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潭靈異事件、大學校園不思議事件、七姊妹金蘭殺人事件、榕樹精殺人事件、石獅成精殺人事件、華富邨UFO綁架事件、盧亭魚人殺人事件、電視臺殺人事件……
聽到這些名字,你們會聯想到什麼?是不切實際的神話故事,還是靈異玄幻的市井傳說?
由林夏薇、蕭正楠主演的《十二傳說》接檔《白色強人》已經正式開播,劇集以十二個香港都市傳說為主線,但是卻並非鬼神之說,而是藉助民俗學來破解這些隱藏在傳說背後的人為案件,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新娘潭靈異事件作為打頭陣的案件,一播出就已經讓不少觀眾打起了冷顫,除了劇情詭異以外,現實中的新娘潭亦因為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香港四大鬼域之首」。
傳說從前有四位轎夫抬著一位新娘出嫁,中途路過此處,由於地上巖石溼滑,其中一位轎夫滑倒,引致新娘連同花轎一併掉落瀑布下的水潭溺斃,故而得名「新娘潭」。
如今新娘潭是一個環境優美、潭水清澈見底的著名景點。但它卻在近35年來發生過多達14宗死亡事件,包括謀殺、自殺、交通意外、墜崖等離奇案件,至少20人在此喪命。
在這些現實的渲染之下,《十二傳說》的第一個案件就顯得更加瘮人。
劇中的劉佩玥兒時目睹父母在新娘潭死於車禍,後座上的一個幫別人託管的男童也因此造成了一些永久性的缺陷。
劉佩玥一直自責是因為自己的離家出走,導致了這些意外,而她自己也成為了男童家中的童養媳,長大之後要成為這個男童的妻子。
在即將出嫁之際,劉佩玥穿著裙褂在新娘潭拍婚紗照,不料卻被丈夫的奶奶和叔叔罵她為不祥之物,同時新娘潭的潭水突然變紅,浮起無數死魚,叔叔與蕭正楠下水後都感到有「鬼手」抓腳,令劉佩玥擔正「剋星」的名號。
之後劉佩玥回到房間後,發現滿牆都是血手印,但出去再回來的兩分鐘時間,血手印就都不見了,令劉佩玥自己都相信了鬼新娘的傳說,於是找到靈異電臺的DJ幫忙作法驅鬼。
在作法過程中,劉佩玥在廁所被「鬼新娘」綁架,照鏡潭的潭水中還浮現出一個血紅色的「囍」字,令所有人都不寒而慄。
在劉佩玥出嫁當天,乘坐的汽車突然爆胎衝進路旁樹林,導致車上的人都險些喪命。
種種事件加起來似乎真的都指向靈異和不詳,但扮演民俗學家的林夏薇卻告訴我們,這些古怪的事件,其實都不過是始作俑者利用靈異傳說之便而去不用負責任地興風作浪。
比如,潭水變紅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赤藻。
死魚出現的手法,是事先將裝滿冷藏死魚的爛掉的籠子固定在水底,由於冰塊的體積比破洞大,所以一開始冰塊會卡在籠子裡面,融化後死魚就會從籠子裡浮到水面上。
而所謂抓住人腳的「鬼手」,只不過是透明的水晶泥。
至於血手掌其實只是一些用透明絲線連著的膠貼,事先在房間裡貼好,之後再從隔壁房間拉扯絲線,就能把血手印都扯掉。
浮上來的血字其實用的是水影畫顏料,材料無法溶於水因而可以浮在水面上。
爆了的車胎上也找到了被人割過的痕跡。
果真應了那句老話,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意外都事出有因,正如新娘潭路被稱為「猛鬼公路」是因為彎道較急,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車禍;
對於墜崖,在劇中也有稍微提到過,因為指示牌說山上沒有修通往新娘潭的路,但想去的人們始終會自己找路去,因而釀造了許多失足悲劇,而這些悲劇被人們的無知與恐懼渲染成了都市傳說,造就了一樁又一樁駭人聽聞的靈異事件。
《十二傳說》的小劇場《十二傳說大謎蹤》已經在埋堆堆上架。
除了劇中提到的傳說,香港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奇幻傳聞,它們大多數都發生在九十年代以前,那個時候封建迷信風氣盛行,加上人們以訛傳訛越發誇大,造出了不少可怕的「未解之謎」,有一些甚至還流傳至今。
