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三菱Xpander在泰國上市,這款以日產驪威、本田B-RV為對手的Crossover車型,擁有7個座位,在泰國售價是15.6萬人民幣起,嗯,你沒看錯,泰國的汽車可真沒想像中那麼便宜,這款售價約9萬元人民幣起的小車,泰國賣價就這麼任性。還比如,泰國新上市的雷克薩斯ES300h,起售價71.8萬人民幣,配置相當於國內46.8萬的ES300h行政版,看到這裡,是不是滿滿幸福感油然而生呢?
泰國對於柴油發動機一直實行價格補貼,裝備柴油發動機的皮卡相對汽油機便宜15%左右,所以滿大街的皮卡就很好理解了。轎車屬於家庭剛需,但因為價格相對收入偏高,所以在泰國經濟型的A0級車銷量最好,長期佔據銷量榜首的是本田飛度、鋒範、豐田威馳、花冠、馬自達2等小車,這些在國內6、7萬人民幣起價的車,在泰國約是11萬人民幣起價。
可能很多人想知道國內暢銷的雅閣、凱美瑞、大眾CC、保時捷Macan等泰國是什麼價,那可以想像下15年前,桑塔納2000在國內賣30+萬元的情形,其實就是現在泰國的狀態。作為比較貴价的品牌,大眾CC賣57萬人民幣起,保時捷Macan要120萬人民幣起,在泰國住房比較便宜,但要想買一部車子,估計跟國內人買房子差不多吧,都需要貸款,然後可以分期20年還清,當然,也可以選擇3年還貸,這是比較有錢的人家。
泰國沒有自己的汽車工業,沒有國營品牌,沒有民營品牌,也沒有合資建廠政策,基本是外資獨立建廠,把泰國當作廉價的製造基地。所以,別看泰國汽車生產廠不少(多是日資和中資企業),但汽車反而成了外資掠奪泰國的一件物品,落後就要挨打放在哪裡都成立,汽車的天堂是北美,越發達的國家汽車價格越低,這句話似乎並沒有錯。
所以,我們還是得感謝吉利、奇瑞、比亞迪等一幫民企,是他們的存在和不屈不撓,才對汽車列強們的價格體系造成衝擊,才讓老百姓能用國際接軌的價格享用汽車。如果不是他們,現在的泰國車市,可能就是我們的樣子,幾大汽車國企在最早的十幾年,其實也沒有什麼建樹,既不能左右價格,也不能研究技術。
當然,充分的市場競爭和媒體輿論也是國內市場向好的一個方面。回看泰國,日系車企在泰國耕耘早,本土消費者對其更有品牌好感,而歐美企業涉足遲,情感上生疏,加上市場容量小,也就沒有太多意願去競爭,基本形成了日系品牌獨霸的局面,價格方面也容易壟斷。近兩年,中國企業在泰國及東南亞躍躍欲試,試圖以低價位打破格局,但日系也是聞風而動,五十鈴、三菱立馬發力,上個月傳出增投資超200億日元,擴大東南亞的基地網絡,以穩固自己的實力,兩田和日產沒道理不早做準備。
泰國較高的車價,其實也跟關稅有關,在本土建廠生產的車企,基本都是零關稅,而進口車就要收取額度不等的關稅,這些關稅額度還相當複雜,跟WTO/東協自由貿易/國家關係等都相關,所以有些車在泰國賣出天價也不難理解,也自然成全了先入為主的日系車企。至於有些人說日系車空調涼快,所以討當地人喜歡,這不過是其中的小理由罷了。
泰國有也有大的汽車集團,類似中國的龐大,從經銷商幹起變成了汽車大財團,近幾年發展到和外資車廠搞合資生產汽車,但也只是買辦的角色,因為只有渠道和關係網,而沒有研發和技術實力,對定價的影響微乎其微,更何況站在利益的角度,買辦們也沒有很強烈的意願為拉低汽車價格而努力,一如當今國內的某些國企,所以,這樣的角色再多,其實都不是什麼好事,唯有掌握核心競爭力的民企,以及充分競爭的環境,對老百姓來說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