保護區、東亞—澳大利西亞涉禽及東北亞雁鴨類遷徙主要路徑、國際重要溼地。區內擁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4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7種,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2020-09-1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麋鹿長得「四不像」?
    麋鹿是一種我國特有的鹿類動物,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俗名叫「四不像。」人們在觀察麋鹿時,總能從它們的身上找到一些常見動物的影子,久而久之,就總結出了「臉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這樣四個最為明顯的特徵。麋鹿為什麼會長得「四不像」?麋鹿的四個「不像」中蘊含了怎樣的科學道理?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觀看「四不像」麋鹿,欣賞大自然風景
    假期載上老人,帶上孩子,一家驅車前往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親近野生的麋鹿群,已成為許多都市人的休閒時尚。但是為了安全,還是不要隨便下車,免得溫馴的麋鹿以為你想傷害它而奮起反擊。放養的麋鹿常年見識到太多的遊人,它們早就習以為常了,遊覽車的陸續經過對它們毫無影響,它們繼續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乘坐遊船遊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水路繞行一周,可以看到水裡成群結隊的野鴨,幸運時還可以看到正在遊泳跋涉的麋鹿呢!
  • 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麋鹿》教學設計帶你認識麋鹿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3.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教學重點:了解麋鹿的特點和它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麋鹿的有關知識。
  • 「中國麋鹿之鄉」首次拍到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母鹿產仔影像
    ,這是首次拍到的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中母鹿產仔的珍貴影像。視頻記錄的是4月4日12時左右,保護區內一頭野生雌性麋鹿自然分娩的部分過程。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麋鹿的前蹄。每年四五月份是麋鹿的生產旺季。為了記錄下麋鹿野外生產的視頻資料,今年初,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了野外麋鹿的監測力度,廣泛採用紅外相機實施專項監測。
  • 我國麋鹿保護項目有望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麋鹿一直是我國的「土著居民」,1900年前後在我國野外滅絕。1985年,散養在英國莊園的20隻麋鹿,在中國與英國政府啟動的麋鹿重引進項目下,回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這裡是麋鹿原產地、模式種產地和最後的種群滅絕地,也是首個種群回歸地。今天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的日子。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將戰火蔓延到了南苑地區,團河行宮被毀,獵苑的麋鹿也因這場浩劫最終宣告在故土滅絕。幸而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成為麋鹿的救星。偏愛麋鹿的公爵自1898年起,出重金買下了當時歐洲各地動物園中的18頭麋鹿,放養在自己的鳥邦寺莊園內。經過悉心的照料,使這個物種起死回生。
  • 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原標題: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京開幕。
  • 麋鹿重歸故裡35年:「文化+」釋放麋鹿文化潛力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羅鑫)古樸清麗的麋鹿瓷器、時尚便捷的麋鹿手袋、栩栩如生的麋鹿角模型、象徵「福祿壽喜好運來」的麋鹿四季文創系列產品……豐富多樣的麋鹿文創產品20日亮相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 「歸國華僑」麋鹿的興衰史
    麋鹿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臺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
  • 中華麋鹿園:你想知道的麋鹿都在這裡
    這就是麋鹿「四不像」名字的由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四不像」是元始天尊起的名字,但是這種說法無法考證,也就博君一笑了。麋鹿是鹿科中叫溫順的一種。他們跑的沒有梅花鹿和「傻狍子」快,也不像馬鹿,白唇鹿那樣在發情期時攻擊人,甚至在公鹿為了爭奪配偶而角鬥時也是相對「佛系」的,沒有激烈的衝撞和大範圍的移動。敗者不留,勝者不追。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
  • 「麋鹿IP」正式發布 大興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