油麻地鬼魂打麻將
號稱「香港史上最大的靈異事件」的「油麻地鬼魂打麻將」就曾鬧鬼鬧到上報紙頭版,連警方都曾出動大批警員和裝甲車前去處理。
這件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據傳位於彌敦道452號大廈四樓的其中一個單位,業主與3名友人打麻將,原本一切正常,直到有一局有人「食糊」時,突然多出一雙手向4人收錢,同時又有另一雙手伸出去摸牌。
麻將臺4個人,卻有12隻手,打牌者被嚇得即時逃出單位,並且六神無主之下只好報警求助。更誇張的是,傳言當時警方還真的在單位裡拘捕了幾個人,但是押到警局後卻發現他們全部消失了。
雖然當年還未有網絡,但是經過一天的發酵及口口相傳,數千群眾都被吸引去「鬼屋」大廈圍觀,甚至到了需要警方到場驅趕及維持秩序的程度。
市民們不知這件事是真是假,但幾乎人人都拿出來當成茶餘飯後的熱話來討論,因此版本也越傳越多,還衍生出了「茶餐廳老闆去送外賣卻拿到冥幣」的支線。
由於這件事當年被傳得沸沸揚揚,報刊也派了記者去進行實地採訪。《工商日報》於幾天後也在追蹤報導上澄清,傳聞主角單位的戶主否認了有人打麻將和鬧鬼的事情,並且表示不知道傳聞從何而來,不過當晚他確實報過警,但只是因為有人要闖入他的單位。
因此,有後續報導稱,這件事情最有可能的真相就是商家在競爭這棟大廈的過程中,其中一方故意製造這些傳聞,以嚇阻對手不敢收樓。
而如今時隔六十多年,事件裡的大廈也已經物是人非,現在地下已經變成中華書局分店,上層則是老人院和住宅大廈,亦再也沒有傳出其他恐怖事件,而當年那件誇張的傳聞,也成為了如今香港最經典的一個都市傳說。
九廣鐵路廣告疑雲
另一個掀起過軒然大波的傳聞就是香港九十年代初的「九廣鐵路鬧鬼廣告」。廣告片長約四十多秒,內容是六名小孩在森林裡搭著肩膀扮火車玩遊戲,寓意九鐵服務會努力把大家對火車的美好印象由童年延續至永遠。
負責拍攝這則廣告的,是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片中的小孩全都是從北京市郊一間幼兒園找來的。然而由於廣告畫面過於陰暗,音樂和場景都頗為陰森,該廣告並沒有喚起觀眾對火車的美好回憶,反倒給不少人留下了驚悚的童年陰影。
一些觀眾還找出了諸多「鬧鬼」疑點,比如有人堅信排第二的小女孩嘴角流出鮮血;有人發現畫面中一開始是六個小朋友,但放著放著就變成了七個,甚至是八個,還有人數出有九個,更有人說其中一個是「鬼小孩」。
自從謠言一出現,事件就變得越發恐怖,有人說被「鬼小孩」搭肩膀的孩子拍完廣告後就死於非命,也有人說排第一的小孩之後也被火車撞死了,甚至傳出導演和演員在參與製作後全部都離奇死亡。
在傳聞愈演愈烈之時,九鐵為了止住謠言而立即停播了這個廣告。之後有記者向北京製片公司的負責人求證,負責人十分肯定所有的孩子都安然無恙,因為被選中的小孩全都是政府幹部或工人的兒女。
小演員的挑選過程亦需經過文化局、教育局和幼兒園的同意,拍攝期間也有省政府、文化委員會、校方以及家長的陪同和監督,所以演員要是真的陸續死亡,作為國家官員的製片公司負責人肯定會被問責。
對於片段中人數參差不齊的問題,負責人解釋說當時他們帶了足足二十個小朋友到拍攝地,因為很難斷定這些小朋友是否合適,所以需要找兩到三倍的演員來作為候補;
而拍攝時孩子們會四處走動,導致成片需由多條影片剪接而成,因此鏡頭裡的演員有所不同是一點都不奇怪。
至於被指嘴角流血的女孩,負責人則認為是角度問題,事實上只要將視頻放慢來看,所謂的嘴角流血只是面部肌肉運動產生的溝壑而已。
之後,九廣鐵路聯同香港幾大傳媒一同返回拍攝地點,找回所有有份參與拍攝的小孩,舉辦了聖誕聯歡會,證實了他們安然無恙;同時九鐵也向各傳媒公開了拍攝的其他片段,證實了廣告確實由不同片段接駁而成,最終擊破了這個虛構的傳聞。
當年廣告中的那些小孩也許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竟然成為了香港的都市傳說之一,甚至是一代人記憶中的童年噩夢。
通往鬼門關的中央軌道
