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海蛞蝓

2021-02-25 動物世界

神秘的海底總是有各種神奇的生物帶給我們驚喜,海蛞蝓(kuò yú)首當其衝的成為海洋最萌軟體動物。這種生物除了能發出顏色漂亮的螢光外,其造型也非常奇特,尤其是頭部看上去特別像長了兩個犄角的小牛。

海蛞蝓種類很多,有的通體多彩亮麗,有的晶瑩剔透,有的全身呈現黃色並帶有黑色斑點。海蛞蝓的名字來自英文的sea slug,是多種殼已經消失或退化的腹足動物的泛稱。腹足動物即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用肚子上的肉足貼地走路的蝸牛、田螺等就屬於此類。海蛞蝓通常指後鰓亞綱(Opisthobranchia)的物種,常見的有以海牛們為代表的裸鰓目(Nudibranchia),以及以海兔們為代表的無楯目(Anspidea)。

海蛞蝓又稱海蝸牛,它們多姿多彩的模樣確實非常迷人,甚至還有幾分性感。在馬來西亞的馬布勒島附近,這種裸鰓亞目動物的卵如紅色的緞帶一樣彎曲排列著,它們把卵產在海底,附著在珊瑚或巖石上。儘管海蛤蝓屬雌雄同體動物,但它們繁殖卻需要有伴侶才行,在一個卵螺旋內能發現有數以百萬計的卵。

對於海蛞蝓家族來說,你永遠無法知道門裡面坐著的那個傢伙是雄性還是雌性,因為它的性別只取決於來拜訪的客人的性別,如果客人是雄性,那麼它就會變成雌性;相反如果客人是雌性,那麼它就會變成雄性!


回複數字查看相應的動物

「3」搜索動物
「5」虎「6」豹「7」猴「8」鯨「9」海豚「10」企鵝「11」海馬「12」大象「13」熊「14」獅子「15」狼「16」鱷魚「17」兔「18」長頸鹿「19」猩猩「20」野牛「21」鸚鵡「22」斑馬「23」松鼠「24」貓「25」狐狸「26」犀鳥「27」鷺「28」伯勞「29」翠鳥「30」蠑螈「31」蛙「32」眼鏡蛇「33」變色龍「34」羚羊「35」鹿「36」珊瑚「37」狐獴「38」山羊「39」貂「40」犰狳「41」視頻「42」犀牛「43」鯊魚「44」鸚嘴魚「45」鱘魚「46」犬「47」蟹「48」水母「49」海龜「50」鷹「51」隼「52」海雕「53」兀鷲「54」蜥蜴「55」河馬

討論動物知識,請加入動物世界QQ群

群號:211689174

訪問動物世界主站(www.iltaw.com)

