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進入今天的正題
如何繪製細胞,組織和器官
細胞這種東西可以用很多種的表現形式,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它的核心很簡單,就是一個外層圈表示細胞,套上一個內層的圈表示細胞核組成。
飽滿紅細胞
我們先來看一個最簡單的細胞:紅細胞怎麼畫。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但是它有個非常顯著的形狀特徵,就是呈現一種中間凹陷的餅狀。
我們如果簡單的用橢圓來描繪紅細胞,顯然顯得過於單薄
但是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可以通過光影的變化來讓平面的圖形具有立體感,所以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加點特效:首先,我們給外層橢圓加一個基礎的徑向漸變來產生光影效果。漸變顏色選擇鮮紅和暗紅色,這樣看起來像是光從左上邊斜著照射過來。
這樣處理之後我們的細胞看起來是個向外突出的橢圓而不是向內凹陷的餅狀,我們還得繼續加持特效:
在內圈加一個顏色更深的紅色,做出凹陷的樣子。內圈我們直接用暗紅色的橢圓加一個羽化漸變效果。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羽化後邊緣透明的部分可以透出下層的亮紅色,和內圈暗紅色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能夠營造出立體感。
但這樣的效果還是非常生硬,我們還得進一步增強真實感:再給加一層亮色的打光,來進一步增強立體感。這一次,我們用的橢圓形,需要用鋼筆和直接選擇工具處理一下,變成帶有一定弧度向內凹陷的橢圓形,這個弧度應該恰好能包裹住內圈橢圓,這裡直接填充白色,同樣加一個適當數值的羽化效果,放在底層大圈和上層小圈中間,營造一種凸起處被照亮的感覺。
這樣處理之後基本上凹陷的餅狀的感覺就已經出來了,不過為了追求細節,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補一些高光線條來進一步優化: 繪製一條弧線,用寬度工具改變弧線兩端和中間的寬度,形成月牙形,然後加一個適當的羽化漸變效果,最後貼在較暗的一邊來表示反光。
最後再給外圈加一個深棕色的描邊,複製幾個擺放在一起構個圖,最終成稿:
如何畫出正常細胞
畫細胞最難是做出那種半透明,吹彈可破的質感。比如下面這張:
核心仍然是合理利用漸變和光影效果來營造立體的感覺。
首先我們用普通的徑向漸變做出外層細胞,這裡有個小技巧,是把漸變靠中心一端設成淺色,並且透明度設定為0%,這樣方便後面處理出透明的感覺。
接著畫內層的細胞核,這裡的漸變顏色比較複雜,要做出平滑的漸變效果需要耐心的用多層漸變色疊加處理。這裡推薦用一層藍色漸變的底色(可以直接複製大圈縮小一些使用),加上兩個大小不同的圈,做羽化處理,大圈顏色稍淺,小圈顏色略深,細微調整羽化半徑使得顏色過度儘可能柔和。
最後把三個圈由大到小從下至上依次排列組合在一起得到細胞核的樣式。
但是還不夠,現在的細胞看起來毫無立體感,怎樣讓細胞看起來有透明質感呢?這裡隆重推薦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小技巧,我管它叫——高光貼片。這個東西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具有一定弧度的橢圓,然後做一個徑向漸變,內側一端為白色,外側一端設置為100%透明,內側漸變圓心設置到橢圓的一條邊上,這樣得到了一個一端白色高亮,另一端透明的橢圓形貼。如下圖所示:
我們把這個橢圓形高光貼片沿切線方向貼在剛才畫的細胞核內圈上看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原來平面的形狀一下子感覺突出來,並且非常圓潤。好像有一束光從左上邊射過來照在這個細胞核上。這就是高光貼片的妙用。能做高光效果,自然也能做「高暗貼片」,原理一樣,只是這次把漸變中心的白色換成一個和你要貼的圖形顏色相近且更深暗一些的顏色。
把這些高暗貼片和外層的漸變圓形貼合在一起,讓原型疊加在上層,貼片放下層,這樣之前做的透明漸變效果就能完美的透出下方的貼片,並且消除掉邊緣過於銳利的顏色變化,使得漸變更加柔和。這樣就做出了透明細胞透光不均勻的效果。
最後把所有的元素疊加在一起,組合形成最終的效果圖,還是有很高的還原度的吧?
下面這幅圖是另外一種透明細胞的樣式,留給同學們作為練習素材,看能否完美的渲染出這樣的細胞吧~
其實細胞的畫法遠遠不止寫實風格這一種,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得到的風格不一樣,我們的目的不是教大家畫一個細胞,而是讓大家通過渲染一個細胞來掌握一些常見的「質感」的表現方法,從而觸類旁通,自己學會思考如何渲染類似的效果,這才是終極目標。
組織和器官
組織比較簡單,它實際上是細胞緊密排列所構成的結構,所以我們只需要把我們之前學會的原形的細胞,變成方形或者長條形這種有利於緊密排列的形狀,然後密密麻麻的堆在一起,就可以表現出組織的樣子了,比如下圖就是緊密排列的正常細胞,和癌變細胞所構成的癌-癌旁組織的圖:
又或者是下圖這種緊密排列的規則方形細胞組成的皮膚組織,這裡更多的是一些形態上的變化和調整,而沒有太多操作技巧上的東西,這裡就不展開一一講解了
器官的畫法要複雜得多,完全不是簡單的堆細胞那種操作了。
器官是有形狀有特徵的,所以首先我們需要掌握器官的形態結構特徵,然後再根據特徵進行細節的渲染。AI是萬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從最簡單的示意圖,到最複雜的寫實圖,都可以用AI表現出來,只是對細節的刻畫需要的功夫不同罷了。
這裡考慮到大家的功力還不夠,不能教太複雜,就選一個半寫實半示意圖風格的器官來教大家,好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怎麼畫一個「肝」(欸?不是心的麼?)。
拜託,肝的形狀和顏色都要簡單很多好麼,我這也是為你們著想。
首先,用鋼筆工具勾勒出一個肝的形狀:
然後填充上顏色,並且利用之前所學的光影知識給這個肝做上一些漸變效果:複製一個相同的形狀,疊加在上層,下層用較暗的顏色,上層用較淺亮的顏色,適當改變一下形狀和位置,讓亮的部分都朝向同一個方向,表示光是同一邊打過來。
繼續優化細節,加上一些顏色更淺的小塊漸變,以及我最愛的高光貼片,注意,這裡的漸變因為都是不規則的,所以全部都用羽化工具來處理。
然後處理兩片肝頁中間那坨脂肪,這裡因為可以放在肝頁的下層被擋住,形狀是什麼樣的都無所謂,我們就簡單點處理,畫一個橢圓畫一個豎條條組合在一起就好了,同樣的我們也用羽化工具稍微給做一個漸變增強立體感。然後把這個形狀疊加在兩片肝頁的下層,一個肝臟的雛形基本上就有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勾畫細節,我們可以加上一個膽囊和動脈(紅色)靜脈血管(藍色)。形狀其實都隨意了,意思意思就可以了。這裡強調一下,血管的畫法其實很簡單,先用簡單的形狀組合出管狀的輪廓,然後做一個從中間淺兩邊深色的漸變增強立體感,最後加一個更深顏色的橢圓放在一端體現孔洞的效果,就能做出管狀的樣式了。
最後把所有元素組合在一起,一個半寫實狀態的肝臟就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大家面前了,是不是非常的簡單呢?
最後,祝大家都有一個好的肝臟,老鐵們,下期再見~
未
完
待
續