香港關於鐵路的都市傳說其實還真的不少,彩虹地鐵站的中央鐵軌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也成了傳說的主角。
彩虹地鐵站是全港唯一一個有三條鐵軌的月臺,但是乘客極少會看到中間的軌道有列車通過,相傳那是因為當年建設地鐵的時候,不小心鑽穿了鬼門關,使政府不得不放棄中間的路軌。
傳說的內容指,當年由一位外籍工程師帶領職員進行鐵路試行,由彩虹站前往九龍灣站,但這些人進了隧道十幾分鐘都沒有出來,無線電通訊也沒有任何反應,十幾分鐘後列車才終於出現,但車上的人員全都被嚇到面無血色、目光呆滯,好像剛剛看到了恐怖景象一樣。
之後更有衍生傳言說,車上的人送醫兩天後就離奇死亡,連醫生都無法判斷死因。
地鐵高層因此找了一位大師一起前往調查,大師表示這條路軌的方向正正朝著鬼門關,列車上的人是經過了陰間才受到了猛烈的驚嚇,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繞道避開。於是中間的路軌就被荒廢了。
然而經過不少調查之後,人們才得知這條中間軌道其實是1970年政府計劃興建的東九龍線的一部分,計劃初期的東九龍線是由鑽石山出發,到現在的上環為止。
由於這段路程沿途全部都是已開發的都會區,並沒有位置建列車廠,東九龍線因此需要由九龍灣車廠提供列車,所以在鑽石山和九龍灣之間的彩虹站,設計了這條可以連接九龍灣車廠和鑽石山站的中間路軌。
有網友翻查到,在八十年代出版的工程刊物上,這一段歷史也被清清楚楚地記載著。
直至今日,這一條中央路軌也從來都沒有被荒廢過,地鐵列車仍會使用這條路軌返回九龍灣車廠進行車務調配、維護等工作。
在2016年的萬聖節,港鐵主動提起這個傳說,並由一位車長將列車通過中間軌道駛回車廠「洗白白」,還拍下短片記錄全程,以攻破傳說謠言,可見「鬼門關」之說純屬民間虛構。
車長視角拍下的鏡頭
靈異誇張的傳說和傳聞很多時候都是人們自己嚇自己,有的是誤解,而有的現象則完全可以用科學的理論去解釋。在被觀眾一直吐槽的《走近科學》裡也報導過不少看似玄幻的事件。
比如在《別讓我孤單》這一集中,有個小男孩因為經常做出各種奇怪的動作而被懷疑鬼上身,如翻白眼、咬人、想喝血,還說他自己是左宗棠,被舒家人殺死,頭被砍掉丟到了河裡……令村民們都十分害怕。然而節目調查到最後,發現其實只是小男孩在裝病搏關注。
在《天降冰塊的真相》這集裡,一個村子的村民因為不知道天上掉下的一些冰塊是什麼,而開始猜測這是天降的聖水,有的人還毫無顧忌地拿起來吃。然而經過調查與研究之後,證實這些天降的冰塊極大可能是飛機衛生間掉下來的經過化學處理後的排洩物。
以及在《夜半鬼剃頭》這個事件中,有一個村子的村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頭髮就像摘了頭套一樣整齊地放在自己的枕頭上,或者是梳頭時,頭髮就像摘頭套一樣整個脫落下來,於是整個村子被稱作「鬼剃頭村」。
後來經過專家調查才發現,村子裡的人吃的一種蔬菜裡含有太多鉈元素,讓村民們慢性中毒,並導致脫髮後果。
雖然這些謠言和迷信破除到最後,被不少觀眾和網友都詬病結論過於沙雕,但這個過程卻是實實在在地消除了一部分人心中的恐懼和疑慮。
其實很多時候遇到一些非同尋常的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基於這種現象而捏造出一些莫須有的謠言,讓一件事物充滿奇幻、恐怖色彩,並以此蠱惑人心。
無論是香港的都市傳說,還是內地的迷信謠言,都是因為一些文化上、倫理上的原因,讓人產生了恐懼甚至是誤解,說不定在一些目前還無解的怪異現象裡,也存在著《走近科學》式的沙雕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群眾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曾經的「超自然現象」也得到了科學合理的解釋,靈異傳聞也最終會得到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