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中華蜜蜂簡稱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蜜蜂,也是東方蜜蜂最重要的一個亞種,具有抗蟎能力強、嗅覺靈敏和善於採集零散蜜源等特性,有很好的自我生存能力,對植物傳播花粉具有重要的作用,所釀製蜂蜜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但是隨著西方蜜蜂的引進和大量繁衍,中蜂的數量和分布範圍大大縮小,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高品質中蜂蜜的大量需求,又使中蜂人工飼養越來越多,同時飼養中蜂可以為很多植物授粉,從而提高產量和質量。有研究表明,利用中蜂授粉,可以顯著提高紅皮紅肉火龍果的坐果率,提高桃子的坐果率和產量,提高藍莓的坐果率,提高溫室油桃的產量和改善果實品質等。
一般飼養中蜂是傳統的粗放式管理,要想提高飼養中蜂的經濟效益,必須進行精心管理。筆者經過多年飼養中蜂實踐,通過人工獎飼等措施,可以達到人為控制擴大蜂群的目的,現將中蜂的擴群飼養管理要點介紹如下。
1 清理巢蟲和箱底,人工獎飼
首先進行巢蟲清理,把已經結網的脾、黑舊脾及時清理掉,殺滅發現的全部巢蟲。其次,蜂蜜蜂箱底要清理乾淨。最後進行人工獎飼,最好在傍晚進行,以當天吃完最好,也可以在2天內吃完,幾天開箱觀察1次,發現巢蟲後立即掐死,通過一段時間飼餵蜜水會增加,巢蟲減少或不再發生。此後,視蜂量多少逐漸加脾。隨著天氣轉冷,巢蟲危害減少,逐漸改成幾周開箱檢查1次。
2 適時加巢、除雄蜂
經過前期的精心管理,蜂量逐漸增加,但經過冬天后蜂量又逐漸下降。到3月份,油菜陸續開花,蜜源充足,開箱時間又改為每周1次,並適時加巢礎,自3月份開始,蜂群開始進入大發展期,每隔1-2周(或看封蓋子情況)加1次巢礎。
由於蜜源充足,脾上也有封蓋蜜,但本著繁蜂的目的,不割取成熟蜂蜜。4月份時外界花粉足,蜂量也大,雄蜂開始增多,為不讓雄蜂與工蜂爭食,此時開始除雄,具體方法:用防逃片封住巢門,這樣工蜂可以進出,但雄蜂不能進入蜂箱,把堵在巢門口的雄蜂捉住後浸入水中悶死,要殺死大量雄蜂,只留少量雄蜂,以不影響蜂群發展,同時可以降低蜂群起王臺分蜂的積極性。
3 適時分蜂
春夏之交是蜂群大發展時期,此時外界蜜源豐富,蜜蜂進粉積極,到5月底蜂量增加,由於前期除雄蜂的原因,蜂群仍沒有起王臺,此時起不再加巢礎,但仍然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巢蟲出現,到6月份蜂量足,蜜蜂便開始起王臺,注意防止自然分蜂。6月中旬待王臺封蓋並略有變色時,按照每2張脾1個王臺進行提脾放在另外的蜂箱裡。
新王出來後由於每箱蜂的蜂量少,蜜蜂不會再分蜂,除原箱留在原地外,其餘箱搬到幾公裡外的地方,新王出臺後會自行交配。蜂箱擺放好後可在當晚進行獎飼,此後1周內不要開箱檢查,此後也儘量少開箱,尤其在白天最好不開箱,以免打擾新王或防止新王交尾回巢時迷路。若巢門有蜜蜂進粉,說明此群蜂分蜂成功並產卵,此後可以進行正常管理。
4 加強枯蜜期管理
進入7月份,隨著枯蜜期的到來,金環胡蜂與巢蟲開始危害蜂群,特別是金環胡蜂危害較大,若管理不好,一群蜂幾天內就會被金環胡蜂滅群,因此發現金環胡蜂可以用電蚊拍、小木板等驅趕或打死。此期也是巢蟲危害的主要時期,巢蟲發展速度快,蜜蜂無法消滅巢蟲成蟲,巢蟲上脾後會到處結網,一般只需幾天就可以使蜂群垮群或使蜜蜂飛逃,因此必須通過人為取出消滅。
防治巢蟲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經常清理箱底,清除老舊巢脾的同時結合藥物防治,如用巢蟲清木片放在蜂箱裡,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如果是活框飼養,有條件的最好每年對蜂箱進行消毒處理。中蜂飼養要想獲得較好的收益,必須加強枯蜜期的人工管理,尤其是活框飼養稍有鬆懈就有可能發生蜂群飛逃或滅群。利用中蜂的自然習性發展蜂群,不用人工育蟲,減少人工建王臺和移蟲的步驟,大大減少了人力,具有省時、省力、省工的特點。再加上蜂王異地交尾,避免了近親繁殖,具有自然的雜交屬性,具有中蜂自然發展的特性,也是壯大蜂群數量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