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神秘美麗的海蛞蝓
    該生物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俗稱海燕,或者藍龍,以水螅、水母等為主食,體態優雅、顏色鮮豔,外形極美,而且可愛。海蛞蝓的種類大概3000多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非常奇特的海蛞蝓吧!藻類海蛞蝓:這主要生活在衝繩、琉球一帶,但延伸到印尼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它的特別之外是會行光合作用。
  • 海蛞蝓難過,雖所有的海蛞蝓都可以成為我的對象,但我找不到它們
    其中小林一眼看過去,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星,因為《動物世界》在播放的時候還按了快進鍵,所以小林可以看到海星在海底遊動的動作,真的是讓喜愛至極。小林小的時候就非常的想養一隻海星,就是因為小林的媽媽有一次去山東出差,然後她跟小林說她在那裡養了海星,所以小林非常的想自己也可以跟媽媽一樣養一隻海星。但是媽媽說,雖然那些海星真的很漂亮,但是即使在她的精心照顧下,那些海星還是很快就死掉了。
  •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sea swallow, blue angle, blue dragon, blue sea slug今天要介紹我超愛的一個海洋生物,俗稱「藍海燕「、」藍天使「、」藍龍「,看到第一眼就讓人挪不開視線。△圖片來源Melissa Lynserra其實現今世界上有兩種藍海蛞蝓,上圖中左邊比較大隻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Glaucus atlanticus),右邊體型比較迷你的是它的近親:緣邊海神海蛞蝓 (glaucilla marginata)。不知道的一定以為右邊的小只是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baby,其實兩隻都是成年體型。
  •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也叫「藍龍」或「蓑海牛」,是一種藍色、小型的遠洋翼蓑海蛞蝓,海生腹足綱海神鰓科軟體動物
  • 攝影師拍到海蛞蝓圖片
    海蛞蝓常常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的體表顏色和紋理跟周圍環境很相近。 這些顏色鮮豔的海蛞蝓只有約5釐米長,絢麗的顏色向敵人暗示自己是有毒的。 海蛞蝓分布於世界各地海域中,廣泛產於暖海區域。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從海裡看,這些顏色絢麗光彩奪目的海蛞蝓看上去像一個個令人恐怖的巨型怪物, 但實際上他們都只有2.5釐米長。
  •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G.atlanticus英文名:sea swallow, blue angle, blue dragon, blue sea slug今天要介紹我超愛的一個海洋生物,俗稱「藍海燕「、」藍天使「、」藍龍「,看到第一眼就讓人挪不開視線。
  • 海蛞蝓,海女神?沒殼蝸牛?
    各位讀者老爺們,上期咱們聊了適合做寵物的竹鼠,今天來點不一樣的,就講個一點都不適合做寵物的軟體動物——海蛞蝓。今天為什麼聊它呢?第一是因為知道的人比較少。第二是因為海蛞蝓長得真的是奇形怪狀,因為地域不同,海蛞蝓的形狀可愛的也有,驚悚的也有,藍的綠的白的黑的都有。
  • 15種超可愛的「海蛞蝓」!
    藻類海蛞蝓別稱「葉羊」,其實這種可愛的海蛞蝓還沒有正式名稱,它主要生活在衝繩、琉球一帶,但延伸到印尼都可以看見他的蹤影。這種海蛞蝓生活在太平洋,身上充滿黑底橘邊的角突。10.毛棘海蛞蝓 (Acanthodoris Pilosa)
  • 超級奇特的海蛞蝓,你了解多少?
    海蛞蝓生活在海岸的潮間帶、深海峽谷等地,已發現的海蛞蝓品種超過3000種。
  • 馬來西亞發現首隻雙頭海蛞蝓
    原標題:馬來西亞發現首隻雙頭海蛞蝓據英國《鏡報》8月15日報導,一隊電影製作人在東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巴州海岸的一個沙洲發現世界上第一隻雙頭海蛞蝓。這種生物長約25毫米,同其他海蛞蝓一樣,雌雄同體。據悉,它看上去像是外星生物。
  • 神奇海蛞蝓:這串葡萄還是成精了
    「葡萄精」只是眾多的海蛞蝓品種之一而已,而海蛞蝓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比如綠葉海天牛,是一種生活在美國東海岸的海蛞蝓。這種海蛞蝓身為「動物」,卻非要自己進行類似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滿足於只是吃海藻,它們竟然還偷走了植物收穫太陽能的「分子引擎」——葉綠體,並將其整合到皮膚中。
  • 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 - 神秘的海神海蛞蝓
    >現今世界上的海神海蛞蝓主要分為兩種:1.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1777年英國自然學家Johann Reinhold Forster描述了在庫克船長(James Cook)第二次航行期間取回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標本,名稱沿用至今。雖然被命名為大西洋海神,但目前不只在大西洋有他們的蹤跡,印度-太平洋也都曾被記錄過。
  • 海蛞蝓似乎為動植物混合體 可生成葉綠素
    海蛞蝓似乎是動物與植物的混合體。 據《生活科學》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通體碧綠的海蛞蝓(sea slug)似乎是動物與植物的混合體——這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 海蛞蝓看上去從其吃掉的藻類身上獲取了令這種技能成真的基因。利用「竊來」的基因,它們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這一過程將陽光轉化為能量。
  • 每隻海蛞蝓都有雄雌兩種生殖器 關鍵是能同時使用
    兩隻章魚加起來有16隻觸角,3.2萬個吸盤分布其上,再加上6個心臟的搏動供血(每隻章魚都有三個心臟),章魚做起愛來的場景想必將讓《欲經》中最大膽的性愛場景相形見絀。不過要說最匪夷所思的動物性交場面,章魚恐怕還要去據次席。
  • 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到色彩斑斕的海蛞蝓(組圖)
    此番兩位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海蛞蝓可是它的「遠親」。 海蛞蝓,屬裸鰓類,它們生存環境是鹽水海域。成年的裸鰓類長2-60釐米,沒有外殼或蓋。  一些海蛞蝓和其他裸鰓類動物一樣,具有鮮豔的色彩。大部份裸鰓類都是肉食性的:有些會吃海綿動物,有些會吃水螅,另外有些會吃外肛動物,一些甚至是同類相食。同陸生蛞蝓一樣,他們也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海蛞蝓壽命很短暫,存活期大約為一年。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海蛞蝓
    這是一個裸鰓亞目動物,也被稱為海蛞蝓。它們與蝸牛有親緣關係,但和它們的表親不同,它們沒有殼。These jelly-bodied mollusks are oblong shaped carnivores that feed on algae, sponges, anemones, corals, and even other nudibranchs.
  • 那些萌得不像話的海蛞蝓
    那些萌得不像話的海蛞蝓 中國日報網 2015-08-27 16:51前陣子,海兔、海羊以萌萌的外表俘獲眾多網友的心。那麼它們究竟是哪一類動物呢?它們還有其他萌萌的同類嗎?其實它們都叫海蛞蝓(kuò yú),英文為sea slug,是生活在海洋中,殼已經消失或退化的腹足動物的泛稱。腹足動物即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是軟體動物門中物種最多的一個綱。科普結束,咱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可愛的海蛞蝓吧!
  • 科普貼 | 海底萌物來襲,小豬烏賊、海蛞蝓、豆丁海馬......
    海蛞蝓不是蛞蝓,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綱厚鰓亞綱,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又稱海麒麟。海蛞蝓屬淺海生活的貝類,是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生活在海岸的潮間帶、深海峽谷等地。
  • 馬來西亞發現首隻雙頭海蛞蝓(高清組圖)
    據英國《鏡報》8月15日報導,一隊電影製作人在東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巴州海岸的一個沙洲發現世界上第一隻雙頭海蛞蝓。   這種生物長約25毫米,同其他海蛞蝓一樣,雌雄同體。裸鰓亞目動物專家和海洋生物學家克萊·布萊斯(Clay Brycethe)稱:「我已經在深海研究裸鰓亞目動物1萬個小時,從未見過像這樣的雙頭海蛞蝓。」   布萊斯認為它是先天畸形,有可能是基因混合或海洋汙染造成的。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隨隊的亞倫·伯蒂·傑寇斯基(Aaron "Bertie" Gekoski)稱:「為了拍一個面部特寫,我等了將近一個小時。
  • 好一朵野迎春,人人都愛它
    粵凰生態園中的野迎春「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愛它」這句歌詞相信很多廣東人都非常熟悉,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一種「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